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消費要聞 > 正文

字號:  

進口奶網售竟只標産地 復原乳調製乳≠純牛奶

  • 發佈時間:2015-01-24 06:34:5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涂端玉  責任編輯:胡愛善

  眾人皆知,常溫液態奶分進口和國産,但其還分為復原奶和純牛奶,大部分人可謂“傻傻分不清楚”。強調“自身血統”為澳大利亞、德國進口,卻不標明到底原料為何物,不少産品都有如此特性。

  市場重産地不重原料這一特性剛好正中部分企業、經銷商下懷,大舉海外採購低成本復原奶,較國內收購生鮮奶而言,利潤空間大增,且市場終端或更受歡迎。

  對於復原奶與生鮮奶製成的純牛奶營養PK,業界一直眾説紛紜,有專家認為復原奶經兩次加工必然損失部分營養,有人則表示差別不大。“營養折不折損暫不討論,起碼企業應清楚標示,還消費者知情權,消費者也該稍作了解,而非一味追捧進口奶源。”行業觀察人士稱。

  復原奶VS純牛奶

  消費者不清楚二者區別

  強調“血統”為澳大利亞、德國進口,卻不標明到底原料為何物,不少産品都有如此特性。

  記者昨日登錄某電商網站看到,不少進口全脂牛奶介紹自身是“能做酸奶的好牛奶”、“澳大利亞進口牛奶”、毛重1.31千克等同時,卻唯獨不説明原料、配料成分。在其主體資訊一欄,僅有類別、産地以及特性三項介紹。

  而不少使用生鮮奶的産品都會清楚標注自身用料為“生牛乳”,且緊跟在原産地後,標出此項以“亮明正身”。

  對此,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牛奶市場有一大怪現象,産品過分強調全球産地,有意或無意忽略原料差別。”

  廣州某超市進口液態奶專區一位促銷員告訴記者:“從市場反饋來看,産地和價格是購買最關鍵要素,日期、口感、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適合人群等這些都屬於消費者興趣點所在,但原料好像沒有人問過,大概是認為進口而且上架了的,品質不會差吧。”

  記者發現,與網購産品相似,線下超市牛奶無論進口、國産,基本都標明瞭原産地,而使用生鮮奶的會標明“非復原乳”或“生牛乳”幾個大字,有的則語焉不詳、未對原料、配料進行標注。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消費者,幾乎百分之百不清楚二者區別。

  為何要分清復原奶和純牛奶區別?乳業專家王丁棉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復原奶意味著,其由液態奶製成乳粉過程需經兩到三次提溫脫水,而由乳粉製成復原奶時還得重新加水、加溫和消毒,數次提溫必定會造成維生素以及其他營養成分的流失。

  對此也有專家認為復原奶具體損耗多少,目前還沒有權威檢測數據,但終端結果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營養指標基本相當,沒有明顯差別。“不管有沒有差別,起碼企業應清楚標示,讓消費者買得明明白白。”一位行業觀察人士稱。

  企業過度收購國際奶源

  奶農乳企消費者都受傷

  記者了解得知,市場重産地不重原料這一特性剛好正中了部分企業、經銷商下懷,大舉海外採購低成本復原奶,較國內收購生鮮奶而言,利潤空間大增,且市場終端或更受歡迎。

  行業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大包裝進口奶粉數量逐年遞增,2008年到2013年,進口奶粉數量分別為10.08萬噸、24.5萬噸、41.4萬噸、52.5萬噸、57.29萬噸、85.44萬噸。

  “部分企業的確存在過度收購國際奶源的現象。”王丁棉表示,去年國際奶源價一路下跌,對比國內生鮮奶收購價形成非常大的價格優勢,成本差別甚至達到一倍以上。

  “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國內乳企大規模海外收購奶源,否則陷入被動的將可能是三方,短期來看奶農受傷嚴重,甚至可能棄養;長期來看,不利於中國乳業全産業鏈的健康協調發展,一旦國內奶源萎縮、嚴重依賴進口,中國乳企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就被削弱。還有一大關鍵在於消費者無形中利益受損,喝到了更多復原奶,而非高品質生鮮奶製成的純牛奶。”該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小貼士:

  選奶種類配料是關鍵

  購買時怎樣區分純牛奶和復原奶?

  業內人士表示,應該看三個方面:産品種類(産品類型)標注的是純牛奶還是復原奶(或調製乳);其次,看産品標準代號是GB25190(純牛奶)還是GB25191(調製乳);最後看産品配料表,成分單一還是有其他添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