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發展生態農業培育有機産業

  • 發佈時間:2014-12-01 09:34:3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貴州麻江縣

  發展生態農業

  培育有機産業

  本報訊 (記者歐陽維民 劉 艷)日前,第十五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西博會)在四川成都開展,貴州麻江縣作為國家有機産品認證示範創建區受邀入駐西博會中國有機産品館進行展示,成為中國有機産品館內客戶諮詢最多、人流量最大的展館之一。

  據介紹,近年來藍莓作為麻江縣主打有機産業,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宣傳下,市場影響力不斷增強,産業知名度日益提高。2010年該縣藍莓栽培標準化項目被標準委列入第七批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並選取9個藍莓種植基地,1家育苗基地和6戶藍莓種植大戶作為示範基地和示範戶實施示範區項目建設。麻江縣通過制定《麻江藍莓育苗技術規程》、《麻江藍莓栽培技術規程》等5個地方標準,出臺《縣人民政府關於標準化工作的意見》等文件,以藍莓栽培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為依託,以有機産品認證示範創建區建設為抓手,有力地促進了産業升級,並初步形成完整的産業鏈。

  麻江縣充分利用第七批全國農業標準示範項目麻江藍莓栽培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平臺,通過推行基地規模化生産、標準化建設及貴州省質監局的駐點幫扶指導,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拓寬産業發展思路,完成了有機認證到迴圈生態農業的發展。截至目前,該縣已有3家藍莓企業取得有機産品認證證書,16家藍莓企業(合作社)取得有機轉換産品認證證書。認證基地面積為696.7公頃,核定年産量達1500噸。同時,新增10家企業開展有機産品認證,均完成有機認證現場審查。

  據了解,在經濟效益方面,全縣藍莓産量由600噸提高到2013年的3200噸;藍莓總産值由2010年的3000萬元增加到2013年的1.28億元。在社會效益方面,帶動6個少數民族聚居鄉鎮發展藍莓産業,解決當地3000多人就業,受益農戶達1000余戶,實現了少數民族增收,增進了民族融合。在生態效益方面,通過規劃單塊小規模建設種植基地,保證了基地建設區域的生物多樣性,使得水土流失現象明顯減少;通過補充腐熟農家肥、堆肥、林下枯枝落葉等有機質肥料,保持並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營養狀況,增加土地的生産能力;在採用生草法栽培、人工或機械割草等方法,降低林下空氣濕度,破壞病源滋生環境的同時,積極應用頻振式殺蟲燈等物理性防治方法誘殺趨光性害蟲的成蟲,採用糖醋液誘殺趨味性害蟲等一系列措施,逐步降低化學農業投入品的使用量,避免了土壤污染;在藍莓基地中配套畜禽養殖,形成“畜—肥—果”的生態迴圈農業發展方式。

  麻江縣還積極探索深挖藍莓保健功能,開發高品質産品,延伸藍莓産業鏈,提高藍莓産值。同時加快名牌特色産品的培育,鼓勵企業註冊自有商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