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標準引領發展 創新助推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9-28 09:36:5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經濟發展逐步由要素驅動快速向創新驅動轉變,標準化戰略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優勢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引領新興産業發展的關鍵性核心要素。

  汕頭,作為粵東地區傳統製造業最發達地區之一,形成了裝備製造、玩具、內衣、紡織等多個産業集群,這些産業則是典型的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産業。因此,如何轉型升級是産業結構調整中面臨的一大難題。

  為此,汕頭市委、市政府認識到,標準化戰略不僅是製造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産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而且為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起到強力推動作用。

  為將標準化工作上升到經濟發展與競爭的戰略層面,早在2005年,汕頭市政府印發《汕頭市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意見》,亮出了技術標準戰略推動“汕頭製造”的旗幟。隨著汕頭經濟發展已逐步由要素驅動快速向創新驅動轉變,標準化工作已成為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10年來,汕頭市在標準化戰略的指引下,市委、市政府把實施技術標準作為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市場變化有力手段之一,通過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優化傳統産業結構,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汕頭市質監局則把標準化戰略作為品質強市活動的重要抓手,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服務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企業為主體”的原則,調動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快産業結構升級,為有效實施標準化戰略注入了活力,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標準”之路。

  一是著力標準化戰略頂層設計,推進區域標準發展平臺建設,為産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汕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標準化戰略的頂層設計,于2005年啟動標準化戰略以來,出臺了一系列覆蓋一、二、三産業的標準化工作文件,覆蓋製造業、民生及社會公共服務、城市建設管理、農業和優勢特色産業等領域,使頂層設計在産業上“落地生根”,全面規劃了標準化戰略工作的主要任務、發展目標和保障措施。這一系列高規格、系統化的政策文件,旨在引導和推動區級黨委、政府重視標準化戰略的實施,推動廣大企事業單位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技術創新成果向標準的轉化,從而加速推進“汕頭製造”向“汕頭智造”的轉變。

  二是著力落戶汕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推進自主創新融入標準研製,強化行業標準制定話語權。已落戶汕頭的國家級TC/SC/WG秘書處3個,省級省專業技術委員會主承擔單位2個,涵蓋珍珠養殖、玩具、文具、無損檢測儀器等特色産業,為汕頭集聚行業發展贏得廣闊發展空間。通過推進企業採取“應用促進研發、研發促進創新、創新制定標準、標準推動産業”發展模式,發揮落戶汕頭國家和省標準制定工作組積極作用,鼓勵並推動優勢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研製,將自主創新成果融入標準並以標準形式輸出,促進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技術迅速搶佔市場。不僅為促進汕頭市産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的助推力,而且推動了自主創新和技術標準的融合,搶佔了産業制高點。如汕頭市金叢食品包裝有限公司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自粘膜技術、汕頭市信一塑機製造有限公司研製的“氫氧焰回火幹式阻火光控裝置”、廣東壯麗彩印股份有限公司研製的“一種具有抗菌性能包裝印刷紙基及其製備方法”等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這些專利的取得為該企業制定企業標準、乃至上升為國家標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為專利技術與標準融合提供了示範。

  三是著力推動企業主導或參與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增強在標準制修訂中的話語權,擴大在同行業中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助推了産業集聚發展。目前,全市企事業單位共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51項,行業標準35項,地方標準39項,企業聯盟標準47項。初步建立了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聯盟標準、企業標準為補充的標準體系。例如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導制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0多項,提升了産業的核心競爭力其化學試劑産量佔了全國半壁江山。廣東東方鋯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積極參與各級標準化活動,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16項。隨著企事業單位對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重要性認識的不斷增強,全市廣大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標準制修訂的越來越多,參與制修訂的標準數量和層次均有了明顯提升。

  四是著力推動企業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以下簡成採標),引導企業將“採標”工作納入企業發展的戰略計劃中,提升企業産品的市場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汕頭市質監局在推動企業“採標”工作中,通過幫助企業不斷跟蹤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一方面,通過普查建檔、日常監督檢查、走訪企業,分析了解企業的採標現狀及標準化建設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企一策”的“採標”幫扶措施。另一方面,通過定期、分行業開展企業標準登記、備案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採標”意識,引導其參照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積極採標,向世界先進技術水準看齊。目前,全市累計共有269家561個産品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進行生産,主要工業産品採標率名列粵東首位。這些企業通過“採標”,成為行業中的標桿企業,從而引導産業發展趨勢,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位置,同時也加快了企業與國際接軌的步伐,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和談判“話語權”。

  五是著力推動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以下簡稱標良)的創建,通過“標良”使一、二、三産業有了規範企業經營管理的標桿樣板,對於消滅無標生産,帶動産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汕頭市質監局按照標準化戰略實施要求,大力推動企業創建3A和4A標準化良好行為,從而以點帶面引領行業發展,促進企業做大做強。一方面,通過企業創建“標良”,引導企業建立企業標準體系,引導並幫扶企業逐步建立健全以技術標準為主體、以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相配套的企業標準體系。另一方面,做好對“標良”企業的監督和跟蹤工作,了解企業標準化水準,掌握企業標準體系的建立和運作情況。目前,全市獲得4A、3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 確認的企業達到35家。一些企業經過“標良”創建,改變了企業領導及員工的管理意識,對提高企業標準化水準、促進企業參與國家、行業組織的標準化活動發揮重要的作用,使得企業技術水準不斷提升,行業的話語權逐漸增大,帶來極大的技術效益。

  六是著力推動以企業聯盟為基礎,以政府支援為後盾,由企業參與“聯盟標準”的制定,實現産業借力聯盟標準脫胎換骨,從而提升産品競爭力,成為傳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的一把金“鑰匙”。汕頭市質監局積極引導地方産業集群內的企業以企業聯盟為基礎,由企業積極參與的“鎮(區)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産業集群聯盟標準工作模式,通過建立標準聯盟和制定區域性“聯盟標準”,使産業集群鎮在“聯盟標準”的約束下,實現了企業由數量型向品質效益型的跨越,推動了産業集群的聚集壯大。例如《日用塑膠製品》、《節日工藝禮品》、《胸罩》、《磨尖絲牙刷》等一系列聯盟標準,大大推動了專業鎮企業産品提高技術標準水準。通過推行聯盟標準,引導集群企業共同開發,一是解決了企業無標生産的問題,提高了産品標準覆蓋率。二是提升了企業産品技術含量,打造了産業集群品牌,提高了産業整體競爭力,促進了産業轉型升級。

  10年來,汕頭市在標準化戰略的指引下,已逐步建立起了國家、行業、地方3個層次的標準化體系,不僅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實現了企業由數量效益型向品質效益型的跨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