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24名代表贊成地鐵起步價增至3元

  • 發佈時間:2014-10-29 09:35:41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昨天下午,北京市公共交通價格調整聽證會舉行。25名聽證參加代表全部同意調整票價,無論公交還是地鐵,絕大多數代表都傾向於選擇方案二,即軌道交通起步價調至3元,地面公交調價後普通卡刷卡實行5折優惠。

  聽證結果

  23代表贊同公交刷卡優惠方案

  據了解,本次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分別提出了兩個方案,軌道交通的兩個方案均為計程票制,採用了遞遠遞減的里程加價方式,方案一起步3公里內每人次2元,3-6公里每人次3元,逐步上加,加價里程較為精細,平均票價為每人次4.4元。方案二起步6公里內每人次3元,6-12公里每人次4元,加價里程較大,平均票價為每人次4.3元,更有利於中長途乘客。

  地面公交的兩個方案也均為計程票制,差異主要在於刷卡打折優惠上,方案一取消了刷卡打折政策,平均票價為每人次1.55元,方案二保持了刷卡打折的優惠政策,平均票價為每人次1.31元。

  在昨天的聽證會上,25位聽證代表都對票價調整作出了選擇,並提出建議。對於地鐵調價,一位代表同意方案一,24位代表同意方案二;對於公交票價,一位同意方案一,23位同意方案二,一位提出了新的方案。

  同時,有22位參加人明確表態同意建立動態的調整機制,其餘3位未作表態。

  代表們也同時提出了多方面的意見,比如對低收入人群和特殊人群的優惠建議;同步出臺低峰優惠或者多元化票種的問題;按里程還是按站點;提升服務、加快公共交通發展等。

  代表意見將報市政府專題研究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匯總分析聽證會參加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連同方案發佈後通過郵箱、傳真以及網上專欄收到的161條意見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價格聽證方案,並將完善後的方案和聽證會及相關意見情況,及時上報市政府進行專題研究。

  據了解,按照相關規定,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在聽證會舉行後15日內將聽證筆錄、聽證報告一併提交定價機關。

  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北京市公共交通價格改革的相關配套政策正在加緊落實,力爭到2017年底,中心城90%以上乘客步行到最近公交車站距離不超過500米,五環路內平均步行1公里即可到達軌道交通站點;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660公里以上,公交專用道總里程達到480公里;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爭達到52%;現有地面公交非空調車全部更新為空調車,提高公共交通便捷性、安全性、舒適性,滿足市民基本出行並適當兼顧多樣化出行需求。

  另據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收費管理處處長李虹介紹,在徵求意見過程中,大家提出了多種計費方式,如跨線加價、跨區域加價、按站計價、按里程計價,最近還有建議按時間計價等等,但大多數建議按照里程計價。綜合考慮計費的方便性和路網客流通行效率及客流平衡,並借鑒國內外軌道交通主要為按照里程計價,方案設計了更為公平和方便的按里程計價方式。

   ■聽證背後

  代表建議有何依據?

  代表們走親訪友調查市民意見

  昨天在聽證會上發言的每位聽證代表,都針對調價方案提出了各自的建議。

  陳小兵介紹,得知自己成為聽證代表後,他積極調研,並通過媒體開設反饋渠道,廣泛了解到許多市民對本次調價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通過對政府相關部門、運營企業的調研和走訪,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相關建議。

  聽證代表賈德鳳則在實地考察基礎上,利用去公園鍛鍊身體、走親訪友、同學同事聚會的機會,了解極大多數的退休人員對公共交通價格調整的意見。

  來自地鐵公司的員工、聽證代表李文傑介紹,在參加聽證會之前,她廣泛徵求了200余名乘客、同事、同學以及朋友的意見。

  此外,還有代表做了專門分析,包括對日本、南韓地鐵的運營情況和票制票價情況。

  聽證交鋒

  贊成地鐵調價方案二相對票價低更利於中長途乘客

  多數代表支援地鐵調價方案二,其重要理由之一是,方案二利於發揮中長途的骨幹作用,同時計費里程比較簡單,便於操作,平均票價水準相對於方案一比較低。

  來自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的代表陳艷艷表示,軌道交通作為中長距離出行的有效工具,其優勢不在於承載短距離的出行客流,方案二適當提高了起步價格,這對於中長距離的出行者有利,可將部分短距離的出行從軌道轉移到地面公交上來,減少軌道的高峰壓力,提高公交車的載客率和運作效率。

  段淑珍代表對310位不同類型的群眾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是有91位同意第一方案,佔總人數的30%,有215位同意第二方案,佔70%。

  贊成地鐵調價方案一對於近距離出行乘客更便利

  唯一一位贊成地鐵調價方案一的聽證代表王曉明,退休前在市規劃院從事交通規劃工作。

  之所以贊成地鐵調價方案一,王曉明解釋説,從統計數據中可看出,目前地鐵平均運距15公里,3公里以下乘客佔4.36%,而3-30公里的乘客佔絕大多數,超過30公里乘距的乘客只佔7%,按照這個方案,3公里以下乘客不受調價影響,3-30公里的乘客受的影響大體上是相同的,超過30公里乘距的乘客所受影響較大,但支出累計後可以得到打折的優惠。

  他認為,方案一對於近距離的乘客是有便利的,未來隨著地鐵新建的建設和運營,站點周邊直接覆蓋的居住人口和就業崗位會越來越多。

  “從方便乘客的角度考慮,我建議維持3公里以內乘車費2元,而超過30公里的遠距出行從交通意義上講是不夠合理的,未來也會有新的運輸方式。”王曉明説,根據統計測算,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通勤費用佔到支出的比例大約是在5%左右,與全世界大城市的交通費用佔收入5%至10%相比,乘客應可以接受。

  贊成公交調價方案二刷卡優惠利於經常乘車人群

  陳艷艷指出,方案二雖然適度提高了票價,但是給予所有刷卡人大幅度優惠,45%的IC卡持卡人群實際支出都低於方案一,而IC卡的持有人群多為經常乘坐公交的人群,包括通勤人群,這也是政府希望的主要保障客流。對城市的低收入者來説,當軌道價格相對較高時,地面公交也可以成為他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這是他們城市生活基本可達性的保障,因此保持地面公交的低票價尤為重要。

  賈德鳳代表指出,該方案可以實行刷卡五折優惠,而且它的優勢是刷卡乘車方便、快捷,同時也便於運營公司把握客流量,有利於合理安排運力。

  贊成公交調價方案一調價不應攜優惠政策共同出臺

  唯一一個支援公交票價方案一的聽證代表、市政協委員樸哲介紹,公交兩套方案對比,方案二中0-10公里聚集了近80%的客運力,應分散開。另一個核心點是一卡通的使用和打折的優惠問題,方案二對一卡通消費有五折優惠。“一個價格的出臺,不應該帶著優惠政策共同出臺。”樸哲説,從2007年到現在我們一直在促進一卡通使用,這次調整也是刷一卡通就進行打折,這是不對的。應在政策出臺後不斷地補充完善。

  他表示,一卡通僅僅是科技發展的産物,現在南韓和日本都進行了手機刷卡,以後如果出現新的科技,有了替代産品進行消費,消費者應該是同樣可以得到優惠的,但限制了一卡通反而不利於新科技的引進。

  提出調價第三方案

  持卡乘客乘公交地鐵累計優惠

  聽證代表、市人大代表郭繼孚是唯一一個提出第三個方案的人。對於公共汽車票價的兩個方案,他都不贊成,“我建議提高價格但不要打對折”。

  郭繼孚説,打對折的結果和以前的全民月票沒有區別。他建議,在方案二不打折的基礎上,讓公交乘客和地鐵乘客一樣享受優惠待遇,累計優惠。持卡人不光是坐公交,坐地鐵也一樣,實行累計優惠。

  “不要區分我們是坐公交還是地鐵,大家都一樣,這樣也不至於大幅度增加我們的負擔。”郭繼孚説,不打折後,短距離公交的單位價格是低的,長距離公交的單位價格是高的,這個有利於公交系統的合理分工,再加上聯票打折後,可以把大家的負擔減輕,“而且這個基礎票價也更科學”。

  代表建議

  1

  補貼

  低收入群體應享交通補貼

  聽證代表、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專家陳艷艷説,儘管本次票價政策考慮得比較全面,也比較合理,但是還會有少數的社會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受到影響,因此後續的社會保障一定要做好,比如適度提高低保和最低工資水準等等,同時應制定政策鼓勵社會企業給予公交出行的員工以交通補貼。

  她同時建議,應適時提高小汽車出行者的出行成本,從而反哺公交。

  消費者代表菲菲則根據地鐵第二套方案,計算了一下自己上班乘坐所需經費,“我是中短途出行,房山線轉9號線,現在一天4塊,一個月22個工作日88元。按照第二套方案,一天往返12元,一個月22個工作日是264元,打折後一個月是157元,增加了89塊錢成本。”

  她因此建議,針對工資收入低於北京市平均工資的中低收入人群給一個更為優惠的購票方案,以便於降低這些人群的乘坐壓力。

  消費者代表吳晶介紹,低收入階層是公交出行的主力軍,對低收入階層的優惠幅度應適當傾斜,並制定更加詳細和多元化的優惠政策。

  聽證代表、北京市政協委員陳小兵也建議,對低收入群體建議採取直接發放交通補貼的形式給予補助,對殘障人士建議持卡免費。

   2

  優惠

  增加多個票種專項服務

  代表王秀鴿提出,公交是否能實現月票的制度。同時,公交目前來説路面是比較擁堵的,建議設更多的公交車專用車道,並加大力度管理。

  代表王曉明建議,儘快落實聽證方案中提出的公共交通價格調整綜合配套措施,特別是積極增加多票種多線路專項服務,並補充相關地面公交和軌道交通之間的換乘優惠方案。同時,本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將調價後相應減少的財政補貼資金繼續用於公共交通建設。

  聽證代表、市政協委員趙雅君也建議,希望在時機成熟時能夠推出月票、年票、特定線路通勤票等,“特別是年票,是否再給予通勤乘客適當的優惠,以滿足上班族的多樣化出行需要。”她同時建議,增加一卡通售票點,保證市民既能方便購卡,也可方便退卡。

  陳小兵代表同時建議,北京是一個國際旅遊城市,可對外籍人士實施72小時免簽證的服務,在未來多票種和多票制方案中,建議企業要設置遊客的優惠票價,比如説一日票、七日票、三日票等。

   3

  計價

  地鐵公交聯乘綜合打折

  聽證代表韓保明建議,可以考慮設計一種聯乘計價的方式,比如德國的鐵路、地鐵、公交票制是統一的,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一次計價就可以實現出行。

  聽證代表樸哲也認為,交通票價優惠應優惠在地鐵和公交的聯動上,“有人坐了地鐵馬上換乘公交應該給予優惠,應該給予支援。”

  代表陳小兵介紹,目前的方案在測算調價以後實際增加的出行成本時,只計算了每個自然月22個工作日的出行成本,沒有測算8個休息日的出行成本。而實際生活中,廣大市民在休息日也有出行的需要和自由,這一部分增加的成本是不是也可以在方案中一併考慮給予一定幅度的優惠,“能不能地面公交和軌道公交打折一併計算,不要只計算軌道交通的打折額度”。

  4

  場站

  應加大公交場站建設

  聽證代表段淑珍介紹,通過這次價格調整以後,要統籌協調、合理佈局路網,加快交通樞紐和場站的建設,“我們對司售人員提出了要提高服務品質,但是對司售人員的工作環境也應給予改善。”

  聽證代表馮熙表示,軌道交通票價調整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安全風險日益加大。光靠價格調整來分流不行,一定要把地面的交通儘快改善,“咱們今後的目的更多的是向地面交通進行傾斜,特別是在五環以內的地面交通,包括解決場站設施建設。”

   問題回應

  1

  票價動態調整機制

  票價每年一小調5年一大調

  針對多名聽證代表提到的票價動態調整機制,市發改委委員李素芳表示,此次提出的票價動態調整機制不是兩個方案,包括每年的年度評估和五年評估兩個部分。

  李素芳介紹,聽證方案提出建立公共交通價格動態調整機制,主要是為了及時反映公共交通領域成本變化的情況,同時也為了提高價格政策的透明度。

  “這個機制中一個是年度評估、相機調整,另一個是五年評估。”李素芳説,前一個主要是反映公共交通領域可變成本每年的變化情況,可變成本包括軌道和公交員工工資變化情況、動力成本情況,如軌道電力成本變化,比如説電價國家有調整,可能就影響地鐵電力的支出,公交汽車則主要是汽柴油的價格變化,另外還有相關的維修費用。

  李素芳説,每年政府將根據這幾大塊成本的變化情況,測算這些變化成本對整體票價的影響,以及以後制定年度的價格調整方案。價格調整方案如果需要調整,每年調整幅度是不高於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方案提出以後要委託第三方評估,廣泛聽取社會意見,然後報市政府審批後公佈實施。

  對於五年評估,則主要是對整個價格政策,根據公共交通五年可能會有的比較大的變化來進行評估,“比如説對咱們整體現行的票價情況、定價規則是不是還適用進行五年評估、五年調整。”

   2

  票價計算

  售票點明顯位置設里程票價圖

  聽證代表馮熙等委員提出,票價的計算方法還要精細一些,這次調價是按照里程計算費用,“方案裏面規定0-3公里、3-6公里,那咱們不知道是到3.1公里還是3.4公里?所以我覺得這裡也有一個四捨五入的問題,計算要明確。”

  政府代表、來自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的張文強回應説,關於明示各個站點票價的問題,目前交通部門已經做完了設計,屆時每個售票點明顯的位置都會設置一張圖、一個表,“圖就是你在路網什麼位置,你要去哪個車站、多少錢圖上都有明確顯示,一目了然。表是説明這個車站大概是屬於什麼範圍等。”

   3

  多票種優惠

  將根據實際情況研究推出

  聽證會聽證人、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印春介紹,地鐵建設需要高投入,資金始終是制約地鐵發展的重要因素。地鐵規劃也是早就定好順序,但由於資金問題,“我們是按照交通需求來的,哪段急就先修哪段,所以北京以前從1、2號線就調到了13號線。”

  劉印春説,按照北京市軌道交通2020年規劃,未來軌道交通里程要達到1000公里,但其建設資金巨大,初步估算大概需要4000億,“但軌道交通建設方面每年財政可投入也就100多億。”

  他表示,此次公共交通價格改革明確了政府管建設、管發展,企業管運營、管服務,乘客按照受益承擔,這種三方承擔的原則來考慮的票價。

  “票價裏面首先是政府財政用於公共交通的投入不會減少。按照2013年的水準,現在地鐵要承擔50%,地面是62%。”劉印春説,但由於每年陸續都會有地鐵、軌道交通投入使用,所以政府的財政投入也會相應提高。

  對於低收入群體的保障,劉印春透露,明年再制定低保標準線的時候,會充分考慮公共交通票價的問題。

  來自北京市民政局的聽證代表于喜章在發言中表示,公共交通價格調整後,市政府相關部門將按照方案配套政策要求,及時測算票價調整的影響,在社會救助相關標準方案制定過程中統籌考慮物價上漲,包括公交價格上調等因素,使低收入群眾生活水準不因公交價格調整而受到影響。

  針對代表委員關心的低峰票價、多票種等問題,劉印春説,月票、年票等多種票制和公交地鐵聯乘優惠,在這次方案裏沒有實施,“這主要是從保障系統正常的運作和科學設計票價方面來考慮,系統的硬體升級改造和票價調整後客流時空分佈的變化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穩定。”

  他説,屆時政府也會根據實際情況研究推出低峰票價、多票種等優惠,可能針對性要更強一些。

   4

  地鐵安全

  1號線2號線2017年裝安全門

  聽證代表段淑珍表示,調查當中對軌道交通有一些反映,事故時有發生,希望通過這次調整以後,應當要加強安檢,保證我們乘客的安全乘車。

  對此,來自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的聽證代表齊佔峰表示,下一步將改造設備設施,進一步縮短髮車間隔,提升運力,提升乘坐的舒適度,2015年實現高峰區間限流車站較多的5號線、10號線縮短到兩分鐘,6號線、15號線也要進一步縮短間隔。

  同時,在八通線、13號線加裝完成安全門,應在明年上半年開始運轉,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1、2號線安全門的加裝,爭取2017年加裝運轉,來提升運營安全的保障程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