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美媒:網購火爆時 中國商場實體店店主卻閒得慌

  • 發佈時間:2015-02-05 09: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周鑫 王會聰  責任編輯:謝淩宇

  彭博新聞社2月4日文章,原題:就在買家網購時,中國零售商正在空蕩蕩的購物中心內打撲克 北京海龍電子城內,王寧(音)趴在櫃檯上哀嘆説,他都一星期沒賣出一件貨了。

  “快完蛋了。”王望著其他被遺棄的店舖和破損的促銷海報搖頭説。這裡曾是有著中國“矽谷”之稱的中關村內最忙碌的商場。“如今,這裡的售貨員比顧客還多。所有人都在網上購物。”在這個營業面積相當於6個足球場大小的商城內,散落著一些已關門謝客的店舖,它們都是阿里巴巴和京東等中國電商崛起的“犧牲品”。

  據麥肯錫公司去年7月的報告,網際網路革命將提高生産率並在2025年前為中國創造4600萬個新就業崗位,且包括許多高技能崗位。而多達3100萬的傳統從業者將成為輸家,這相當於英國的就業總人口。

  儘管這種創造性的破壞是全球現象,但中國電子商務商業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在中國的速度和規模獨一無二。“網際網路有助於提高生産率和效率,但卻令傳統商業相當痛苦。”曹説,“首先倒下的是書店,然後是服裝連鎖店、電子産品店,接下來又是機票代售點,未來倒下的可能是銀行網點和其他傳統服務設施。”

  李峰(音)在海龍對面的科貿電子城經營一家門店。“2004年剛開業時,這裡人山人海。”李説,“但過去5年來生意每況愈下。網上銷售的影響很大。”如今李已經關停零售業務,並盡力通過向現有企業客戶提供服務維持生計。在他説這話時,其他一些店主正在隔壁空蕩蕩的攤位打撲克。

  馬雲表示,阿里巴巴已直接或間接創造1400萬個就業崗位。他在解釋其公司銷售增長與傳統零售商的區別時説:“你增加1萬新客戶,需要建新的倉庫。但對我來説,只需要兩個伺服器。”

  房地産市場疲軟,這個造成中國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不會得到網際網路的幫助。中國媒體上月報道稱,房地産開發商萬達計劃關閉國內的10家商場,並重新規劃25家以減少零售區域。

  “新舊經濟之間的衝突”將會加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在他看來,零售商的失敗恰恰是技術影響就業崗位的開始。“中國面臨的真正挑戰將在生産最前端。不妨想一想當大多數製造業都實行自動化時會怎樣。”(作者周鑫[音],王會聰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