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農業轉型要在品質效益上“精耕細作”

  • 發佈時間:2015-08-18 09:32:3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徐建華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出臺了《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圍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關鍵領域、薄弱環節進行了系統部署,提出到2020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取得積極進展,到2030年要取得顯著成效的宏偉目標。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和經濟多年發展之後,傳統農業的格局早已不復存在,無論是農業人口的持續減少,還是新型農業方式的不斷涌現,都給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作為國家層面首個系統部署農業轉方式的重要文件,《意見》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明晰的路徑,對我國農業轉方式意義重大。

  在邁向新型、現代化的農業之路上,國辦給出的答案是:以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為核心,以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生産體系和産業體系為重點,著力轉變農業經營方式、生産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品質效益並重上來,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同時,國辦還提出要把“堅持把增強糧食生産能力作為首要前提”、“堅持把提高品質效益作為主攻方向”等作為我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基本原則。由此可見,從單純地追求數量到數量、品質和效益並重,更加注重品質效益,是我國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之路。換言之,我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需要在品質效益上“精耕細作”。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需要在品質效益上“精耕細作”,首先是保障糧食安全確保食品安全的需要,農産品品質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頭,要維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唯有從源頭入手,提升農産品的品質和糧食安全的保障水準。同時,這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我國的現代化農業之路,必須是産業化、規模化和專業化,是可持續發展的品質效益型農業。當然,這更是適應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做出的選擇,隨著原有農業發展格局逐漸被打破,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越發突出,加上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資源過度開發、生態遭到破壞、農村環境不堪重負等情況,必須轉變傳統發展方式,更加注重品質和效益,否則穩糧增收將難以為繼。

  農業發展在品質效益上“精耕細作”,首要的就是應當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標準化的生産方式本來是工業化的産物,隨著現代化農業越來越具有工業化的特徵,借助標準化的方式發展農業種養殖,是提升農業發展品質效益的必由之路。在國辦發佈的《意見》中,也專門提出要“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産”,包括“繼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和水産健康養殖示範場建設,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率先開展標準化生産,實現生産設施、過程和産品標準化”,正是看到了標準化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要知道,農業標準化既能推動農業走向現代化、增加産量,還有利於確保農産品的品質安全。

  農業發展在品質效益上“精耕細作”,還需要大力推行農産品品牌化。品牌是市場競爭最好的“武器”和“通行證”,也是高品質的象徵。農産品品牌化,一方面能夠提升農産品的附加值,打破農産品價格“天花板”;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我國農産品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提升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品牌塑造非一夕之功,它需要以品質安全為基礎,還需要借助科技創新、資訊化等多方助力,最終實現我國農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