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精於技 博于學

  • 發佈時間:2015-07-09 09:32:4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蔣劍高

  當代書畫家中兆暉先生幾乎是個特例,他精於技而博于學,首先出入于詩書畫印的各種領域,打下了廣博的藝術技巧基礎,而後又于傳統中國書法和傳統繪畫中精研,是立足於國學基礎文脈的學者型藝術家。

  我以為出此評價,並不為過。深入了解兆暉先生近30年的藝術實踐,聽其言,觀其行,總結他在藝術實踐過程中取得的成果足可蔚然。

  兆暉自幼秉承家學,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西畫,打下了紮實的造型素描和油畫色彩的基礎。後師從當代在京名家學習中國畫和書法,接受過董壽平、吳作人、啟功、劉炳森等老一輩書畫家親授,在接受了中西美術技巧訓練和教育的同時,他更重視向文學家及理論家的學習,將自己的人生目標放置於對人生終極真理的表現與追求。

  以此為基礎,他所寫作的美術研究評論文章得到業界公認。中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曾出版兆暉《禪思美文》一書,其中輯錄作者100篇散文作品和100幅書法作品,可窺見作者文化修養及書法造詣之一斑。

  兆暉繼承傳統文化,從書法的骨法用筆入手,其書體風格有鮮明個性特點。不論是寫經書法還是使用大草書體,書寫的毛澤東詩詞,點劃留美,帖派傳承,在當代書畫家中獨樹一幟。

  1995年兆暉書法藝術展在中國畫研究院展覽館開幕,中國佛教協會諸名法師參加了“兆暉寫經書法研討會”其時,兆暉為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書寫了兩本經文,金字二十四大屏,《金剛經》和《藥師本願功德經》。兆暉寫經將漢簡隸書與唐楷的特點融為一爐,莊重古厚而有表現力,復興了失傳的寫經文化,展示了他對佛教文化獨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他研讀了大量佛經,將書法藝術表現上升為對佛教文化的理解和研究,進而以禪學的境界融化書藝更深刻的內含,創作更臻善境。

  由嚴謹的唐楷漢隸到行草、大草書的創作,由盈尺如豆的小楷到丈六巨制的揮灑,他皆入遊刃如余之境,在當代青年書畫家中難能。在傳統功力的積累中,他更重視創作的形式錶現,達到以墨象書法表達心中玄妙的哲理禪思之時,水墨淋漓,大象無形,筆墨間已生化境。我以為墨象書法代表了兆暉藝術實踐中的一個高峰。在探索新形式的多義性和意象性的同時,他守住了中國書法的底線,而沒有走入到抽象繪畫,這是當代書法表現至難的境界。很多探索性書家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由墨象書法一以貫之走入到實驗水墨的繪畫實踐。他的意向水墨作品應當是當今國內獨一的、有個性的表現作品。將文化觀念放置於大文化觀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其中《立體派的水墨》和《山的意象》堪稱代表。

  兆暉的藝術實踐致廣大者,更有盡精微的妙造。他刻過500多方印章,在出版的兆暉篆刻集中你可以看到宗秦法漢的法度,有咫尺千里小中見大的精妙之作,一根細線可以細到髮絲的幾分之一,也有大刀闊斧,酣暢淋漓不辨刀筆的力作。

  近年來,他將主要精力放在精研國學,復興傳統筆墨的實踐中,現代藝術的許多表現形式,越來越弱化,形式的變化越來越少,他的藝術變得越來越平靜,越來越趨近於中國傳統的外在形式,而筆墨的內含越來越嚴謹,準確豐實。

  我深信這種轉變與他在審美內核上的定位有深刻的內在聯繫。他立志將復興傳統文化,使中國畫的內含在心中“活動起來”,堅持傳統文化的正脈傳承,堅持不尚醜怪的真功力,這是漸老漸熟復歸平淡的過程。

  他在中國傳統書畫的形式上追求著嚴謹準確的內含,飄逸輕鬆的內在表現。其內容是傳統的題材,其筆墨是自我的追求,這是雅俗共賞,波遠澤長藝術之路,也是最難得的風格之路,在當代藝壇皆追求過分個性化的時代,這樣的選擇是需要勇氣的。

  以“詩為魂,以書為骨”,將詩書畫印的全面修養體現在畫中,難能可貴。他企望在功力上與古人一爭高下。

  我驚嘆兆暉的勤奮,更讚賞他苦功之外的禪意悟性。以兆暉的一句禪語作結:真人生無願與空想。解處是境界。是心,不是思。不在為處。悟此,知人生有無盡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