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農殘問題馬虎不得

  • 發佈時間:2015-04-21 09:32:5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觀象臺

  □ 胡立彪

  4月初,山東青島發生一起10余位市民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西瓜而住院的事件,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然而時間過了兩周多,“問題西瓜”産地海南省萬寧市有關方面,仍未就何以會出現這種問題給出一個令民眾滿意的解釋。目前至少有3個疑問有待解答:已被禁止多年的劇毒農藥到底來自哪?“問題西瓜”是如何突破層層監管進入市場的?這些西瓜究竟出自哪塊地?

  儘管我們相信,“問題西瓜”數量非常少,但查不到它的準確出處及問題農藥的來源,人們必然會以“寧可錯殺一千,不可使一個漏網”的心態,對待那些事實沒有問題的西瓜,這對海南廣大西瓜種植戶顯然是不公平的。事實上,“問題西瓜”事件發生及發生後處理問題不及時,已經讓海南西瓜在聲譽和經濟上均蒙受巨大損失。事實再一次提醒:在與食品安全直接相關的農藥殘留問題上,一定要慎之又慎,馬虎不得。

  不過,教訓再沉重,對消費者而言,也要保持理性,不要迷失原則。在表達自己的權利時,必須要搞清投票的腳應該向哪邁。關於農殘問題,從“問題西瓜”事件的網路跟帖中可以看出,許多網友是相當不理性的。有的網友一上來就把農民、農藥、農殘等不加區別地全罵一遍。事實上,他們的涉“農”知識相當匱乏,許多概念都沒搞清楚,比如將“農藥殘留”和“農殘超標”混為一談。

  食用含有農藥殘留的農産品是否安全取決於農藥的殘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為確保農産品的安全,各國根據農藥的毒理學數據和居民食物結構等制定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殘留量低於標準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超標農産品則存在安全風險,不應食用。需要補充的是,在制定殘留標準時增加了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數,因此殘留標準具有很大的保險系數,理論上講,即使誤食殘留超標農産品也可能不會發生安全事故。

  曾有一家知名國際環保組織對産自中國的部分茶葉進行調查,之後發佈調查報告稱發現其中多款産品含有多種農藥殘留。該報告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對中國茶葉市場聲譽造成極壞的影響。對此,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表聲明表示,他們對照國家標準《食品中百草枯等54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等標準後發現,這份報告中檢測的茶葉樣品,對照現有的指標規定,全部符合國家標準。很顯然,上述環保組織的報告最大問題是概念混淆,即把“農藥殘留”和“農殘超標”混同起來。事實上,檢測出農殘不等於就一定會有危害,而只有農殘超標才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相比一些社會組織無意的不懂,個別媒體有意的誤導就更加有危害了。比如,某地市場監管部門對市場在售農産品進行農殘檢查,沒有發現農殘超標的情況,但所有樣品全部檢測出農藥殘留。一般報道會關注“沒有發現”即全部合格這個積極結果,可有的媒體卻對此不感興趣,在報道時通過標題特別強調了“均檢出農藥殘留”這一點。看來,一些媒體在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改一改報道心態和出發點了。人為製造賣點不可取,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更要不得。

  當然,我們向來主張“知錯能改就是好同志”,而在農藥殘留問題上,保持理性而科學的態度正是我們的追求。真正有價值且必須要做的事,是在制定更加嚴格的農藥殘留標準,將農産品中農藥殘留量控制在更安全的範圍的同時,全面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減少農藥使用量和殘留量,並加快科學研究,推廣新型生物農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不斷降低農藥殘留水準。當然,要加強監管,一旦出了問題要能夠溯源,不能像“問題西瓜”事件這樣拖很久查不出罪魁禍首,這樣受損的不光是當地農民,政府監管部門形象也連帶被抹了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