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加快品質提升 推動消費升級

  • 發佈時間:2016-02-04 09:32:1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要

  去年“雙11”天貓交易額呈井噴之勢,高達912億元,説明國內消費潛力巨大。但另外一組數據也引起社會的關切和憂慮。據新華社報道,“雙11”天貓國際開場僅10分鐘就售出來自41個國家的2605個海外商品,一些國外知名賣場開場一兩個小時就突破1000萬元;2014年我國公民境外消費額首破1萬億元,超1億“國際掃客”海外“掃貨”。“內需外流”折射出“國貨升級”跟不上“消費升級”的步伐。“內需外流”“海外掃貨”現象,表面上是“中國製造”的信譽危機和競爭力不足,本質上則是品質供給不能滿足品質需求,即供給側的品質升級跟不上需求側的消費升級。進一步説,就是隨著我國邁向小康,居民財富增加,人們在解決溫飽的中低端需求得到很好滿足的基礎上,消費向追求更高品質的中高端升級,而産品和服務的品質供給仍停留在中低端水準。本文認為,品質供給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尋找出路:即遏制假冒偽劣、提高産品檔次、進一步産品創新。

  □ 劉三江

  假冒偽劣不絕,消費者“不敢”消費

  中國産品品質大幅提升、“中國製造”暢銷全球是不爭的事實,但假冒偽劣充斥市場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實。假冒偽劣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而消費者不可能人人都有一雙火眼金睛,準確地識假辨假,上當受騙的風險使得消費者不敢放心消費。假冒偽劣既是誠信缺失、道德失范的問題,更是一個經濟問題。按照經濟學“逆向選擇”理論,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資訊,甚至有意識藏匿産品品質瑕疵的資訊,由於資訊不對稱,“買的沒有賣的精”,買者不相信賣者,往往會壓低價格以避免風險損失,而過低的價格也使得賣者不願意提供高品質的産品,導致低質品充斥市場,高質品被逐出市場,出現所謂“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形成劣質低價、低價劣質的惡性迴圈。當下時興的電商網購,由於價格高度透明、競爭激烈,而品質資訊較之實體店更不透明,逆向選擇問題尤為突出,網購産品價格低、不乏假冒偽劣就不足為奇了。

  讓消費者敢於消費、放心消費,必須重拳出擊,清除假冒偽劣,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和市場環境。一要淘汰落後低端産能。提高安全健康、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技術標準指標,利用生産許可、強制性認證、合格評定等市場準入手段,不斷抬升市場準入門檻,加速落後低端産能淘汰。二要強化信用約束。加快建立企業誠信體系,把假冒偽劣資訊納入企業誠信檔案並公之於眾,讓制假售假者無處可藏、人人喊打;誠信資訊與金融、商事、交通等部門共用,讓制假售假者處處受限。三要加強執法監督。執法部門嚴格執法,對假冒偽劣露頭就打,提高處罰額度,直至不予市場準入,加大違法成本。四要加大司法懲戒。推行懲罰性民事賠償,讓利益受損的消費者通過打官司得到有效救濟甚至“有利可圖”,這樣將增加消費者以及專業律師隊伍參與維權監督的動力;降低制假售假行為入刑門檻,加大刑事處罰力度,讓制假售假者望而生畏。五要創新技術手段。監管部門利用好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工具,對市場特別是電商等新興業態進行更加有效地監管。

  品質檔次不高,消費者“不願”消費

  市場上除了假冒偽劣之外,大多數都是符合標準的合格産品,據有關統計數據,我國産品品質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從1994年的69.8%上升到2014年的92.3%,那為什麼不少消費者仍不願買賬而轉向“海外掃貨”,掃貨清單從昂貴的奢侈品轉向平常的日用消費品呢?從品質定義看,品質是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現實生活中,不同時期、不同人群對品質要求的程度是不同的,是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尤其隨著生活水準提高,高收入人群對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若品質供給跟不上去,就會抑制消費意願和消費擴大,加重“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的程度。境內産品品質檔次不能滿足需求,境外同種類産品價更廉、質更優,中國消費者熱衷“海外掃貨”“境外代購”就是自然而然的理性選擇。我們應該反省的是,中國製造如何加快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增加優質産品有效供給,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靠品質提升把外流的消費留在境內。

  品質升級既要靠政府積極引導,更要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正向選擇功能。一要加快標準提升。標準是品質的基礎、前提和依據,只有高標準,才有高品質。要加快提升中國標準特別是消費品標準的水準,與國際國外先進標準接軌,做到內外銷産品標準一致、品質一致,這樣才能根本避免國人到境外採購國貨的畸形消費。二要加快品牌建設。品牌是商品和服務綜合品質的體現和代表,是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品質消費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品牌消費。我國是一個製造大國,卻是一個品牌弱國,知名品牌諮詢機構Interbrand發佈的2015全球最有價值100大品牌排行榜中,僅華為和聯想兩家中國企業上榜,分別位列第88位和第100位。我國企業要高度重視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國家也要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鼓勵支援企業品牌創建,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三要培育品質仲介服務。計量、標準、認證、檢驗檢測等品質技術服務,能夠在生産者與消費者之間溝通品質資訊、創造品質信用、傳遞品質信任、樹立品質信心,形成促進品質提升的內在動力。我國品質技術機構計劃體制色彩很濃,小、散、弱的狀況突出,應當加快機構整合改革,建設一批規模大、實力強、獨立公正、公信權威、品牌知名的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集團,培育發展市場化的品質服務新業態。四要運用經濟杠桿。大力推進産品品質安全責任保險制度,保險費率與企業品質安全風險掛鉤,激勵與約束企業的品質行為,更加有效地對企業進行品質監管,同時為權益受損的消費者提供更好救濟。

  産品創新不足,消費者“不知”消費

  拉動消費,不僅需要傳統消費提質升級,也需要大力發展新産品、新業態、新消費,以創新品質供給來創造品質需求。很多時候,在新産品問世之前,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的消費需求,新需求、新市場往往是企業家發現並創造的。史蒂夫·喬布斯曾説過“用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他用創新的高科技高品質産品——蘋果iPad、iPhone贏得了用戶,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展現出他特立獨行的品質觀。當年,福特也曾有過類似的話——如果你問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人要什麼,他們絕不會説是汽車,而會説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馬。中國已經是一個製造業大國,但還不是一個製造業強國,主要的差距就在於創新不足、創新能力弱,這是制約我國消費升級、産業升級的一塊短板。

  創新品質供給,創造消費需求,歸根結底要靠市場,要靠企業,要靠企業家精神,抓住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産業變革、國際産業分工格局重塑的歷史機遇,加大研發投入,培養創新人才,弘揚創新文化,加快産品、技術、管理、商業模式創新。創新品質供給,也有賴於政府有效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打破市場壟斷和地方保護,完善激勵創新的法制環境和財稅金融政策,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消除妨礙市場發揮作用的法制體制機制束縛,厚植新産品新業態發育生長的土壤,讓優質産品暢行無阻,讓優秀企業脫穎而出,增強市場主體創新品質供給的活力和動力。

  消費是經濟增長和轉型的動力,品質是影響消費的關鍵因素。消費升級,必須加快品質提升。

  (作者係武漢大學品質發展戰略研究院博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