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超市自救賣自營糧油遇尷尬 市民“認識度”不高

  • 發佈時間:2015-08-18 07:14:51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電商兇猛又打價格戰,零售超市尋求自救開賣自營商品。為扭轉低迷的態勢,幾家連鎖超市正在悄然推出獨家定制的零售商品,如米麵糧油、零食餅乾等品類。由零售商直接組織生産加工的模式可以擺脫中間代理環節,節省成本。

  《廣州日報》記者調查到,名為“潤之家”、樂購的商標産品已經擁有了零食、米麵糧油等不同系列。“潤之家”油粘米的外包裝袋上顯示,華潤萬家有限公司為“潤之家”商標的使用權人,該産品由華潤萬家有限公司委託生産,被委託生産商為廣東穗方源實業有限公司加工廠。同樣,該商標的袋裝手撕牛肉産品被委託生産商則為成都市棒棒娃實業有限公司,烤魷魚絲則被委託給了青島即墨北洋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記者統計發現,該商標委託的生産商遍佈全國,不同系列産品往往對應産地。

  食話實説:市民“認識度”不高

  走訪中《廣州日報》記者發現,不少街坊對於突然出現的自營商品卻並不太“買賬”。在米麵糧油專區,隨機採訪十位有意選購的市民,發現他們並不了解自營商品的來源。“這個是新的牌子嗎?沒見過廣告啊。”焦阿姨在貨架上選購時表示。最後她還是選擇了熟悉的某品牌植物油。記者看到,自有品牌並未在店內大張旗鼓做宣傳,僅有的促銷活動便是降價。但正值暑假消費高峰,小小的降價標牌並不惹人注目。

  “自有品牌在國內做起來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面臨很多障礙,消費者的認可是最大的關卡。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是長期以來潛移默化形成的,不可能一朝一夕改變,而零售終端內又佈滿了全國各個品牌。”商場人員告訴記者,在歐美發達國家,絕大部分超市及零售商已完成了從零售商向零售製造商的轉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