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中央反腐勁風刮走高檔月餅 30盒公款月餅也被查

  • 發佈時間:2014-09-05 07:19: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在今年8月份到來之前,我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提出了月餅問題,得到總書記很好的呼應。”9月4日這句話被網路媒體廣為摘引。這句話來源於《鳳凰週刊》的報道,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8月25日在全國政協常委會上的講話。

  中秋節將至,中紀委嚴打“公款月餅”的成績單如何?中央、地方公務員及多地月餅行業商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反腐颶風對高檔月餅“釜底抽薪”了。

  中紀委通報查處“中秋腐敗”11起

  今年中秋節前,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早早開設了“公款送月餅等‘四風’問題舉報窗”等界面,讓網民可自發舉報相關問題。

  具體成績單如何?中國青年報記者梳理了8月4日至8月31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開設的“每週通報”欄目。

  這一欄目並非全年常設。上一次中紀委開設這樣的“每週通報”,是在今年“五一”前。

  根據通報,上述8月時間段內,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624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中國青年報記者統計,其中明確指出與中秋節慶違規送禮相關的有11起(包括往年中秋節的違規行為——記者注)。

  其中,北京、陜西、吉林、四川各有2起被曝光,江蘇、安徽、廣西各有1起。

  從違規方式來看,違規(公款)發放月餅等禮物的最多,有5起。

  此外,幹部利用“中秋節”名義的“揩油”方式,也五花八門:接受私企贈送卡券、公款吃喝、發放中秋過節費、個人收受私企禮金、向職工推銷自家月餅、套取公款用於村裏送禮支出的,各1起。

  多數案件並未公佈具體涉案金額,其中頗為顯眼的,是一起“30盒月餅”引發的違規案。被查處的是北京環興街區清潔服務中心法定代表人、經理王少忠。

  北京市紀委發現,2013年9月中秋節前夕,王少忠用本單位公款購買月餅30盒,作為節禮,發放給包括其本人在內的本單位管理人員。西城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紀委決定,給予王少忠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11起案件中,涉案幹部受到的處分均為黨內處分,未涉及移交司法程式。

  中央與地方公務員“今年中秋沒福利”

  中央嚴打“月餅腐敗”,公務員的實際感受如何?

  “幾年前的中秋節,部門領導的月餅券都用不完,一個部門能收到不少包裝精美的高檔月餅,至少五六盒,多則數十盒。”來自中央某部門的公務員王芳(化名)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但從去年開始,福利減到只有一盒月餅,今年則完全沒有了。”

  另一部委紀檢部門的一名公務員則告訴記者,紀檢部門自查自律更加嚴格,今年“都沒有見到月餅的影兒”。

  這一感受與河北滄州的基層公務員程峰(化名)相同。

  “2010年中秋節時,主管領導説,倉庫裏有東西,讓我們去‘打掃打掃’。”到倉庫後,他發現,那裏陳放著的是塵封一年的月餅,還有茶葉及其他禮品。“月餅是鮑魚餡的,盒子精雕細刻,圖案精美。”

  “我們當時推測,這些月餅是單位一年前計劃送給某上級領導的,但領導沒收,所以被放進倉庫。後來就慢慢被遺忘了,直到第二年的中秋才被想起。”程峰説,“領導告訴我們,這一盒月餅至少4000元。”

  但去年、今年中秋節,程峰的單位均沒有對普通公務員發放任何福利。

  “不僅是我們單位,一些朋友的單位也沒發東西。往年中秋,單位還會發一些水果,但現在水果也不發了。個人可能會有一些私下的禮尚往來,但肯定沒有走賬的單位福利。”程峰説。

  多名公務員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現在政府部門對公務員過節發放福利的管理日趨嚴格。“福利歸零”不僅是過中秋節,過年也是如此。

  “大家都認為公務員福利好,實際上是一種誤解。現在,大部分公務員過節都沒有福利了。”程峰説。

  暗訪月餅市場:反腐勁風“刮走”高檔月餅

  “今年的月餅銷售情況不太好。”這是上海市糖制食品協會秘書長陳鳳蔚對記者説的第一句話。

  她介紹,月餅銷售通常分為前期和後期。“往年,前期可以銷售40%~50%的庫存,但今年,大部分銷售商僅僅完成了20%~30%的銷售量,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和往年水準。僅憑後期,通常難以完成本年度的銷售目標。”

  “以往生産多少月餅,基本就可以銷售多少。但現在,廠家只能依銷量定産量。”陳鳳蔚説。

  程峰認為,今年高檔月餅的大幅降溫,“八成原因”是中央八項規定執行嚴格,“二成原因”是領導幹部對嚴規的忌憚心理,以及對傳統節日的不熱情。

  這一猜測得到了陳鳳蔚的肯定:“往年月餅銷售,主要看‘團購’。但今年,月餅沒有形成規模性的團購,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不敢‘頂風作案’,買的都很少,國企更是如此,一點都不能買。銷量自然就下來了。”

  人們常説:“沒有腐敗,就沒有高檔酒席、高檔月餅的生存空間。”中國青年報記者暗訪月餅行業發現,反腐勁風並非“一刮就散”,它開始深刻影響月餅行業的産業鏈。

  北京稻香村、味多美、金鳳呈祥、家樂福等多家門店的店員均告訴記者,存在多家事業單位購買月餅、禮品卡的情況,但價位通常在100~300元之間,“較為低端”。

  北京稻香村和平北街店店員稱,今年有40多家事業單位購買了月餅。“這些單位給普通員工所訂月餅的價位,基本在200元以內,而送領導的月餅,則多為每盒229元。”

  北京稻香村行銷策劃部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年的月餅價格與去年持平,但是,200元以下的禮盒,所佔比重比去年更大,約佔90%。“中央八項規定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禮盒銷量雖然有所下降,但散售的銷量又上去了一些。”

  在上海味多美金陵東路店,店員告訴記者,該店的月餅有3種價位,市民買“108元/盒”的比較多,而事業單位通常選擇購買“158元/盒”和“288元/盒”的,其中多數買的是“158元/盒”的月餅。

  在今年上海的月餅市場,400元以上的月餅佔2.1%,301元至400元的佔4.5%,201元至300元的佔15.2%,101元至200元的佔38.2%,而100元以下的佔40%。

  “現在賣得最好的月餅,就是200元左右的,而且主要是靠零售。現在的生産更加理性,月餅生産廠家都開始走親民路線。”陳鳳蔚説。

  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反腐颶風對“高檔月餅”起到“釜底抽薪”之效。

  北京全聚德倣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行銷部經理陳勇告訴記者,從去年到今年春節、端午,他們感受到了市場消費結構的改變:“單位購買量急劇減少,而個人購買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在産品價格、包裝等方面,都進行了調整。”

  陳鳳蔚告訴記者一組數據的對比:去年,上海市售價超過400元的月餅禮盒,共有14種,而今年,這一數字跌到了7種。“現在即使做了高檔月餅,也賣不出去,所以自然沒有人生産了”。

  “公款月餅”風光不再,月餅行業的行銷策略隨之轉變。

  陳勇説:“往年,我們多做彩頁夾報廣告,針對的就是單位團購,因為一般單位領導會看報。但是今年全面取消了,因為我們知道,這一塊不會有訂單了。反之,公交車、地鐵廣告增加了。”

  為了“響應政策”,同時也是“面對現實”,廣受詬病的月餅“昂貴包裝”,也開始普遍“瘦身”。

  以上海為例,在上海市糖制食品協會的號召下,上海市月餅生産廠家簽字並公開承諾“不造假”、“不浪費”。例如協會規定,月餅包裝不得超過三層。

  “像這種節令食品,確實要破除公款産生的泡沫。原來單位購買的多,所以,禮品化的程度比較強。中央政策會推動整個産業升級,現在,到了轉型變革的時期。”陳勇最後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