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轉讓星級酒店將超半數?業內稱尚未出現大規模交易

  • 發佈時間:2015-04-07 15:55: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黃璨  責任編輯:時習

  德勤中國合夥人稱投資高星級酒店的回報年限從25年降到62年

  在一輪房地産熱潮後,常與地産開發相配套的星級酒店建設也出現過剩。大多數高端酒店誕生於房地産的泡沫下,並非客源市場驅動。近日,德勤中國合夥人金建公開透露,國內四、五星酒店意願出售將達到50%以上,特別是上海、廣東(除廣州)、浙江、福建等地區。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出現酒店大規模交易。

  高星級酒店超速擴容

  近日,德勤中國合夥人金建在中國飯店全球論壇上透露,預計中國飯店業入住率將持續下跌,直到2017年才有望觸底反彈。此外,從2010-2013年,酒店年度平均資本化率分別為:4.00,3.97,3.11,1.59。這意味著投資高星級酒店的回報年限從25年,一直降到62年。

  “國內四、五星酒店意願出售將達到50%以上,上海、廣東(除廣州)、浙江、福建等這些重要地區的酒店出售意向非常強烈。”金建在論壇現場表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高星級酒店前幾年來的超高速擴容或是罪魁禍首。數據顯示,2006年到2010年,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增幅年均11.7%,但酒店業發展速度遠超於此,僅星級酒店擴容年均12%,其中高端酒店年均17%,經濟型酒店年均49.8%。

  盲目超速擴容帶來的結果近年已顯現:2014年我國旅遊業全年總收入約3.25萬億元,這對於飯店業來説是一大利好。然而,2011年以後,星級酒店營業增長速度跑不贏GDP,2013年甚至出現負增長,這都歸因于供給過剩導致的經營業績下降。

  北京五星級酒店去年全部虧損

  高星級酒店的業績是否果真如此慘澹?北京五星級酒店的一組數據可以提供佐證。近期,北京首旅集團董事長段強向媒體透露,北京60家五星級酒店2014年均出現虧損,空置率達40%,平均房價和全房房價都在下降。

  另外,根據國家旅遊局2014年8月發佈的全國星級飯店統計公報,2013年每間五星級可供房收入下降近10%

  尚未出現大規模交易

  那麼,“國內四、五星酒店意願出售將達到50%以上”的説法,算不算聳人聽聞?對此,華美酒店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知識管理專家趙煥炎認為,酒店資産出售取決於價格。“如果價格合適,酒店出售是很正常的。但是目前並沒有大規模酒店交易的情況出現。”

  那高星級酒店回報年限是否真的到了長達62年的地步?對這一説法,趙煥炎並未給出明確看法,他向羊城晚報記者解釋道,酒店虧損包括經營虧損和財務虧損,經營虧損就是毛利潤(營業收入剔除人工、能耗、物耗等)為負,財務虧損是凈利潤(毛利潤剔除還本付息、折舊、攤費等)為負。

  “新開業酒店第一年經營虧損是正常的,6年內財務虧損是正常的,酒店的黃金收穫期是開業後6至20年。新建酒店的股本金佔30%至60%,土地成本佔總投資的30%至40%”。

  短期內不妨審批干預

  中國酒店業在持續4年下滑後,究竟該如何走出寒冬?

  目前國內全部酒店由國際品牌管理的約4%;由國內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酒店約10%;酒店管理集團化率不足15%。與歐美地區酒店管理集團化率高達80%的狀況、我國酒店業集團化、品牌化、連鎖化管理的差距相當大。

  金建認為,2015年行業格局重塑中會有更多的合資、參股、聯盟、購並、合作,品牌化、集團化為未來趨勢。其中,中國酒店業的海外投資將成為重點板塊。

  而趙煥炎主張短期內審批干預。“中國內地是唯一沒有酒店投資控制的地方。”趙煥炎表示,中國酒店投資目的的多元化使市場無法控制,且缺乏如同業公會等能有效控制的組織。

  “酒店業産能過剩是過分擴張並同質化競爭兩方面共同作用産生的。因此,對策為在過渡時期,地方政府應該對酒店總接待人數與實際能接待人數進行資訊化,採取商業承載力的方式進行審批干預,或舉行聽證會,對後進者進行設限和關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