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高檔水産品正在走“群眾路線”

  • 發佈時間:2014-09-04 17:06:54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猛  責任編輯:時習

  臨近中秋節,往往是一年中海參等高檔水産品的銷售旺季。“今年是沒戲了,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訂單幾乎沒有。”海參經銷商王雅麗説。王雅麗生意的“巨變”,正是黨中央倡導厲行節約、遏制腐敗政策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剛剛參加完長春農博會的海參經銷商王雅麗,這幾天馬不停蹄來到黑龍江齊齊哈爾參加綠博會,緊接著還將到遼寧瀋陽參加展會。

  王雅麗居住的大連長海縣,是我國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縣和我國唯一的海島邊境縣,著名的獐子島就位於這裡。

  在長海縣,王雅麗是眾多海參經銷商中的一員。2012年以前,王雅麗幾乎都是坐在家中等客到府,最多就是打打電話聯繫生意。如今,隨著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公款消費的減少,她和家人有時一個月就要參加三、四個展會來推銷海參。

  “現在一斤五年生人工養殖幹參,也就能賣到1500-1800元,兩年前價格至少一倍以上。”王雅麗告訴記者,“野生海參原來售價在6000元以上,一個節日銷售千斤不成問題。現在批發價不足3000元都不好賣。”

  2013年春節前,中央推出了“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明令禁止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在這樣的背景下,公款吃喝風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時也讓高端消費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

  王雅麗説,前幾年海參行情好時,賣一斤海參能掙幾千元。現在賣一斤也就掙二、三百元,除去各種成本,利潤更微薄。

  談及未來,與海參打了30年交道的王雅麗説:“由於價格快速降低,高檔水産品正在加速進入普通百姓家庭。未來我們的出路只能是‘向下看’,從養殖、加工、銷售等環節更多推出物美價廉、適合百姓消費的中低檔産品。”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認為,高檔水産品正在“走群眾路線”,朝著平民化方向轉型。“雖然從養殖戶到生産企業再到銷售終端,日子都不好過,但對於行業發展來説,這樣的陣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可以讓市場回歸理性,讓社會更加風清氣正。”他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