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消費案例 > 正文

字號:  

旅客攜程網購買東航機票資訊洩露被騙:誰擔責?

  • 發佈時間:2014-09-04 17:25: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擇 遠  責任編輯:時習

  因為個人資訊遭洩露,Z先生被騙子騙走了不少錢。在痛恨騙子之餘,Z先生更痛恨的是洩露他個人資訊的公司。同時他也想知道,到底是誰洩露了他的個人資訊。

  前陣子,Z先生通過攜程網購買了東方航空的機票。就在航班起飛前一天晚上,Z先生收到了以“東方航空”名義發送的短信,稱其將要乘坐的航班取消,需要改簽。該短信上,Z先生的所有資訊全都準確無誤,包括旅客的乘機日期、班机編號、出發地、目的地、手機號。在短信的最後附上一個“400”開頭的電話,以及落款“東方航空”。

  由於短信上所有的資訊都準確無誤,Z先生信以為真,撥打了短信上的電話,等到意識到是騙局的時候,為時已晚,被騙子騙走了不少錢。

  在這過程中,知道如此詳細資訊的,除了Z先生自己,就是購買機票的第三方機構——攜程,以及航班所屬的公司——東方航空。

  很顯然,騙子得到Z先生的資訊,最有可能的就是通過攜程和東方航空。

  在經過與兩家公司的交涉後,攜程給Z先生的答覆是:經過排查,公司沒有洩露客戶資訊。

  不過,對於這樣的答覆,Z先生並不滿意。攜程説自己沒有洩露客戶的資訊,依據是什麼?通過百度搜索,攜程客戶信用卡資訊遭洩露的新聞赫然在目。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既然客戶信用卡的資訊能夠洩露,誰敢保證客戶其他的資訊不會遭洩露呢?

  東方航空的客服除了説抱歉,並沒有任何答覆。對於Z先生“洩露客戶”資訊的質疑,也沒有任何正面回答。

  事實上,包括東方航空在內的航空公司的客戶資訊遭洩露事件屢見不鮮。通過百度搜索“東方航空”和“洩露客戶資訊”兩個關鍵詞,能找到相關結果的網頁約820000個。

  其中,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在接到多位消費者投訴後,航空公司的回應出奇地一致,航空公司本身不可能提供資訊,詐騙短信也並非來自於航空公司,因此不予備案,但“會協助警方的相關調查”。

  既然這麼多乘客的資訊遭到洩露,航空公司或者第三方機構就應該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那麼,為何不在客戶購買機票的時候及時地作出提醒呢?

  以攜程為例,客戶在購票成功後,至少會收到兩條短信。那麼,為何不在短信的最後,做一些“友情提醒”呢贍芫褪嵌潭痰囊瘓浠埃就能讓客戶提高警惕意識,甚至免遭受騙

  遺憾的是,攜程發送給客戶的短信上,似乎目前並沒有相關的提示。

  另外,筆者通過百度搜索相關文章,發現不少受騙者都是通過東方航空的官方網站購票的。那麼,東方航空是否能在官網的醒目位置作一些提示呢?遺憾的是,昨日,筆者進入東方航空官網,只是在“最新消息”一欄,滾動出現一則《關於防範不法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員詐騙的重要提示》,與醒目、漂亮的促銷資訊相比,似乎並不醒目。

  對於遭遇到的這次詐騙,Z先生已經報警。但他對追回被騙的錢並不抱太多的期望。他現在只想要東方航空和攜程一個正面回答:到底是誰洩露了他的資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