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4S店,我還能相信你嗎?

  • 發佈時間:2014-08-19 08:55:1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汽修瞭望臺

  □ 本報記者 張海燕

  由於目前我國汽車維修市場良莠不齊,亂象叢生,存在著市場結構不優、競爭不充分,市場消費不透明、不誠信等問題,導致了汽車維修過程中各種各樣的糾紛。日前,記者在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汽車維修配件工作委員會了解到,該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近來不斷接到消費者投訴,訴説自己在修車過程中的遭遇,希望工作人員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魏同偉向記者講述了這些汽修市場的投訴案件,不知您遇見過沒有?

  花了1萬多元問題接連來

  投訴人:羅女士

  車齡:7年

  今年4月初,羅女士的2007款小轎車亮起了3個故障燈,對汽修一竅不通的她急忙將車送往北京沙井4S店檢修。該店汽修師傅檢測後表示,這輛車亮起故障燈的原因是排氣管損壞,建議羅女士更換排氣管。

  “當時他們承諾換了排氣管故障就會消失,出於對4S店專業的信任,我決定在這兒修。”可誰知,在交了1.3萬多元更換了兩條排氣管後,3個故障燈又亮了起來。這讓羅女士非常生氣,她又回到4S店理論,可是對方卻説:“你的車壞的地方太多了,這個故障燈也不完全是排氣管引起的,經過檢查,你這個波箱也有問題。”

  羅女士説:“當時就感覺上當了,花了1萬多元根本就沒修到該修的地方上。”據4S店工作人員稱,修波箱需要兩萬多元,而且就算修了波箱,故障燈也不一定會熄滅。

  氣憤的羅女士不再相信該維修店,她先後幾次來到該4S店,要求店方將原先沒有損壞的排氣管換回,並要求免費維修汽車,但4S店對此置之不理。

  事發到現在已經過去幾個月了,可羅女士的小轎車仍舊亮著3個故障燈。她生氣地説:“以後我再也不會去這家4S店維修和保養了,他們純粹就是蒙人。”

  粗糙“原廠件”疑似山寨貨

  投訴人:江先生

  車齡:10年

  6月21日,江先生去北京某家4S店修車。他告訴工作人員:“因為車撞得比較嚴重,前大燈、玻璃、前保險杠都要更換。”

  接車員看後説,這車是04年款的,不可能有現貨,需要訂貨,等配件送到估計要一個星期,提車至少要10天。後來接車員將報價單打出來,跟修車師傅聯繫後,又告訴江先生説有貨,還説3天就可以修好了,報價7000元。

  “一會兒説沒現貨,一會兒又説有貨。”江先生當時雖有疑問,但也沒想太多,就同意修了。可到25日江先生提車時,卻發現他的車前保險杠明顯有問題。“保險杠的毛刺太多,非常粗糙,和以前原廠的保險杠不一樣。”江先生説,保險杠中間的柵格毛刺太多,不平整,就算是生産時有毛刺,在出廠前這些問題也應該處理好。他非常懷疑保險杠不是原廠件,並且他一位較懂車的朋友也説不是原廠件。

  隨後他向4S店反映了該情況,對方堅稱就是原廠件,並説“查了系統,有訂貨記錄。”江先生要求去倉庫對比,或將原廠圖片給他查對,卻被對方以“沒有這個程式”為由拒絕。

  江先生非常懷疑被換的保險杠是山寨貨,由此也懷疑所換的別的配件也不一定是原廠件,但他苦於無法檢測,不能證實。最後只有投訴。目前,雙方協商仍未有結果。

  停放4S店車輛蹊蹺現新傷

  投訴人:耿先生

  車齡:不詳

  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耿先生的心病還是沒有解決。今年2月份,耿先生駕車在京通快速上追尾前方3輛小車,負全責。4名車主協商後各自到4S店維修解決,由於其中一名車主要求耿先生做額外賠償,雙方沒有談攏,該車就一直停放在4S店內。可是就是這輛停在4S店的車卻節外生枝,又出了新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等到再次協商時,耿先生發現保險公司給出的定損價格與4S店給出的價格不同,前者為2.4萬元,後者為3.1萬元,其中多出兩個維修名目:發電機和進氣歧管,價格多出近7000元。耿先生告訴工作人員,他懷疑多出的兩處“新傷”是4S店人為破壞的。為此,他找4S店多次協商無果。

  據保險公司提供的兩處照片顯示,事故當天取證拍照,照片中的發電機完好無損。3月12日,保險員到4S店拍攝的發電機照片顯示有一部分斷裂,此外,進氣歧管損壞也非常可疑。

  那麼,多出的新傷誰來賠償?耿先生認為,自己不應為此買單,可由於對方車主催得急,耿先生只好自掏腰包先墊付了7000元修車費用。針對兩處汽車的損傷,耿先生到另外兩家4S店了解情況。維修人員表示,只有受到強大衝擊力時發電機才會受損。耿先生懷疑車停在4S店內受到二次傷害。

  目前,耿先生與4S店仍未達成協商,4S店對此只是稱“蹊蹺”。耿先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將此反映至汽車維修協會,等待維修協會進行相關調查。

  新換零件不到一年又壞了

  投訴人:李先生

  車齡:4年

  “更換的零件使用不到1年又壞了,這種配件的産品品質説出來都讓人笑話,而且壞了還無法索賠。”面對4S店的強勢,李先生感到維權無力。

  據李先生介紹,2010年,他以33萬元購置一輛汽車,2013年4月份,汽車在打方向盤時出現抖動,因擔心出現安全問題,李先生來到海淀一家4S店維修,對方承認故障是方向盤的中間軸出現品質問題所致,由於配件質保期為一年,4S店對該件進行更換。時隔不到1年,今年3月初,更換的中間軸再次出現問題,對方卻不願負責,稱汽車只保修3年,超出的不算。但是李先生認為,4S店更換的零件只使用了不到1年再次損壞,應該免費為其更換。可4S店方面表示:“李先生的駕駛習慣不佳,可能經常走爛路才導致零件損壞,且汽車已經過保修期,我們不予免費更換。”

  對於這種解釋,李先生完全無法接受,他説:“我這部車都沒出過北京,沒想到在4S店維權竟如此之難,對方太強勢了!”事後,李先生自行到路邊的二類廠進行維修,經歷過這樣維權難的事情,他已經對4S店失去了信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