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冷鏈領“鮮”一步
- 發佈時間:2014-12-01 09:34:34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姚 婧 江 岱本報記者 江 東
近年來,福建廈門市外貿進出口總值年均增長約22.7%。作為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大陸對台貿易中心,廈門市的主要優勢和特色集中體現在與台灣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上,其已經成為對臺經貿的重要口岸。隨之而來的是進出口冷鏈物流需求逐年增大,冷鏈産品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是面對市場上各種關於肉食、水産品、蔬菜流通的標準,還有冷凍食品標準、易腐食品標準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再加上地方標準,各有各的標準,真讓人疲於應對。”一家廈門市的物流企業負責人如是説。
目前冷鏈産業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由於缺乏統一的行業規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為追求各自的短期利益,相互壓價競爭的現象非常普遍,導致冷鏈産品物流管理失控,不利於整個冷鏈産業的發展。究其原因除了冷鏈物流裝備不足、管理機制欠缺等因素外,標準缺失、標準滯後、標準技術指標不協調、兩岸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才是關鍵所在。
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生效,兩岸包括鮮活農産品以及其他冷鏈産品在內的經貿往來越來越多。2011年,廈門市被商務部和國臺辦確定為兩岸食品物流産業合作試點城市,兩岸冷鏈物流産業合作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為構建區域性先進的城市城際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和航空冷鏈物流轉机中心,廈門市將大力推進閩臺冷鏈物流産業合作,建立冷鏈物流公共資訊平臺與冷鏈應用服務網路平臺,致力將福建打造成兩岸生鮮食品和精準物流對接的主要通道。建立起標準、監管、技術等一整套框架體系已成為廈門市冷鏈物流産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為了更加科學地推動兩岸食品冷鏈物流産業的發展,《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兩岸冷鏈物流産業合作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通過引進台灣冷鏈物流産業先進技術和運營管理模式,以建立完善食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為目標,以推進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和兩岸共通標準的研製和實施為主線,進一步夯實兩岸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工作基礎,提升兩岸食品冷鏈物流産業的競爭力。落戶在廈門市的兩岸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工作組,將著重制定實用、可執行的節能高效關鍵硬體標準和冷鏈食品儲、運、銷的作業規範流程。同時,重視運營和管理,注重專業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培育。這是廈門市質監局落實“品質強市”戰略的又一項重要舉措,大刀闊斧的行業整頓,標誌著兩岸冷鏈物流産業合作進入了深化發展階段。
根據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工作的要求,廈門市質監局成立兩岸食品冷鏈物流聯合工作小組,加強兩岸在標準化工作的協調和組織工作。主要進行兩岸共通標準的研究,從台灣出口大陸較多的果蔬入手,探索建立兩岸食品冷鏈物流産業共通標準,像《蓮霧冷藏保鮮技術規範》等,從而實現兩岸食品冷鏈物流標準的互認互通。在與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進行充分比對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修訂和完善,使各種相關的技術標準協調一致,優先制定一批食品冷鏈物流實際工作中急需的標準,如《冷鏈食品銷售溫度控制通則》、《凍幹設備技術規範》等,結合做好在計量標準、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基礎工作,促進食品冷鏈物流專業技術和管理水準的提高。
同時,構建全方位的標準資訊公共服務平臺,全面滿足兩岸食品冷鏈物流企業和政府對標準資訊服務的需求。開展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共同需要的項目研究,爭取形成常態化合作機制,積極拓展合作空間。目前,廈門的廣大消費者已經逐漸認可了冷鏈體系,形成了對冷鏈物流的需求。受市場的推動,為了充分保障冷鏈過程不斷鏈,幫助樹立新的成本觀念,廈門市質監局還定期為食品冷鏈相關企業舉辦標準化知識培訓,如《冷鏈物流分類與基本要求》、《食品冷鏈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推動標準實施,從而拉動整個冷鏈産業向規範化、品牌化發展。
以試點為契機,市場的驅動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促進了廈門市冷鏈物流行業管理的日益規範化。該市先後與台灣取得在冷鏈物流園區規劃、先進冷庫設計、資訊化系統建置、運營模式創新、標準規範制定等方面的合作,簽署了7個落地項目,引入台灣資金約1.3億元。此外,萬翔冷鏈物流中心、源香食品物流園等一批廈門大型重點冷鏈物流項目的實施和建成投産,將有望成為福建地區乃至中國冷鏈發展的新標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