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打假要有網際網路思維

  • 發佈時間:2016-05-12 09:32:1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語絲

  □ 徐建華

  對於一個網民人數近7億的國度來説,網際網路早已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但是這樣的影響有利也有弊,比如網際網路造假問題。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6年全國打擊侵犯智慧財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中,將“加強網際網路領域侵權假冒治理”作為今年加強重點領域治理的首項工作,無疑説明假冒偽劣這個網際網路亂象已經成為我國打擊侵犯智慧財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這一“雙打”工作的重中之重。

  國務院部署的“雙打”重點治理領域中,網際網路領域的工作主要包括5個方面,分別是打擊網上銷售的假冒偽劣商品,突出食品藥品、農資、家用電器、建築材料、汽車配件、兒童用品等重點商品,組織開展網路交易集中整治;打擊網路侵權盜版,針對網路(手機)文學、音樂、影視、遊戲、動漫、軟體等重點領域開展行動;查處違法違規的網際網路文化産品和經營單位,以重點服務平臺:網路(手機)遊戲、音樂、動漫為重;強化網站監管,加強網站備案、網際協議地址(IP地址)和域名管理;加強網路交易平臺監管,強化與大型電商平臺合作。

  從這份“雙打”的列表清單中不難看出,從網際網路提供的實際産品,到通過網際網路享受到的服務,無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的,都是網際網路打假的內容,也是網際網路打假的重點、難點和熱點。事實上,近來持續發酵的魏澤西事件,除引發了莆田係民營醫院、百度推廣、部隊醫院承包體制以及醫療監管制度等熱點話題外,也暴露了目前網際網路上的一個重要亂象,就是網際網路領域的假冒偽劣問題。

  網際網路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於老百姓生活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正是由於看到了網際網路對於經濟社會化發展的重要影響,我國專門提出了大力推廣“網際網路+”行動,發展“網際網路+”經濟,希望把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産力,形成更廣泛的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顯然,要想讓“網際網路+”更好地發揮正能量作用,強化網際網路打假是比較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只有更好地凈化網際網路,才能更好地發揮“網際網路+”經濟行動能的作用,也能促進網際網路經濟持續、健康地發展。

  應該説,打擊侵犯智慧財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我國一直都未放鬆,並且在網際網路還未出現之前就已經開始並持續至今,尤其是在實體經濟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積累了很好的經驗。但是與實體經濟不同,網際網路經濟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屬性,因此,網際網路打假在借鑒和吸收實體經濟打假的經驗和做法的同時,還應當具備網際網路思維,用網際網路的方式進行網際網路打假。

  網際網路領域假冒侵權的一個最具網際網路特徵的屬性是其隱蔽性和欺騙性。記得網際網路聊天剛興起時,曾有人説,你都不知道螢幕背後跟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條狗。同樣地,在網際網路購物中,也具有“眼見不一定為實”的特點,究其原因,是在網際網路中,資訊社會的特點加劇了買賣雙方以及執法者和被執法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稱程度,拉大了彼此之間的資訊鴻溝,也讓網際網路打假更具有難度。傳統打假中“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經驗在網際網路打假中可能完全無用武之地,最大限度地抹平彼此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建立良好的執法數據庫,是網際網路打假的關鍵。

  目前,資訊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大數據”“雲計算”時代,網際網路打假必須更好地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資訊技術,採取預防、預測、預警與處置、處理、處罰並舉的方式,讓制假售假買假者不要把網際網路當做售假的法外之地,以為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手段就能輕鬆規避相應的風險與責任,而是使其同樣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付出相應的代價,只有凈化了整個網際網路的空間,才能更利於優質正品的産品和服務大行其道,加快推進“網際網路+”發展,更好地服務我們的生活,推動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