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宜章紅炮別樣紅

  • 發佈時間:2015-10-12 09:32:5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陳紅軍 本報記者 王融國

  春節,放一挂團聚的炮竹;結婚,放一挂喜慶的爆竹;搬家,放一挂鎮邪的爆竹;開業,放一挂紅火的爆竹……在中國,小小的花炮被賦予了各種美好的意願,表達著人們的心情。而在湘南邊陲的宜章,花炮更承載著老百姓富裕幸福的希望。

  宜章縣是中國紅炮的發源地,紅炮生産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農村富裕勞動力的增加,宜章紅炮在一六、岩泉等宜章南部鄉鎮迅速發展,最多時有上千家。2005年年初,宜章縣政府將宜章紅炮確定為支柱産業,並提出了打造“紅炮之鄉”的戰略目標。當年,全縣紅炮生産完成工業産值3億元,實現稅收702萬元。

  隨著政府支援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市場行情的不斷看好,宜章也紅炮成了香餑餑。一時間,有條件沒條件的都開起了花炮作坊,導致産品品質良莠不齊,安全生産也成為相關部門頭上懸著的劍。

  品牌興,産業興。宜章縣委、縣政府深知品牌對一個産業的影響,大力實施品質興縣、品牌強縣戰略,積極引導紅炮企業以品牌開拓市場,使資源向品牌産品和企業集聚。為培育宜章紅炮品牌,湖南省、市、縣三級質監部門在積極引導企業建立標準的同時,著力增強企業品牌意識,將符合條件的企業作為爭創名牌産品的重點對象,加大教育扶持力度。該縣縣委、縣政府還對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通過品質認證的企業給予表彰;對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中國馳名商標、湖南省名牌産品、湖南省著名商標的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50萬元不等的獎勵。這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在宜章紅炮行業掀起了爭創名牌的熱潮,並涌現出了宜盛、遇仙、三聯、北岸萬大、朝陽、萬福爆竹廠等知名生産企業。

  宜章縣還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國家煙花爆竹産業發展政策,出臺了《加強宜章紅炮産業管理的若干規定》、《宜章縣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規範煙花爆竹産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措施,建立淘汰退出、安全監管、達標、營運、扶持5項機制,促進了宜章紅炮産業規範、安全、集約、健康發展。截至2014年年底,全縣煙花爆竹生産企業整合至165家,其中引線生産企業17家。

  為了使宜章紅炮的品質更穩定,生産更安全,宜章縣煙花爆竹産業發展與規範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還聯合科技、經信、安監等部門,開展紅炮生産關鍵技術研究與攻關。今年4月,由宜章紅炮生産龍頭企業鴻興爆竹興建、總投資達3700萬元的宜章紅炮技術服務公司建設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紅炮科研、産品檢測、技術培訓、産品展示四位一體的紅炮技術研發中心。近年來,鴻興爆竹通過與國家煙花爆竹産品品質檢驗檢測中心、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成功開展高效固引劑配方、紅炮人機分離裝藥與智慧安全生産線關鍵技術及其産業化研究等科研創新,極大地提升了宜章紅炮産業的科技含量,促進了轉型升級。同時,為提升宜章紅炮的智慧化安全監管水準,宜章縣對全縣煙花爆竹生産企業採取視頻聯網,實時線上監控企業的生産操作流程,對違規操作及時發現、及時處置。

  近年來,宜章縣將宜章紅炮作為支柱産業來發展,加強政策扶持和品牌培育,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規範經營秩序,不斷將其打造成為富民産業、強縣産業,有力促進了全縣財稅增收、勞動就業和群眾致富。2014年,全縣紅炮生産完成工業産值25億元,實現稅收7000多萬元,解決勞動就業近8萬人。今年8月,宜章紅炮成功躋身國家地理標誌産品,為宜章紅炮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定基礎。

  “北有瀏陽煙花,南有宜章紅炮。”宜章縣牢牢把握宜章紅炮獲批國家地理標誌産品的機遇,嚴格標準體系,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進集約化發展,規劃標誌使用,真正保護好宜章紅炮的獨特工藝和特色品質,進一步打響“中國紅炮之鄉“這一地方名片,推動産業跨越式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