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零部件還需多做品質文章

  • 發佈時間:2015-02-10 09:35:5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張海燕

  近期,美國商務部針對我國輪胎産品再度揮起了“反傾銷”大棒。初裁認定,中國輸美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在美銷售過程中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為19.17%至87.99%。按照美國法律,本次初裁結果生效後,美國海關將對相關企業向前追溯90天的反傾銷稅,輪胎企業將面臨繳納大額稅費。這是自2009年“特保案”之後,中國輪胎企業再度遭遇美國貿易“保護”的衝擊。

  全球輪胎企業很多,為何中國輪胎企業頻遭調查?有關專家表示,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輪胎産品在美的售價太低,給對方以衝擊市場的藉口。據悉,目前中國輪胎出口業務主要面向的是零售環節的低端市場,低價策略在所難免,這也反映出中國輪胎品牌的“致命傷”,競爭力不強,缺少核心技術。

  不過,專家同時表示,儘管中國輪胎在國外備受磨難,但相比中國其他零部件行業來講,已經算得上幸運兒了。目前,中國零部件企業能夠像輪胎一樣走出去,搶佔美國這樣成熟市場的品牌可謂寥寥無幾,即便輪胎搶佔的只有美國低端市場的一小點兒份額,但依然強過那些連跨出國門的機會都沒有的中國其他汽車零部件品牌。

  據了解,國內某自主品牌不久前發佈了一款全新旗艦車型,為了證明品質可靠,向外界全方位地展示了零部件供應商的情況。但遺憾的是,入圍的基本為外資零部件企業,如德國、美國、日本、南韓等,我國自主零部件企業僅為極少部分。而這並非個案,目前在業內已成為普遍現象。標榜自己的品質過硬,必須細數産品採用了那些國外知名零部件品牌;換而言之,如果被知道了零配件全面使用的是國産零部件品牌的話,産品定位就往往被鎖定在中低端市場。這種怪圈的形成在於自主品牌的核心零配件欠缺自主研發的實力,汽車上普遍使用的ESP、ABS、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國內零部件品牌還難以涉足。

  前不久,《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News)發佈了201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博世、電裝、麥格納、大陸集團、愛信精機、現代摩比斯、佛吉亞、江森自控、採埃孚和李爾名列前10。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産銷國,中國僅有兩家供應商入圍。其中,中信戴卡名列83名,香港德昌電機名列98位。反觀傳統的汽車成熟國家,日本有29家企業入圍,佔比幾乎達到30%;美國有23家企業入圍,德國則有21家企業入圍,法國有4家企業入圍。縱然這個榜單的數據不一定全部準確,但基本能反映出,汽車産業最為關鍵的零部件環節基本被外資企業所壟斷。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我國零部件企業約有1萬家,外資背景的企業(獨資45%,中外合資55%)佔規模企業數的20%,但佔據市場份額達70%以上;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市場份額不足30%,其中90%的産品集中在中低端。我國現有零部件企業的技術儲備,難以支撐整車企業品牌向上突破。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能力弱、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不能滿足汽車要求等現狀,已經成為自主品牌未來發展的瓶頸。

  中國汽車産業如何才能真正地強大起來?怎樣才能實現從數量到品質的飛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説:“沒有強大的零部件産業,難以實現真正的汽車強國。日係、德係、美係品牌稱霸全球汽車市場,他們背後都有強大零部件企業在支撐,如豐田背後有電裝,通用背後有德爾福等。”而中國自主品牌的背後又有哪些零部件品牌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