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科技聯姻 借智共贏

  • 發佈時間:2015-07-24 09:33:4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蘭瑩瑩

  從企業被動等待檢驗,到主動到府報檢;從檢驗項目類別的單一,到科研立項逐年增加,從固定資産不足500萬元,到資産效益增長2200多萬元……

  “缺資金、缺場地、缺設備,都不是制約技術機構發展的瓶頸,人是第一要素,人員技術能力是關鍵,最重要的是科研。通過以科研項目為載體,提高檢測人員素質,提升檢驗能力。”談起這幾年所裏的變化,河北省滄州市産品品質監督檢驗所(以下簡稱滄州市質檢所)所長周法東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走進滄州市質檢所食品檢測中心實驗室,檢測人員正在對蜜餞棗樣品中的阿膠成分進行分離,將提取液放入液相色譜儀開展測定,不到5分鐘的時間,成分判定數據顯示在色譜圖上。據該中心主任來創業介紹:“2013年《滄州阿膠蜜棗中阿膠的測定及分析》科研項目立項,經過1年多的試驗研究,該項目今年即將結題。項目完成後,對規範企業生産行為,促進棗蜜餞産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服務地方産業發展,提升檢驗檢測能力,近年來,滄州市質檢所逐年加大技術投入和科研工作,加強與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聯合開展科研項目,通過産研結合、教研結合的方式,實現科技聯合、優勢互補、借智共贏,技術機構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

  “當時由於金絲小棗檢測標準簡單,對其營養成分的不了解,嚴重影響了棗産品的深加工,也造成了棗農們‘賣棗難’問題。”談起開展科研項目研究的初衷,滄州市質檢所總工李立元記憶猶新。

  針對企業和農民們的需求,2010年10月,滄州市質檢所與河北沛然世紀生物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滄州金絲小棗中多種微量營養成分測定技術及含量組成研究》項目,獲得河北省質監局科技進步二等獎,研究成果總體達到國內領先水準。為解決自身設備、人才、技術能力方面的限制,該所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派出優秀檢驗人員到河北省食品質檢院跟班學習,向專家請教技術問題,通過反覆的實驗,檢測方法、數據的獲取等,為項目研究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應用這一研究成果生産微量營養成分含量豐富的金絲小棗産品,進一步拓寬了棗深加工領域,為産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對環核苷酸和氨基酸類物質的分離技術應用,利用棗皮、棗核等加工生産的棗多酚類産品投放市場後,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項目實施以來,企業新增銷售收入4000多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河北沛然世紀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苗笑陽高興地説。

  為服務滄州化工産業發展,滄州市質檢所與滄州華海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起草了地方標準《鋁箔、鋁板冷軋製用潤滑基礎油》。與河北省食品品質監督檢驗院、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江蘇省産品品質監督檢驗研究院、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等單位合作完成了《基於PoHS指令的消費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技術研究》項目。在研究《滄州阿膠蜜棗中阿膠的測定及分析》項目中,該所先後走訪了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河北大學等單位,得到了專家的熱情幫助,收穫了大量的重要技術資料。

  科研項目在注重産研結合的同時,該所還加強了與高校的合作,走教研結合之路。先後與滄州職業技術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理工學院和滄州師範學院合作,成立了實踐教學與科研開發基地和檢測技術聯合研發中心,破解了技術機構人才的“瓶頸”,拓展了“招才引智”的渠道。通過充分發揮技術機構和高校的技術、人才、資訊、設備等優勢,實現強強聯合,為企業提供項目研發、技術諮詢、標準起草、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服務。通過這一平臺,檢測人員開闊了眼界,拓展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對技術標準的理解和應用得到加強,檢測技術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目前,該所與河北農業大學理工學院正在積極合作開展《有機污染物的可見光催化降解及檢測方法研究》、《硅膠硝酸體系脫除柴油中硫化物的方法研究》、《水合物法分離煤層氣中甲烷的研究》等科研項目。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在河北省滄州市質監局領導高度重視、質檢所全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該所的科研工作結出了纍纍碩果:滄州金絲小棗中多種微量營養成分測定技術及含量組成研究》和《基於PoHS指令的消費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技術研究》兩項科研成果分別申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一等獎。《滄州金絲小棗中苯甲酸類物質含量測定研究》等5個科研項目上報省局立項。《有機污染物的可見光催化降解及檢測方法研究》等3個科研項目已與河北農業大學達成合作意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