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標有或宣傳“量子護膚” “量子面膜”等詞彙,對於“成分族”而言,聽上去是不是感覺又一次站在了科學護膚前沿?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給出了明確回答: 量子護膚如果宣稱用了“量子技術”肯定是假的。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發現:市面的“偽概念”何止 “量子護膚”這一種,包括“幹細胞美容”“醫美面膜”等也一併被認為是消費市場新興待繳納的“智商稅”,電商渠道“醫美面膜,醫院同款”産品依然在售。
“醫美面膜,醫院同款”産品依然在售
3月14日,就在國家藥監局強調我國根本不存在“械字號面膜”“醫美面膜”一年過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電商渠道依然搜索到了宣傳“醫美面膜,醫院同款”的面膜産品,其買一送一售價為256元,進入産品頁面即會自動播放身穿白大褂的教授的産品科普視頻。記者發現,其適用人群非常廣泛,標注為“青少年、男性、女性、孕婦、老人”。不僅如此,還有醫用修復面膜標稱自身“無效可退”,有的宣傳語為令人難以理解的“愈膚生物膜”,有的標稱自身為“國家一類器械”,有的則打出“二類器械”的字體。
實際上,針對此前市場炒作“醫美面膜”、導致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的現象,國家藥監局去年曾在官網聲明稱:我國根本不存在所謂“械字號”面膜,“械字類”敷料是直接受到國家藥品監管局進行監管的産品,這一類産品只是醫療輔助類産品,根本不具有護膚作用。市場上銷售的“偽醫美面膜”一律屬於概念炒作産品,已經涉嫌虛假宣傳。記者留意到,此前藥監局還曾表示:“EGF不得作為化粧品原料使用。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産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産品”,隨後各種寡肽、生長因子類的産品也都遭遇下架處理。此外,“幹細胞美容”也是市場一大新興噱頭。科普作者“丁香醫生”團隊曾發文稱,幹細胞不能在護膚品裏存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彩粧和護膚兩大品類此消彼長,越來越多消費者認識到肌膚健康比粧容漂亮更重要,這也給了部分廠家、商家可乘之機,即打‘科技牌’虛假宣傳、混淆概念,誘騙消費者購買功效難兌現的産品。”有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在化粧品的監管體系裏,無論是非特産品或者特殊用途的産品,都是對産品的全成分進行標注,建議消費者不要選擇説明模糊的産品。”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