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兩個“內”功都要練

  • 發佈時間:2015-06-05 08:35:0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胡立彪

  由質檢總局和阿里巴巴共同發起的“中國質造·廣貨網上行”活動第二站日前落戶廣東省。據悉,此次共計103個鞋類品牌商、39個箱包品牌商參加活動,這些企業均具有10年以上生産管理經驗,都曾為國際知名品牌做過外貿代加工,其加工工藝和品控能力已達到國際一流水準。通過這次活動,上述企業將集體登陸淘寶等電商平臺,欲借“網際網路+”效應樹立“廣貨”這一原創品牌,推動“廣貨”企業走品質效益型發展之路。

  早在清朝末年,安徽、河南等地就有唱“當店油坊無其數,廣貨洋貨賣的全”的歌謠,把“廣貨”與“洋貨”對等起來,可見“廣貨”品質之高,售賣之廣。現如今“廣貨”雖依然擁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已無法與鋪天蓋地的“洋貨”比肩,遠落人後了。參加“廣貨網上行”活動的一位東莞製鞋企業老闆感慨:廣東大多數企業現在都是代加工企業,處於整個産業鏈的最末端,近年來國際經濟不景氣,國際訂單不斷下滑,不少代加工企業不得不通過縮減員工來維持收支平衡。如果再不進行轉型升級,這些代加工企業長期以來積累的工藝和品控優勢也將逐步消失。説得更嚴重一點,“廣貨”這個有著悠久歷史傳承的地域性整體品牌很有可能就此沒落。

  問題出在哪兒?過去太過注重對外貿易忽視國內市場,太過看中利潤而忽視産品內在品質,兩方面的“內”功修為都有所荒廢,這是導致“廣貨”陷入當下市場困境的根本原因。以鞋為例,隨著人力成本、原料成本不斷上漲,目前廣東一些鞋企每生産一雙鞋最多只能賺1元。而成本每增長1美元,在國際銷售終端就要漲10美元以上,這就導致代工企業和品牌方進行議價時處於劣勢地位。向國外品牌和中間商訴苦沒用,跟他們根本沒有討價餘地——要知道,他們在咬你的肉,而你只能自己咬牙。

  産品低端,沒有話語權,這正是量大利微的許多“廣貨”製造商的特點。事實上,大多數“中國製造”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全國範圍內許多以加工起家的行業領域,眾多企業大都是處於無品無牌的生存狀態,在産業鏈中受到上下游的雙向擠壓,日子變得一天比一天難過。為人作嫁的苦惱,被卡著脖子生存的艱難,逼迫這些企業不得不考慮採取措施另謀出路,以改變命運了。

  怎麼改變?加強兩個“內”功修為。事實上,以出口加工為主的廣東製造業,雖歷經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卻至今並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而形不成一條從上到下、縱向一體的垂直産業鏈,企業就很難從各個環節對産品成本、品質及生産節奏進行有效控制,只能處於受制於人的被動挨打境地。而只有把目光轉向國內市場,從政府到企業在生産環節上全力向上游和下游兩個方向都進行拉伸,儘快改變以加工為主業的産業發展方式,把成本壓力逐漸向兩端釋放,把利潤空間向兩端拓展,企業和行業的生存能力才會增強,生存空間才會增大。

  而網際網路平臺顯然是個很好的“內”功修煉場地。“中國質造”活動聯動全國有代表性的中國製造産業帶,如順德廚電、汕頭玩具、中山傢具、佛山衛浴等,將淘寶網等多個優質平台資源以及重要行銷通路向優質産品進行傾斜,和當地政府、産業協會一起為當地比較好的品牌、賣家背書。推動一批高品質高標準的自主品牌快速成長,促進傳統代加工企業的轉型升級。

  當然,要讓國內消費者願意購買“廣貨”等中國製造産品,而不是跑到國外去搶“洋貨”,關鍵是國貨自身要品質過硬。這就需要中國企業打好品質基礎,練好品質內功。現在,進入新常態的中國市場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品質時代”“品牌時代”已經到來,這對企業練好“內”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企業恐怕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