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規劃“三反行動” 抵制食品浪費
- 發佈時間:2015-11-10 09:10:24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金瀟
題:向過度包裝、食品浪費、過度消費説“不”——聚焦“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的“三反行動”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任瑋)“深入開展反過度包裝、反食品浪費、反過度消費行動”——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三反行動”,向浪費等行為堅決説“不”。
規劃建議中表示,要以此行動“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這一力戒奢侈消費、制止奢靡之風的建議引人注目,在幹部群眾中引起共鳴。
第一反”:過度包裝的“面子”該“消腫”了
絹絲錦帶、復古倣皮、紅木雕鏤、雙層禮盒……包裝奢華貴氣,售價動輒過千上萬的煙酒、茶葉、保健品、化粧品,一度十分盛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此前曾表示,過度包裝是中國經濟中的巨大浪費。城市垃圾當中三分之一的垃圾是包裝,包裝當中一半以上是過度包裝,解決過度包裝的問題,預計每年可以節約大量社會資源。
除了産生浪費、污染環境,過度包裝廣受詬病的原因還在於,在奢華禮品背後,暗藏公款消費、公款送禮的身影。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借節慶行腐敗之風大為收斂。但今年中秋,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資訊和記者走訪發現,北京、廣東、福建等地的部分高檔酒店、商場,奢華高價月餅又換了“私人定制”等“花樣”重新出現。上海市質監部門7月通報也稱,瀘州老窖、湯臣倍健、康富來、善存等多個品牌産品均存在過度包裝問題。
專家們表示,過度包裝與中華民族崇尚節儉的傳統美德格格不入,更與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背道而馳。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綠色發展、共用發展理念,很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人人愛護環境、節約資源。”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説。他表示,對過度包裝問題,一方面需要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環保節約的消費意識,同時還需要儘快制定頒布我國關於包裝的相關法律法規,從源頭限制過度包裝氾濫。
“第二反”:抵制食品浪費,珍惜有限資源
“奢華高檔,才算闊氣;飯後有剩,方有誠意。”一直以來,我國食物浪費現象十分嚴重。
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大力反“四風”,有效堵住了因公款吃喝産生的餐桌浪費,浪費現象明顯好轉。然而,近段時間,浪費糧食現象又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人們視野。前不久,江蘇揚州炒制4噸重的“最大份炒飯”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此後部分炒飯被當做廚余垃圾送去喂豬。
荒唐的“創紀錄”造成的巨大浪費與全社會倡導的“厲行勤儉節約”背道而馳。這説明遏制“舌尖上的浪費”不可能一蹴而就,讓節約糧食蔚然成風依然任重道遠。
有人説,我國糧食産量“十二連豐”,吃飯已經不成問題,節約糧食還重要嗎?
饑餓是無聲的危機。“當前我國還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2000多萬城市低保人員和困難群眾,這一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大手大腳、鋪張浪費。”寧夏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祿勝説。
國家糧食局2014年發佈的資料表明,我國每年僅在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環節造成的損失浪費就高達700億斤,每年餐桌外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
“糧食浪費問題,是我國未來糧食安全的一大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指出,未來我國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設計,建立減少浪費和損失的糧食管理體系、定價體系、浪費懲罰體系,讓全社會把糧食作為一種“緊缺的資源”來珍惜。
“第三反”:讓奢侈消費持續降溫
中國正成為全球奢侈品的消費大國……有研究指出,過度消費行為在我國當前主要表現為“超前消費、炫耀性消費和病態消費”。
商務部研究院發佈的《2015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的全球奢侈品消費去年達到1060億美元,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的46%,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人群。
由畢馬威公司和某奢侈品零售商網站等機構今年10月份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面向中國90個城市的調查發現,大多數産品門類的奢侈品平均消費較去年都有所上漲。例如手錶上漲126%,包袋上漲109%,珠寶上漲65%。
專家認為,除了商品的奢侈消費行為外,一些地方仍在修建超標準的樓堂館所,搞過度裝修,這也屬於揮霍浪費。
李祿勝説,過度消費與建設節約型社會背道而馳。應以各種形式增強公眾綠色消費意識,節約資源,自覺抵制過度消費、炫耀消費等畸形消費行為和高消耗、高開支的生活方式。儘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遏制過度消費。“落實這個‘三反行動’,有利於鞏固前期成果,可謂正當其時。”
“民以吏為師。”竹立家説,遏制過度消費更要從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做起。從嚴治黨狠剎奢靡之風必須持之以恒,對作風領域出現的新變化、新問題,相關部門仍需拓展監督渠道,創新監督方式,堅決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