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産業集群 富民強市

  • 發佈時間:2015-05-18 09:35:2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潘志孝

  根據山西省運城市委黨校的統一安排,4月15日-17日,筆者隨學習調研團赴永濟、稷山、河津3地進行學習調研,深入園區、農村、城建一線,到處都是一派繁榮景象。特別是永濟市鋁深加工産業集群,稷山西社新型煤焦化、翟店紙包裝文化産業集群,河津煤化工、鋁工業産業集群發展給筆者印象最深,切身感受到了山西運城市産業集群發展的態勢迅猛,潛力巨大,深刻認識到市委、市政府作出園區化發展集群化招商的決策是實現富民強市的必由之路。

  一、産業集群基本情況

  2013年6月,山西運城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運城市主攻産業園區化發展集群化招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去年2月20日,運城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作出《關於促進全市主攻産業園區化發展集群化招商的決議》,將市委、市政府的決策上升到全市人民的意志來監督落實。根據《方案》要求,運城市13個縣(市、區)和5個經濟開發區都確定了自己的主攻産業、特色園區和重點招商區域。

  永濟市確定了鋁深加工、機電製造、農産品加工三大重點産業集群。調研團主要考察學習了鋁深加工産業集群情況。山西海豐鋁業有限責任公司隸屬於山西陽煤化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總資産達5億元,公司現有多臺套鋁型材擠壓生産線。具有年産5萬噸的氧化電泳、粉末噴塗、木紋轉印、隔熱斷橋、玻璃幕墻等民用建材與工業型材的生産能力。這在永濟市迴圈經濟産業園鋁加工園區內屬於産業鏈終端,該産業鏈為鋁錠(鋁液)——鋁合金棒—鋁型材、鋁材帶箔、汽車配件—廢渣回收加工成鋁。該企業目前正在與龍頭企業對接鋁型材加工、鋁板帶箔等下游産品,實現産業鏈的延伸。

  稷山縣主攻産業為西社新型煤焦化、翟店紙包裝文化産業集群,稷山西社煤焦化迴圈經濟示範園區主攻産業定位以焦爐氣綜合利用、精細化工、廢棄物發電為主的煤化工産業,目前有3條産業鏈:一是發展以焦化副産品深度開發利用為重點的産業鏈;二是發展以鐵為核心的冶金産業鏈;三是發展以廢渣為核心的發電和建材迴圈經濟産業鏈。2014年西社實施産業集群項目7個;翟店印刷包裝文化産業園區自2012年開始建設,總規劃佔地面積220公頃,首批入駐印刷、包裝以及相關産業的民營企業26家,已經初步形成了集中製版、分散制箱的産業集群格局,培育了以晉徽包裝、三木大正包裝彩印、森淼包裝、昕光包裝公司等為代表的紙包裝龍頭企業年産5億平方米紙箱、50萬噸瓦楞紙的規模,實現35億元産值、3億元稅金。

  河津市王家嶺迴圈經濟工業園區和鋁工業園區是河津市的主攻産業。王家嶺迴圈經濟園區主要有陽光集團、龍門焦化等企業。園區現有焦化産能為654萬噸,佔全市焦化總産能66.9%。建有1套36萬噸/年煤焦油加工裝置,主要産品有洗油、粗蒽油、工業萘等粗加工産品。鋁工業園區現有鋁深加工企業38家,總資産180億元,多品種氧化鋁和鋁的深加工兩個産業鏈條初步形成,基本實現氧化鋁和電解鋁就地加工轉化。其中,中鋁山西分公司、華澤鋁電、遠東特鋁三大龍頭企業經濟總量佔當地經濟總量的25%以上。

  二、産業集群主要特點

  (一)從經濟規模看,塊狀經濟佔地域經濟半壁江山,塊狀經濟的大量存在,是3地經濟的最突出特點之一,反映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基礎性作用,是産業集群形成的重要載體和先天優勢。西社煤焦化迴圈經濟示範園區工業總産值佔稷山縣工業總産值的80%以上,上繳稅收佔全縣工業企業稅收的90%以上。河津市王家嶺迴圈經濟工業園區2013年實現産值179.2億元,佔河津市工業總産值的48%。

  (二)從園區建設看,各地均結合當地實際,瞄準專業化、集群化、精細化的發展目標,認真分析了各自發展主攻産業的優勢所在,均詳細了解了主攻産業的集聚地、龍頭企業、主要技術機構和研發機構、市場區域分佈。在做到知己知彼的基礎上,針對性地開展了集群化招商,高標準、高品質、高檔次地建設了特色産業園區。

  (三)從園區保障看,各地都為入駐企業提供了優質的軟硬體服務。加大投資力度,完善園區基地設施。全力打造硬環境,儘快形成集群效應。翟店印刷包裝文化産業園區投資5000余萬元建設4條主幹道,投資1000萬元的建設園區供水系統,投資1000萬元園區主排幹道,投資2000萬的園區綠化面積已達7萬平方米,初步形成點成綴、線成條、片成林,春有綠、夏有蔭、冬有青的綠化格局。河津市在抓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制定出臺相關辦法,使13家鋁深加工企業的鋁液問題得到解決,遠東鋁業和華昌鋁業的供電問題等得到解決,為部分困難企業減免10余項稅費共5000萬餘元。

  (四)從招商引資看,各地採取多種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津市秉承“不是好菜不進籃”的原則、“擇商選資”的理念,瞄準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産業,以國有大中型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為重點,先後對接了山西海能集團、太化集團、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徐州大屯工貿、山東創新科技等28家企業和江西理工大學、上海有色金屬協會、北京冶金工業規劃院等8家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促成了投資10億元的西航鋁業山西分公司、投資3億元的中基遠洋物流港、投資3億元的津華暉星與西南醫科大學腦傷泰新藥轉化等21個項目落地。去年5月,山西省政府與中鋁簽訂《建設中鋁山西鋁迴圈産業基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鋁將在河津建設4×350兆瓦低熱值煤發電、35萬噸電解鋁及鋁深加工項目,總投資達100億元,相當於在河津再造一個山西鋁廠。

  三、産業集群發展建議

  通過考察學習,深刻感受到運城市在園區化發展集群化招商方面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特別是近兩年來,在政策的牽動下,工業園區的建設速度明顯加快。但與發達省市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在當前市場發育尚未健全的背景下,如何根據本地的比較優勢選擇合適産業,引進或培育出具有較強衍生能力的關鍵企業,逐步吸引越來越多的相關企業集聚並形成産業集群,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結合運城市園區建設的發展現狀,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宏觀調控。市政府統籌協調完善實施重點園區發展規劃,以扶持發展9大集群為重點,以優勢資源、優勢産業和重點項目為支撐,以産業園區為載體,依託中心城鎮和重點區域,鼓勵企業聚集、産業集聚,努力實現區域佈局優化和産業升級。

  (二)大力招商引資。加強與世界500強、國內100強、行業50強的企業合作,並以此逐步引進整個産業鏈。創新招商方式,推廣特色園區的成功招商經驗,點對點招商、小分隊招商,開展産業鏈、精準化、專業化、定向化招商,加快産業鏈的培育和完善。通過集群式招商,承接産業的整體轉移。

  (三)狠抓龍頭企業。各個園區都要積極培育扶持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集團,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發揮其産品輻射、技術示範、資訊擴散和銷售網路的産業龍頭作用。鼓勵龍頭企業採用多種方式,對其上下游相關企業進行重組、改造,不斷將一些零部件的生産環節和特定的生産工藝分離出去,形成一批專業化配套企業,提高産品本地化配套率。

  (四)全力開拓市場。通過推介會、産品説明會、博覽會、集群配套産品交易會等多種形式發展專業市場,鼓勵本地企業、用戶優先採購本地産品。圍繞骨幹企業搶佔國內外市場提供更多的服務,鼓勵企業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搶佔市場話語權。鼓勵優勢企業爭創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打造“運城製造”響亮的品牌。

  (五)加大産、學、研合作。堅持不懈地走産學研合作的道路,政府牽線搭橋,鼓勵支援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技術攻關。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力度,實施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引育工程、優秀企業家培育工程、服務業人才引育工程,鼓勵和扶持建立銀光鎂業、萬榮恒磁、永東化工等國家級、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加大對鋁鎂深加工、新型化工等産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研發,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自主研發能力。

  (六)增強融資能力。鼓勵企業在國內外金融市場直接融資乃至利用參股等形式大力吸引社會資金;促進各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緊密合作,建立“銀、企、保”合作機制,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要積極推進産業集群重點企業的培育、輔導、推薦等上市工作,支援對産業集群發展有促進作用的上市公司加快發展,增強企業再融資能力。

  (七)建立公共平臺。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自主經營、有償服務”的原則,促進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構建面向産業集群內部廣大企業的技術研發應用、資訊服務、人員培訓、品質技術標準和檢驗檢測、産品交易與物流配送等公共平臺建設。

  (作者為山西省運城市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