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落實主體責任 保障電梯安全

  • 發佈時間:2016-04-21 08:32:0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發佈電梯安全狀況白皮書

  2015年電梯總量147795台全國排名第12位 萬台電梯事故死亡人數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4月19日,湖北省質監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披露,為全面反映湖北省電梯安全狀況,促進各相關方面落實電梯安全責任,增強全社會電梯安全意識,科學指導電梯安全管理和綜合治理工作,保障電梯使用安全,日前,該局向社會發佈了《湖北省電梯安全白皮書》。

  電梯總量147795台全國排名第12位

  截至2015年底,湖北省擁有各類電梯147795台(在用142722台,停用5073台),約佔全國總數的3.5%,在全國排名第12位。武漢市、宜昌市、襄陽市電梯數量位列全省前三,佔比約65.42%。

  按在用設備類別分,乘客電梯119206台,載貨電梯8557台,自動扶梯11851台,自動人行道1287台,液壓電梯82台,雜物電梯1739台。

  按照使用場所性質分,住宅場所電梯88965台,公共場所電梯30504台,其他場所電梯23253台。

  按照使用年限分,使用超過15年電梯數量為2041台,使用11~15年電梯數量為12734台,使用6~10年電梯數量為34946台,使用5年以下電梯93001台。

  “十二五”期間,湖北省電梯數量年均增長超過15%。2015年湖北省新增電梯25517台,增長20.87%。

  湖北省共有電梯製造單位12家,安裝、改造、修理單位683家,其中A級安裝、改造、修理單位42家,B級327家,C級314家,該省共有持證電梯作業人員43289人。

  萬台電梯事故死亡人數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十二五”期間,湖北省共發生電梯事故6起,死亡3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呈平穩下降總體趨勢。其中,2015年,該省發生電梯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萬台電梯事故死亡人數0.08,低於全國0.12的平均水準。

  初步形成電梯安全共治監管格局

  據了解,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電梯安全工作,依法督促相關部門職責,建立健全電梯安全管理體系,初步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聯合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社會積極參與”的電梯監管格局。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電梯安全工作。湖北省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就電梯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落實電梯的安全監督管理責任;武漢、宜昌、襄陽、咸寧等地政府先後出臺地方規章或規範性文件加強電梯安全監管工作;湖北省安委會建立了20個省直部門組成的省特種設備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電梯安全工作,並組織開展電梯安全大檢查。湖北省質監局會同省安監局、省交通廳、省商務廳、省教育廳等部門先後就加強電梯安全監管,公共交通、商業領域電梯整治,校園電梯安全宣傳等相繼出臺文件落實相關工作。

  部門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初步形成。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電梯安全行業管理職責,積極支援配合電梯安全工作良好局面初步形成。質監部門認真履行電梯安全監管職責,督促落實電梯生産使用單位主體責任;住建部門持續落實居民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責任,制定了住宅維修資金使用辦法;安監部門將電梯隱患整改納入到掛牌督辦制度之中,支援電梯事故調查處理工作;信訪部門及時處理居民住宅電梯因停用、封停致使業主陳情等情況;公安及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做好經“110”、“119”報警電話反映的電梯故障困人的應急求助相關工作,配合處置涉及因封停電梯或電梯事故而引發的不穩定事件。

  電梯安全綜合監管平臺日趨完善。質監部門完善湖北省電梯安全監管和檢驗資訊化系統,嚴格落電梯使用登記、年度定期檢驗等制度,每年完成電梯檢驗量10余萬台套,每年組織監督抽查近100家電梯維保單位和3000家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對發現問題的單位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2015年集中深入開展湖北省電梯安全大會戰,將電梯隱患治理納入省安全生産“兩化”資訊系統,督促使用維保單位自查自糾124098台,督促6974台隱患電梯完成整改,重點整治無物業、無維保、無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191台,對150台老舊電梯實施了改造更新。

  電梯安全社會多元治理逐步推進。聯合相關企業推進基於物聯網的電梯監控系統安裝試點工作,湖北省1000余部電梯加裝安全監控系統;會同武漢大學品質戰略研究院認真開展電梯安全管理體制改革研究;省政府法制辦、省政府參事室積極推動電梯安全立法工作,開展電梯安全立法調研;省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促進會連續兩年開展電梯維保單位星級評定活動,評定星級電梯維保單位101家;聯合製定《電梯標誌標識》等地方標準,強化電梯使用和維保情況資訊公開;推進電梯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出臺電梯統保示範項目。

  電梯安全宣傳工作不斷深入。每年結合“安全生産月”、“品質月”等活動,質監部門、教育部門、廣電部門等多部門聯合組織電梯安全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活動,開展電梯應急救援演練80余次,編寫《電梯安全使用指南》,拍攝《電梯安全常識》《電梯安全事故警示》宣傳片,引導市民自覺遵守電梯安全乘坐規定,掌握必備的電梯應急知識。依法依規做好荊州“7.26”電梯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及時發佈事故資訊,主動應對和回應輿情,迅即啟動電梯隱患專項普查整治,完成260台同型號電梯的隱患整改工作,媒體紛紛給予正面回應。

  6大問題困擾電梯安全監管

  《白皮書》表明,當前,我國電梯保有量、年産量、年增長量均為世界第一。湖北省電梯數量約佔全國總量3.5%,年增長率處於國內第一方陣。近年來,隨著治理能力的提升,電梯安全事故已經得到了初步遏制,全省乃至全國的電梯事故起數以及傷人亡人率逐年下降,已經接近發達國家安全水準。但是,由於目前部分電梯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選型配置與使用條件不適應、維護保養不到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渠道不暢通,以及老舊電梯逐步增多等原因,電梯故障呈多發併發態勢,人民群眾乘坐電梯的直觀滿意度不高,電梯運作水準與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安全、便利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6個方面的問題,這也是困擾電梯安全監管的主要因素。

  電梯使用管理主體責任不落實。《白皮書》反映,目前,湖北省在用電梯的使用管理單位不夠明確,大部分住宅電梯是物業管理單位負責管理,作為電梯的所有權人的業主或業主委員會,往往對物業管理單位缺乏有效的監督,造成電梯使用管理責任不落實,加上大部分物業管理單位受利益驅使,盡可能降低電梯使用管理的成本,對電梯運作週期中應該更換的零部件不及時更換、電梯透支使用、帶病運作,造成電梯故障率的增高,給電梯安全運作帶來隱患。

  電梯選型配置與使用條件不適應。一方面社會希望電梯製造企業能夠提供高品質、高安全性、高穩定性的電梯;另一方面電梯作為一種産品,其價格因素決定了房地産開發商會儘量選擇高性價比的電梯。這就促使電梯實際使用需求和電梯選型之間産生矛盾,其結果是房地産開發商不以實際需求為依據,而是以價格為標準進行選型,業主對電梯選型上實際是“被選擇”,難以滿足居民舒適、便利乘梯的需要。

  電梯日常運作管理費用不足。電梯日常運作管理費用主要來源於物業管理費,物業管理單位以經營為目的,受住宅小區入住率、物業費收取率偏低等影響,都可能造成電梯運作管理費用的不足。此外,隨著電梯使用年限的延長,電梯設備逐漸老化致使故障頻發,需要及時改造更新,但居民住宅小區普遍存在住房維修基金的申請難、使用難等問題,無法保障電梯的正常更替。

  電梯綜合治理體系不健全。當前,電梯安全監管的主體是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但僅靠政府監管並不能解決電梯的根本問題,如封停隱患電梯容易引發社會矛盾,加上監管力量與電梯數量的快速增長不相適應,發生電梯事故對死傷者缺乏賠付機制,社會自治單元未有效參與電梯治理,電梯齊抓共管、多元共治體系不健全。

  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不規範。電梯使用安全與否,日常維護保養是關鍵。湖北省目前電梯維保行業處於不健康發展態勢,維保單位低價惡性競爭現象普遍,尤其凸顯在居民住宅小區的電梯上。一部分電梯維保單位為了獲取經濟利益,採取低質低價、偷工減料、“以修代保”等手段,造成了電梯維保服務行業的不規範、不到位。

  社會對電梯安全認知度不高。電梯作為特種設備的一種,具有潛在的危險性,而目前大部分市民對電梯潛在危險性認知度不高,不了解電梯安全知識,甚至有故意損壞電梯的現象。如在電梯上蹦跳、打鬧,手推車上自動扶梯,身體擋住電梯的門,遇到緊急情況不知道如何處置等。“7.26”荊州電梯事故的視頻傳播,輿情危機帶來短暫的負面影響後,從另一個方面促進了市民對電梯安全的關注,提高了全社會對電梯安全的認知度。

  《白皮書》認為,電梯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眾多環節各方的責任、誠信、能力、條件,對待電梯使用安全中的突出問題,迫切需要提升到政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多元共治的高度,積極推動法制和制度建設,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快立法步伐保障電梯安全

  新聞發佈會透露,列入湖北省政府2016年立法計劃的《湖北省電梯使用安全管理辦法(草案)》已呈送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不久將頒佈施行。這標誌湖北省加快了立法保障電梯使用安全的步伐。

  據悉,除立法監管電梯使用安全外,湖北省還將採取6大舉措,著重厘清電梯使用管理單位並落實其首付責任,推進電梯安全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部門的齊抓共管和全社會的多元共治,遏制電梯安全事故,降低電梯的故障率,確保人民群眾安全乘梯、舒適乘梯。

  落實電梯使用管理責任。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嚴格履行《特種設備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責任和義務,完善並實施好電梯安全管理各項制度,按時申報電梯定期檢驗,聘請有資質的維保單位開展電梯維保工作,認真排查治理各項電梯安全隱患,及時處置居民反映的各類電梯問題,並予以公示。電梯業主或業主委員會要監督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和電梯維保單位的行為,共同做好電梯安全管理工作。

  提高電梯選型配置水準。電梯製造企業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向社會提供高品質、高安全性、高穩定性的電梯産品。各房地産開發商要從電梯實際使用條件出發,合理的確定電梯的選型配置和數量,提高電梯土建和電梯安裝品質,並在房屋銷售時公示電梯選型配置情況,滿足市民舒適乘梯的供給選擇。湖北省住建、質監部門將組織專家聯合製定《湖北省住宅電梯選型配置》等地方標準,提高湖北省電梯選型配置水準。

  落實電梯運作和修理經費。電梯使用管理單位要在物業服務費中優先安排電梯的維護保養、一般修理和保險等費用支出;居民小區業主委員會要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配合物業管理單位申請住房維修資金,對存在嚴重隱患電梯實施修理改造;針對“老舊電梯”、“三無電梯”等突出問題,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要主動介入,積極籌措配套財政資金,引導居民有計劃、分步驟淘汰一批、改造一批、更新一批,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健全電梯安全監管體系。政府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管職能,形成監管合力,完善電梯齊抓共管和多元治理的工作機制;打造“網際網路+電梯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網上辦事大廳”向基層管理終端延伸;運用“雙隨機”的監督抽查方式,開展在用電梯安全監督抽查,落實電梯使用單位主體責任和維保單位維保責任,加大對電梯違法行為執法力度和資訊公開力度。

  提高電梯維保工作品質。電梯維保單位應嚴格按照安全技術規範和標準的要求做好電梯維保工作,配合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及時對電梯隱患進行整治,及時處置各類電梯應急事件;電梯社會組織要促進電梯維保行業自律,杜絕惡性低價競爭,制定電梯維保指導價格,提高維保品質和服務供給;鼓勵電梯製造廠家對電梯開展維護保養一體化服務,促進製造企業向服務業發展、維保企業連鎖化發展,構建責任清晰、權責一致、利益均衡的新型電梯産業鏈。

  加強電梯安全宣傳培訓。各相關單位要認真開展電梯安全“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活動,播放電梯安全宣傳科教片,促進公眾樹立電梯安全意識。各類媒體要加大電梯安全常識、安全動態、安全預警資訊的推送力度,切實提高市民的安全乘梯意識和緊急避險能力。各保險機構要充分發揮電梯責任保險的作用,引導有關單位積極投保電梯責任險;各相關單位要切實加強對電梯管理操作人員的知識培訓,提高電梯安全操作、故障排除、隱患發現、應急處置能力水準。

  (策劃:陳 專 王 竟 組稿:丁 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