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高田氣囊事故引入新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2-03 09:35:49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於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因高田氣囊安全隱患而導致的北美汽車召回事件,不斷地被一些新出現的事故狀況影響和推進,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或許會成為完善現有召回制度的一個契機。1月18日,一位本田雅閣二手車購買者在行駛過程中與前面的英菲尼迪輕微碰撞,氣囊爆炸,碎片導致駕駛員死亡。此時,距離本田在北美召回這批車型已經過去半年多時間,但很明顯,這位購車人並未從二手車商那裏獲得召回通知,而本田美國也無法得知是誰買走這輛車。在以往的召回通知途徑中,主機廠、政府主管部門以及授權經銷商是唯一通路。現在,他們遇到一個死衚同。

  第六起死亡事故

  出事的車輛是一輛2002年款雅閣,車主在2014年4月購買。它與一輛2003年英菲尼迪G35碰撞,車的左前臉損傷。按照律師遞交給法庭的陳述,這是一次輕微的碰撞。它所搭配的高田氣囊在2011年就被列入召回行列,從2014年6月開始的區域召回也將其涵蓋。但遺憾的是,發生在1月18日的這期傷亡事件最終成為高田氣囊缺陷造成的第六起死亡。

  事實上,有效召回依賴於消費者主動回到授權網路(新車銷售商)那裏接受部件替換,尋找這些消費者並通知他們可能會耗時若干星期甚至幾個月,將召回車輛缺陷部件全部更替則需要更多時間。二手車是不在這個序列裏的,目前的法律也沒有約束經銷商銷售召回範圍內未經改善的車型,尋找轉手車輛的車主,對主機廠來説難度極大,而曾經的新車經銷商則更無從找到這些車主。

  因此,一些美國政府議員開始呼籲,希望國家高速公路管理處(NHTSA)可以考慮這個情況,將召回通知範圍做進一步改進。

  自從2008年發現問題以來,高田氣囊已經在全球累計召回2400萬輛。但它及其配套主機廠並未承認這是缺陷,而是基於安全考慮,先行召回替換。美國政府要求監管機構加快對高田氣囊的測試並督促其或高田氣囊公佈已經修復的車型比例。

  高田氣囊涉及廠家眾多,除了本田、豐田和日産等日係,寶馬和克萊斯勒也是主要用戶。從本田遞交給NHTSA的文件看,召回進度不容樂觀。本田從2014年開始召回約540萬輛汽車,目前只有34萬輛完成替換,有17809輛汽車車主無法聯絡,另外還有145輛汽車確認已經被遺棄或盜竊。

  很明顯,這輛2002款雅閣就是典型的失聯案例,它出現在本田的2011年召回行列中,但直到其被人購買之時仍未修理,本田給出的解釋時幾次召回通知都郵寄給2011年的那位購車車主地址了。在2014年的進一步召回中,這位車主依然被漏掉通知。

  尋找內部知情人

  為了進一步調查高田氣囊的生産流程,NHTSA開始向高田氣囊內部工作人員發出邀請,希望他們站出來講述公司在生産中可能的失誤或錯誤之處。他們承諾對其提供法律上的保護。

  NHTSA發言人Gordon Trowbridge告訴路透社,他們鼓勵擁有這些資料的員工與我們分享資訊。路透社也採訪了6位高田氣囊的員工,了解到,他們的確被公司要求隱藏一些證據,而這些證據恰好是關於不合規部件與材料,其用途也與此次召回事件涉及的氣體發生器有關。有兩位員工承認,他們目睹了公司隱藏、修改或忽略部分不令人滿意的測試結果。

  一位在1999年已經離開高田氣囊的前員工説,公司曾經將為徹底測試安全可靠的材料直接用於生産。它這麼做的原因是,那些合格的材料已經用完了,為了趕進度,就直接採用了未完成測試的材料。對汽車産品來説,任何材料都要經過嚴格的迴圈測試,確保其在生産和使用過程中與汽車壽命保持一致甚至更好的耐久性與可靠性。

  高田此前曾對製造過程做過解釋,但它強度,在美國工廠的搬遷過程中,丟失了大量資料文件,導致調查無法連貫。作為世界前三大的汽車安全氣囊製造商,從安全帶等安全設備起家的高田,這次只能祈禱召回範圍不再繼續擴大。2014年底,高田總裁宣佈辭職。但這依然無法挽救高田業績的下滑。目前,它最大的競爭對手Autoliv公佈的2014年業績是增長40%。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