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走産城融合之路 建宜居宜業之都

  • 發佈時間:2014-10-10 09:31:5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甘政權 張鵬 本報記者 蔣維勝

  長江、烏江在群山中蜿蜒穿行,交匯于重慶市中東部的涪陵區。涪陵位於三峽庫區腹地,處於長江經濟帶、烏江幹流開發區、武陵山扶貧開發區的結合部,有承東啟西和沿長江、烏江輻射的戰略地位。在那裏,以工業聞名的涪陵正在建立一個産城融合,綠色宜居的全新形象。

  産業平臺吸引企業聚集

  在涪陵李渡新區(即涪陵新區),華晨鑫源汽車城建設工地一片繁忙,卡車來回穿梭,挖掘機展臂轟鳴。明年,這裡將建成國內一流的汽車製造基地。據介紹,該項目佔地113.6公頃,總投資45億元,産值將達百億元。

  而在園區另一頭,各類卷板正在源源不斷地從攀華集團·重慶萬達薄板有限公司生産出來,它們將被銷往西南、西北及華中各地市場,用於建築業、汽車製造等多個領域。該企業于2009年入駐涪陵,是涪陵産值過百億的重點企業之一。

  今年以來,中機龍橋熱電公司、弛源化工聚四氫喃、重慶特發資訊光纜等工業項目在涪陵相繼投産或試生産;萬豐汽車鋁輪轂、三愛海陵進排氣門、超力高科汽車配套系列等項目相繼開工;葵花藥業“退城入園”、龍海石化重油深加工、華峰二期己二酸等工業項目加快推進……

  不少企業表示,在他們選擇投資涪陵的諸多理由中,涪陵的産業平臺尤其重要。一方面,涪陵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又兼交通便捷、資源豐富等優勢,為企業提供了硬環境支援;另一方面,政府的發展意識、服務態度讓企業看到了涪陵良好的軟環境。

  多年來,在重慶工業發展版圖中,涪陵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涪陵對工業的重視由來已久,上世紀90年代,涪陵工業發展迅速,支撐作用日益凸顯,確立了其主導地位。伴隨著能源工業的發展,中小企業的異軍突起,國有企業改革,大規模移民搬遷,對外開放等歷史潮流,一條清晰的工業之路在涪陵鋪開,“工業涪陵”理念應運而生,到了2008年,“工業涪陵”已位列涪陵重大發展戰略之首。

  去年,重慶提出的5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中,涪陵被劃入城市發展新區,被定位為未來重慶工業化、城鎮化的主戰場,集聚新增産業和人口的重要區域,全市重要的製造業基地。針對這一目標,涪陵提出了打造“三區一城,幸福涪陵”的總體思路。

  涪陵新區作為涪陵的重要工業基地,成為了涪陵“雙百”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的主戰場,建設重慶江南萬億工業走廊核心區的重要陣地,在涪陵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涪陵新區致力於建設“産城融合高地,綠色宜居新區”,規劃到2016年形成35平方公里20萬人口的城市規模,年工業産值將達1000億元,到2020年建成45平方公里40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工業産值在2200億元以上。

  今年1~7月,涪陵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為594.84億元,同比增長15.3%,工業經濟增長直接拉動全區GDP增長8.1個百分點,GDP貢獻率達到66.2%。其中,李渡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含頁巖氣)325.24億元,增長20.2%。

  産城融合構建幸福之城

  驅車行于“工業涪陵”主戰場的李渡新區,眼前見到的卻是花園小區、綠茵草坪、行道灌木,讓人不禁疑惑:“工業”在哪?

  據涪陵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涪陵新區通過合理的規劃佈局,將工業園區與居住小區、商業網點巧妙地融為一體,形成了“産城融合、宜居宜業”的新型工業園區。城市空間按照“一軸四中心”佈局,“兩河五湖五公園”點綴;産業發展則形成了一個現代服務産業區+材料産業園、食品醫藥園、電子資訊園、裝備産業園的“一區四園”佈局。“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即使是大企業、大集團,我們對環境污染的底線也是‘零容忍’。”涪陵新區管委會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坦言,政府高度重視環境治理,環保無污染是對外招商的一道門檻。相關部門嚴把環保關,從源頭上控制了污染項目進入。同時,採取了嚴格的監管措施,確保了園區內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

  (下轉2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