可以説,每年“3·15”都是讓品牌提心吊膽的大日子。
就在“3·15”前夕,有不少車企發起了大批量召回,是真的解決問題還是為了“3·15”的臨陣磨槍?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3·15”之前就有大批車企召回案例,有的車企就是為了避免被曝光,才選擇在這個節點主動召回來減少投訴。
説到投訴,在3月14日由寰球汽車和車人網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大會上,《2016年度中國汽車市場售後服務藍皮書》報告指出,召回和維修,是用戶投訴中比例最大的兩項。
可以説,在汽車銷量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下,汽車品牌的售後服務卻呈現出一種與車市整體向上發展脫節的態勢。車人網主編王一向記者表示,現在的汽車售後服務呈現兩極分化趨勢,汽車後市場領域的投訴逐年增長,車企對於整體投訴的完成率卻逐年下降,改善車市售後服務迫在眉睫。
召回車輛數目破百萬
汽車召回在去年就曾是熱點話題,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汽車召回數量首次突破千萬輛,同比增長103%,今年年初的汽車召回頻率也依然維持較高水準。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佈的資訊顯示,1月份,有25個汽車品牌發佈了涉及多個車型的召回公告,涉及汽車數量約58.8萬輛。而超過三十份召回公告的發佈,使得不少業內人士以“一日一召”來形,1月份的召回頻率。2月份,有14個汽車品牌發佈了17次召回公告,累計召回汽車54.3萬輛。
而3月1日至3月14日,又有9個汽車廠商發佈了14起召回事件,累計召回汽車80.1萬輛,涉及品牌既有保時捷、奧迪、寶馬、賓士,也有捷豹路虎、一汽大眾、長安馬自達、一汽轎車和昌河鈴木。
根據數據顯示,從年初至今,已有31個品牌在國家質檢總局備案召回,召回汽車總數達到了193.2萬輛。
從召回品牌的係別上來看,日係車最多,佔到了26%,其次是德係車16%,自主車係佔13%。從比例上來看,自主品牌無論是召回次數還是數量上都比較少。對此,據崔東樹分析,主要是由於近年來自主品牌比較重視提高其生産品質管理控制體系,使得産品品質有所提高,問題缺陷現象也在逐步下降。
從召回原因來看,安全氣囊問題仍是主因。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示的資訊顯示,因為安全氣囊問題而宣佈召回的汽車品牌佔32%,其中,寶馬、昌河鈴木、東風本田、雷克薩斯等品牌因為高田氣囊的原因導致召回。
而除了安全氣囊缺陷外,發動機等部件的缺陷問題也佔據了較高比例,進口賓士、瑪莎拉蒂、斯巴魯等品牌發動機控制模組就存在缺陷。甚至有的品牌出現車身缺陷問題以及底盤缺陷問題,如座椅高度升降器缺陷、安全帶缺陷、電子轉向助力控制單元缺陷、前後橋螺栓缺陷等問題。
售後服務現狀待改善
汽車召回數量的井噴式增長,讓更多人關注到汽車後市場領域的現狀。王一指出,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汽車後市場領域的投訴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但車企對於整體投訴的完成率卻在逐年下降,使得售後服務跟不上車市發展的步伐。
有數據顯示,消費者的訴求主要集中在維修和召回這兩項上。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汽車召回能夠反映車企對消費者的責任心,但是召回本身就意味著産品存在缺陷。在召回已經變成“一日一召”的常態化問題之後,消費者關注的維權問題就變得更為細緻了。
根據該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汽車行業投訴總量為126192例,其中有近30%的投訴集中在服務態度上。由此可見,消費者不僅僅是在單一的關注産品上的缺陷,而開始傾向於在意服務上的滿意度。在投訴品牌的數量統計上,合資品牌投訴比例為62.42%,自主品牌佔比34.54%,可以説合資品牌依舊是消費者投訴的重點。
在具體車型上,SUV和緊湊型車型的投訴佔比最大,其中,SUV車型的投訴量增速最快。對此,王一表示,2016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首次超過千萬輛,SUV車型的快速增長更是有目共睹的,反映在投訴狀況上來看,也就有著較為明顯的車型類別變化趨勢。汽車投訴網負責人鄭樹高也表示,SUV車型投訴佔比的不斷上升,是國內SUV市場火爆的自然趨勢。
除此之外,記者還注意到,投訴的反饋週期長且處理效率低下成為了車企的通病。對大部分投訴消費者來説,希望問題的解決時間控制在一個月以內,根據數據顯示,三個月內能夠解決的投訴佔比在50%以下,對此,王一表示,這其實就是經銷商與車企不重視用戶的表現。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2017年我國的汽車銷量預計為2940萬輛,同比增長5%,這就意味著汽車售後服務領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不僅是客戶對服務需求變化帶來的挑戰,新技術、新産品的不斷出現,也在考驗著售後服務的盈利模式。他表示,經銷商與車企都應該足夠重視汽車售後服務市場的現狀,積極改變,順應車市大發展。
(責任編輯:孫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