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爆買”日本很瘋狂也很正常

  • 發佈時間:2015-10-12 09:32:5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品牌新語

  □ 胡立彪

  “十一”長假期間,有人在微網志上發了一組中國遊客在日本各大商場搶購的圖片,配文:“新宿已拿下!”“秋葉原已拿下!”“澀谷已拿下!”“池袋已拿下!”“11區基本已被我方人員控制!”這組圖片被許多網站以“中國旅遊購物者全面‘攻陷’日本”為標題爭相轉載。

  “攻陷”日本並不新鮮。近年來,赴日旅遊購物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每逢節假日便會來一次集中出遊,勢如蜂擁,幾成常態。對這種現象,國內輿論分成3派:一派斥為崇洋媚外,並加歷史因素、民族情感等進行道德批判;一派強調消費自由,認為高性價比的商品,才是他們産生消費衝動的核心判準;一派反思國貨自強,希望中國製造應向日本等發達國家學習,改變價廉物不美的形象。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的評價對不對,有沒有意義,還得看作為彼方的日本的態度和看法。就崇洋媚外這一點來看,日本人大概不會認可,因為他們也喜歡中國的東西。勵展博覽集團日本有限公司副總裁鈴木一説:“日本超市和大型商場裏,20%~30%的産品來自中國;日用小商品店中,80%左右的産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國産品在日本已經不可或缺。”這一點,從一些中國遊客從日本買東西,回家一看卻發現是中國製造,自己不過是充當了搬運工這一現象中可以得到佐證。

  其實,談到媚外,日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説其他,僅就這次日本人為了迎接中國遊客涌入的表現,其媚就能看出一二。在日本的媒體報道及商家宣傳文字中出現了使用頻次很高的新詞——“爆買い”,中文意思如字面,即“瘋狂購買”。這個詞就是為了買買買的中國遊客專創的。如果有人覺得這只能説是日本人對中國人購買力的嘆服,不算媚,那麼看了下面的表現就無話可説了:為了迎接“爆買”的中國遊客,日本各大商場紛紛打出“慶中秋”“喜迎國慶”的中文招牌。雖説日本人也過中秋,但打出中文招牌顯然是討好中國人的;而中國的國慶節,日本人那麼高興地“喜迎”,就更不成體統了。他們為了賺錢是不是忘了歷史因素、民族情感之類高大上的東西了?

  看來,日本人更傾向於認可消費自由,體現對市場規律、産品價值和消費權益的尊重,這不光表現在“喜迎”中國人來買買買,也表現在讓中國的産品來賣賣賣——儘管對後者的迎,非出於喜心。多年前,有人説日本的新力、夏普比國內的手機就是好,中國只能造山寨機,再看今天的日本市場,成了華為的天下。數據顯示,今年7月,日本公開手機市場佔有率,華為第一。多年前,有人説三洋的洗衣機好,中國連造洗衣機的技術都沒有,現在海爾洗衣機不僅銷往全球,日本媒體更是稱海爾是日本家電行業的掘墓人。

  至於國貨自強,日本人的反思如今恐怕比我們還深刻。日本企業的黃金時代裏,曾作為日本製造代表的新力、東芝、夏普、松下等知名企業近年來先後陷入虧損泥潭。以新力為例,這家曾風靡全球的企業,2008年以來累計虧損了117億美元,在不斷裁員、賣樓、拆分資産後,依然難以實現盈利。事實上,自從20世紀90年代初金融泡沫破裂後,日本就宣稱陷入經濟疲軟的“迷失的20年”(或稱“失去的20年”)漩渦中。日本官方稱一直沒有找到促進經濟增長的“公式”,這種迷失可能會依然持續下去。

  跳出圈外換個角度看問題,感受就不一樣。所以,中國遊客“爆買”日本很瘋狂也很正常,大可不必上綱上線。人民日報微網志的話説得不錯:中國消費者“攻陷”世界,固然是消費理念不成熟的表現,但更提醒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迫切。與創新結合、與品質聯姻,中國製造更成熟,中國“爆買”客才能更理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