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位”變“坑人”、“演算法”變“算計”、“盲盒”變“盲區”、“餡餅”變“陷阱”、“培訓”變“教訓”……線上消費逐漸成為許多人消費的主渠道,但與之相關的侵權現象也隨之多發。
變味一:“坑位”變“坑人”
380萬粉絲,353萬點擊,0成交;坑位費十萬退貨率七成;交百萬坑位費虧損超千萬……直播帶貨是當前線上消費中的熱詞,但關於直播帶貨中“坑位費”的吐槽卻越來越多。
今年年初,中消協發佈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高居榜單第二。在直播帶貨中,有的主播通過流量注水、刷單造假、先買後退等手段,讓一些商家直呼:“這不是坑位費,是坑人費!”
變味的“坑位”,既坑商家也坑消費者。有的主播為了賺坑位費,在選擇商品時把關不嚴、給錢就播,多地消協近期發佈資訊顯示,直播帶貨相關投訴增速明顯。
變味二:“演算法”變“算計”
“熟人”打車比“新人”貴,手機越好,打車越貴……今年3月,一份來自復旦大學研究團隊的“手機打車軟體打車”調研報告引發關於“大數據殺熟”的熱議。
大數據“演算法”本是更好服務消費者的技術,但在一些不法商家手中卻成為“算計”消費者的手段。
中消協在今年召開的網路消費領域演算法規制與消費者保護座談會上指出,部分網際網路平臺利用演算法技術進行大數據殺熟,如對新老用戶、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制定不同價格,多次瀏覽頁面的用戶可能面臨價格上漲等。
變味三:“盲盒”變“盲區”
“沒有花草跟巴西龜,其餘一切皆有可能”……最近,一些電商平臺上出現“寵物活體盲盒”,售價從十幾元到上千元不等,盲盒內甚至包括一些爬蟲、猛禽等“異寵”。
盲盒是吸引青少年群體消費的行銷方法之一,但當前關於盲盒仍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致使一些“盲盒”變“盲區”。
今年,中消協專門就盲盒市場發佈消費提示,指出盲盒市場存在商家過度行銷、消費者易中套“上癮”、産品品質難以保障、假劣“三無”産品時有出現等問題,提醒經營者銷售盲盒當規範、消費者購買盲盒勿盲目。
變味四:“餡餅”變“陷阱”
3月5日,江西宜春羅女士收到一條短信稱,她在網上買的東西已確認收貨,將送其一個烤箱,但需下載一款APP充值刷單,最終羅女士被騙4.9萬元……“3·15”前夕,多地公安部門發佈預警,提醒消費者切莫參與網路刷單。
所謂網路刷單,是指由買家依照正常的網購流程完成交易後,賣家再將貨款轉回買家並支付一定的酬勞,從而達到提高商品銷量或店舖信譽的目的。
“刷單給好評,全額返款,還有紅包”“足不出戶,動動手指,月入過萬”……在不法分子的誘惑下,一些消費者落入網路刷單騙局,刷單的錢有去無回,“餡餅”變“陷阱”。
變味五:“培訓”變“教訓”
不久前,國內多家線上教育頭部企業請了同一位“老師”做廣告,但這位“老師”在一家企業的廣告裏宣稱“做了一輩子小學數學老師”,在另一家企業的推廣視頻裏卻又宣稱“教了40年英語”。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線上教育用戶規模達3.42億。但線上培訓快速發展的同時,行業亂象也頻頻出現,讓一些消費者從受“培訓”變為受“教訓”。
中消協發佈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線上培訓服務亂象頻現”也位列其中,線上教師資質造假、機構無證辦學、誘導消費、虛假宣傳、霸王條款、解除合同退費難等行業亂象叢生,消費者維權困難。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未來,線上消費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發展空間,人們在期待新消費模式不斷涌現的同時,也期待監管緊跟新消費的步伐,讓新消費變多卻不變味。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