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我國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設規模和速度居世界前列

  • 發佈時間:2015-04-22 09:33:2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吳宇周文其)21世紀前10年,我國公路建設年均“催生”隧道555公里。2011年以來,公路隧道年均凈增已超1000公里。

  在日前舉行的“2015中國(上海)隧道與地下工程技術研討會”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公佈的統計表明,我國已成為世界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設規模和建設速度第一大國。

  截至2013年年底的統計,我國已有公路隧道11359座,總長9606公里。進入新世紀以來,公路隧道年均增長率高達20%,且有逐年增速加快的趨勢。

  伴隨著大規模鐵路建設,截至2013年底,我國已有運營鐵路隧道11074座,總長8939公里;在建鐵路隧道4206座,長度7795公里;已納入規劃的鐵路隧道4600座,總長約1.06萬公里。

  圍繞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我國已建成的各類水工隧道總長超過1萬公里,在建及納入規劃的水工隧道總長超過3000公里。此外,在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市政設施以及油氣儲運領域,相關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設近年來都有長足發展。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名譽理事長郭陜雲表示,雖然我國已成為世界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設規模和建設速度第一大國,其中一些工程項目對國土大面積生態環境潛在構成重大影響,但由於我國國土面積巨大,相關工程建設起步較晚,總的建設規模及安全狀況是可控的。

  “更重要的是,雖然在規模和建設速度上已是世界第一,但我們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設領域還不是技術強國,施工機械化和專業化程度還較低,建設管理體制較為陳舊。在相關理念研究及環保意識加強方面也有很大提升空間。”郭陜雲説。

  據介紹,根據國家基本建設發展的需要,同時對照世界先進技術水準,我國近期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設領域已列出多項重點研究課題,包括特長及複雜隧道,為南水北調西線方案做準備;海底及深埋隧道,為瓊州海峽、渤海海灣和台灣海峽通道做準備;特大斷面隧道及硐室,為開發規模更大、規格更高的油氣洞庫和地下廠房、倉庫做技術先導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