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佳能中歐鐵路物流線開通

  • 發佈時間:2015-12-09 08:32:5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上旬,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能(中國))首批通過中歐鐵路運輸的歐洲進口貨物順利抵達武漢火車站。此批貨物自德國杜伊斯堡起運,歷時僅16天抵達武漢。本次貨物的成功運輸意味著佳能集團新一條全球化的物流線路——中歐物流“新絲路”線路正式打通,佳能的“全球化”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貫穿歐亞大陸的中歐鐵路是目前連接中國、中亞、東歐、歐盟的直接陸路大通道。得益於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的積極推動,中歐鐵路當前在東西方的經濟與文化交流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物流領域,中歐鐵路更是成為加速沿途各國進行經貿往來的一條重要通道,2015年1~10月該條線路進口總量為12100標箱,出口總量為7202標箱。作為一家全球化生産、全球化銷售結構的企業來説,佳能集團認為中歐鐵路也將成為聯絡佳能在中國以及東南亞市場和歐洲這兩大市場的重要紐帶,因此,此次中歐鐵路物流線路的開通,也將開闢一條新的優質物流通道。

  對於佳能來説,相較于現有的海運及空運,此次開通的中歐鐵路物流線路優勢明顯。首先是用時短,該條線路用時僅16天,較傳統海運運輸節省20天(縮短約56%),為佳能集團將歐洲製造的商品儘快送抵中國市場提供了新的途徑,這對於進一步快速響應並滿足中國用戶的提貨需求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第二是更穩定,鐵路在貨物運輸過程中能提供良好的平穩性,因此對於運輸精密儀器具有巨大的優勢。第三是低成本,鐵路物流對運輸産品的限制較少,可進一步節省生産流通、庫存轉机方面的成本,尤其和空運比價格優勢明顯,從而能將這一優勢惠及顧客;第四是低排放,新型鐵路運輸較空運運輸降低了98.5%的CO2排放,有效地緩解了環境的污染,削減了物流過程中的環境負荷。

  一直以來,面對愈發差異化的用戶需求,佳能十分注重物流的多維度創新,致力於打造多樣化的物流渠道,並最終實現低碳化、資訊化和全球化的物流。2013年,佳能(中國)開通了“蘇州——成都”綠色直通物流線路,在大幅縮減運輸距離和運輸時間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CO2排放量。據統計,2014年該物流路線已成功削減80%的CO2排放。2014年5月,佳能推出了E-POD系統,為物流提供了強有力的資訊化支援,將原需0.5至1天才能確認的收貨確認資訊縮短至30分鐘,並有效解決了貨物運輸異常等情況,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約運輸成本。而此次開通中歐鐵路物流線,將有效完善中國與歐洲市場間貨物運輸途徑,並進一步提高佳能物流“全球化”的水準。佳能(中國)高級副總裁柴丸茂表示:“相信此次中歐鐵路物流線路的開通絕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在未來,佳能也將時刻以滿足用戶需求為源動力,更加完善物流渠道建設,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更加可靠、高效、低碳的物流體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