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消費要聞 > 正文

字號:  

“低利維修”或致“電梯吃人”漸近高發階段

  • 發佈時間:2015-08-08 07:31:52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7月26日,湖北荊州發生一起自動扶梯“吃人”事件,由於滾動扶梯頂端蓋板鬆動,造成一名乘客跌入梯內死亡,事件在國內引起較大反響。

  對於荊州電梯事件的處理,《中國經營報》記者日前致電荊州市有關部門。荊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科一位人士表示,有關事故的技術調查報告已經于上週三在新華社、央視以及中國品質報上發佈了,至於整個事故的調查報告還在調查進行中,尚沒有新消息公佈。

  調查組專家、湖北省特種設備事故調查處理中心工程師徐義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涉事電梯發生翻轉的中蓋板是靠搭在前蓋板上進行連接,並沒有卡槽或者螺栓等固定方式,而且兩塊蓋板之間連接區域為22毫米,但實際上蓋板只有20毫米,“蓋板尺寸與圖紙不符”。

  當地媒體報道,7月30日上午,杭州下城區新華坊小區一位22歲的女性,在下電梯時由於電梯突然下墜被卡在電梯和樓層中間身亡。

  記者致電杭州市有關方面,對方表示事情已經過去,希望媒體不要再關注。

  記者隨即致電通達電梯工程有限公司,該公司的自動語音電話無人工接聽。

  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披露的數字顯示,去年我國在電梯事故中死亡37人,其中一半是電梯維護和管理人員。

  北京電梯商會秘書長徐榮根認為,電梯安全並非只是電梯生産企業一家的事,還涉及到電梯維護保養企業和使用單位。從荊州發生的電梯事故來看,使用單位對電梯安全並不重視以至釀成慘劇。

  “媒體上説,事故發生後,服務員報告上級5分鐘以後,都沒有採取措施,這也説明使用單位重視不夠,準備不足。”北京電梯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彭金生表示。

  雖然發生在荊州的事件是申龍這家國産廠家,但是專家並不認為這説明國産電梯差。“速度在4米每秒以下的電梯,國內都能生産,而且價格比國外的品牌便宜1/3,6米每秒、8米每秒的電梯國內有的廠家也能生産,其品質不比國外差,而且國外品牌像奧的斯也在國內出過事故問題。”一位專家説。

  荊州電梯事故顯示出申龍公司在蓋板設計上有缺陷,但是專家認為國內電梯問題首先是維保問題。國內電梯維保行業競爭過於激烈,導致該行業沒有利潤,一個維護工人需要保養多部電梯才能打平成本,造成一些公司的維保浮于表面。

  “電梯維保工作高風險,工資又低,導致工人素質不足,很多維保工人都是農民工,”徐榮根介紹,“企業又不願花更多錢培養,因為培養好了往往跳槽。”

  對電梯事故的罰款過輕,也是專家詬病的一個方面。2011年北京動物園地鐵站的電梯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事故被證明為奧的斯電梯存在安全隱患,結果最後只對企業處以20萬元的罰款(賠償除外),這在業內被認為太輕。

  據了解,截至2014年底,全國電梯保有量為340萬台。而2003年,這一數字還不到30萬。專家認為,我國電梯保有總量已經居於世界第一,而且還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電梯安全已經成為重要問題。各種事件表明,行業對電梯安全仍然缺乏足夠重視,而對電梯安全的規定需要更新和補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