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標準化: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大農業轉變

  • 發佈時間:2015-09-28 09:36:5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汕頭市每人平均耕地僅0.0086公頃,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一分田裏怎麼奔小康?這是汕頭農村受土地資源限制的現狀。

  然而,5.4萬多農戶卻在75個國家、省、市級的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的6000多公頃耕地和2.3萬公頃的水面上,從事標準化種植和養殖,帶來了農業産業結構的深刻變革,使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達160多億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0097元。

  汕頭市,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海積平原和海蝕地貌形成了許多港灣和大片淺海灘塗。全市戶籍人口540多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約380萬人,人口密度相當於全省的4.5倍,每人平均耕地面積相當於全省的三分之一。

  10年來,汕頭市在每人平均一分多的土地上,通過高效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不僅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了最大的潛力,而且也“刨”出了一個高效農業大市。

  長期以來,隨著農村生活由溫飽向小康轉變,如何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解決農業産出低效的矛盾,成為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從“十一五”開始,汕頭市認識到,農業生産目標必須從追求産量最大化向産量、品質和效益並重,從而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進入“十二五”以後,農業標準化工作的發展戰略再次昇華:通過發展高效農業,推進産業化經營,推動農産品數量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約型、産品型向商品型、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成為建設高效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的指導思想。

  根據這個指導思想,汕頭市質監部門會同農、林、水産、財政、科技等部門形成了合力,在田園和山頂種植、海灘養殖,已制訂發佈農業地方標準208項,逐步完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地方標準體系。從市有示範鎮到從村有示範戶,形成一級帶一級,層層有典型的示範網路。這些典型和示範産生巨大的輻射作用,使整個農業標準化工作由點到面開展起來。各示範區以“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的模式,通過市場拉動、標準帶動、幫助扶持,串成一條産業“巨龍”,實現了示範區發展和帶動農民致富的“雙贏”局面。

  一是從傳統産業中選準有市場前景的特色産品,通過標準化提高其産出率和産業化水準。汕頭市從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入手,選擇了一批經多年培育形成的市場前景好、産出率高的特色産品,著力通過標準化加以扶持。主要特色産品包括良種蕉柑、三捻橄欖、玻璃油甘、黑葉荔枝、烏酥楊梅等。通過對這些産品的生産和品質要求制定地方農業標準,在提高和確保其品質的前提下擴大其生産規模。如良種生豬和地方特色水禽的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産業化飼養經營上都在較大進步,2010年,全市已形成12個集約化萬頭豬場、24個養禽專業村,生豬規模化養殖比例達45%,特別是澄海獅頭鵝這一著名特色産品近年來産出量成倍增長。

  二是通過引進和把科研成果轉化成自主創新技術標準,發展新産品和新興農業産業,以高效、優質、高産、生態、安全為目標,引進了一批新産品、新技術,為汕頭市農業生産注入了新的活力。廣東紹河珍珠有限公司通過技術攻關,攻克了淡水珍珠養殖生産的淡水有核珍珠、定型無核珍珠、造型附殼珍珠三大技術,打破了日本對該項技術的壟斷,擁有10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該公司將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心技術及時轉化為生産力,主導制修訂國家、省、市標準達16項。標準的發佈實施,大大促進了珍珠養殖。該公司示範區輻射帶動全國淡水有核珍珠養殖戶上萬家,年産淡水有核珍珠高達500噸、原珠産值達10億元以上,約佔淡水珍珠總産值的50%,直接和間接創産值計35億元,創利稅約15億元。

  三是將示範區建設與“海洋農業”相結合,通過沿海灘塗建立海産品養殖標準化示範區,帶動農民紛紛投向“海洋農業”,使大批從事土地耕種的剰余勞動力向海洋養殖加工産業轉移,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受土地資源限制的現狀。在南澳島太平洋牡蠣養殖標準化示範區,按照發展海水生態養殖的要求,通過推廣生態套養新技術,實現了全島生態環境的優化和海區養殖的可持續發展。在牡蠣養殖過程中,牡蠣排出的氨氮化合物,容易形成赤潮,使海水造成污染。通過建立省、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起草制定了相關係列農業地方標準,通過“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的模式,全面推進太平洋牡蠣與龍須菜立體生態化養殖模式,帶動周邊1000多養殖戶漁民掌握先進的水産健康養殖技術,其實施規範化養殖前後産值産量增加各超過16%和12%,年總産值達到5600多萬元,解決勞動力出路3000多人,形成了自然生態良性迴圈的養殖格局。

  四是以標準化突破農産品精深加工“瓶頸”,提高高效優質農産品附加值和産業水準。發展農産品的精深加工,不僅可解決和防止産品多了價賤傷農的問題,也是提高農業附加值,實現高産出的有效途徑。因而,在發展高效優質農業中,汕頭市發展了一批農産品精深加工企業。一方面,促進了農業産業鏈條形成,以“公司+基地+標準+農戶”模式,把千家萬戶農民聯繫起來,並與龍頭企業捆綁在一起擴大了優質農産品的區域優勢和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促進了農業産業化發展,從基地到農戶,工、農、貿一體化形成了農業産業化經營,帶動了區域性經濟發展。目前,全市75個國家、省、市級示範區的年總産值達25億元,約佔全市特色農業産值佔農業總産值80%以上,農戶增加收入1.2萬元。同時,培養了一大批按標準化組織生産的農業企業,解決農村富餘勞力轉移到第二、三産業近25萬人。

  汕頭,在國家、省、市級三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中,以高效農業作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突破口,以農業標準化作為提高土地利用率、産出率和勞動生産率的技術支撐,有效地解決了汕頭地區人多地少的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