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反壟斷風暴 引發降價潮

  • 發佈時間:2014-08-19 08:55:0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行業觀察

  □ 本報記者 張海燕

  下半年,日係車在華市場面臨著雙重考驗。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近日稱,發改委已完成了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消息一拋出,再度在汽車行業內一石激起千層浪,並引發日係車企繼歐美車企之後也步入降價潮的行列。

  日係車企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8月8日幾乎同時站出來表態,將分別從9月1日和8月18日起下調部分零部件價格,這使目前在華自動降價的外資品牌車企達到7家。有消息稱,廣汽本田涉及調價的零部件品種近3萬種,佔總體零部件的70%,平均降幅達到20%。不過,廣汽本田內部人士對此消息不予置評,稱該企業正在放高溫假,具體調價範圍與降幅尚未最終確定。而廣汽豐田也未公佈具體調價範圍與降幅。東風日産亦表示,2014年4月以來,國家發改委及廣東省發改委高度關注東風日産整車及售後服務存在的問題,東風日産將高度重視發改委提出的重要指導意見,結合《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積極研討、制定相關領域改善方案。

  日係車企操控後市場價格

  據了解,奧迪已向發改委承認存在壟斷。汽車專家張志勇表示,奧迪等豪華車主要是踩到“縱向壟斷”紅線,限定整車價格以及限定4S店的零配件價格和保養價格,估計非豪華車的日係車企業情況不盡相同,應該是橫向壟斷,這與日係車相對封閉的供應鏈體系有關。因此,日係車企除了下調零部件價格之外,還應該將零部件供應鏈對其他車企打開。

  日係零部件企業操縱價格早有先例,在美國、歐洲都曾遭到過反壟斷調查。例如,2013年11月,日本輪胎巨頭東洋橡膠工業公司承認參與價格壟斷,已同意支付1.2億美元罰金。

  據美國司法部稱,1996年至2012年期間,東洋橡膠在美國向豐田、日産、富士重工銷售防震橡膠産品時,在相關競標中多次與他方聯手操縱價格;2013年9月,美國司法部徹查9家總部設在日本的零部件供應商企業,並處以7.45億美元的罰款。價格操縱涉及的零部件産品包括座椅安全帶、散熱器、風擋雨刷等。

  專家分析指出,日係A級車國內外差價不大,但由於零部件供應鏈相對封閉,競爭不夠充分,一般國內本土零部件企業難以進入日係車的採購體系。因此,日係車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操控了後市場價格,造成日係車零整比普遍偏高,例如豐田旗下雅力士的零整比高達720.28%。

  日本汽車零部件産業牢牢把控半導體、積體電路等高附加值的汽車核心零部件市場,在汽車行業“後裝市場”如車載電子系統、顯示屏等市場也是一枝獨大。中國對日係汽車零配件依存度較高,2013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從日本進口額為95.8億美元,佔該産品進口總額27%。

  泰博英思資訊諮詢公司汽車分析師孫木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道,奧迪德係3大豪華車企在豪華車市場佔據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因此掌握了一定的市場定價權以及話語權,在整車上存在操控價格的機會,而日係車情況則不盡相同,B級以及B級以下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難以靠壟斷整車價格來獲取高額利潤,但日係車企零部件在國內外都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而日係整車廠對零部件廠以及4S店管控相對較嚴,或以體系去操控市場獲取高額利潤。

  自主品牌壓力可能加大

  根據目前部分日係車企在零部件上價格開始鬆動的情況,一些業內人士預判,日係車企在零部件方面價格呈現下行走勢以及對售後管理放鬆。張志勇認為,隨著零部件價格下降,這對日係車下半年營業收入以及利潤都將帶來一定影響,售後服務收入在日係車企佔比相對較高。

  與去年下半年強勢復蘇情況有所不同,目前,多家日係車企在市場表現不容樂觀。豐田、日産和本田日係三巨頭在今年7月出現銷量同比下跌,跌幅最大的為本田,同比下降22.7%;日産同比下跌12.3%,也達到兩位數降幅;豐田同比下降1.1%。在1至7月份目標完成率方面,日産為49.99%,豐田為49%,本田為43.7%。在所剩下不到半年時間裏,如果要實現全年銷量目標,本田和豐田存在明顯難度,而日産也面臨一定的挑戰。在反壟斷風暴席捲下,市場增加了一些不確定因素。不過,豐田方面以及本田旗下合資企業廣汽本田皆表示對完成全年目標有信心,暫時沒有調整預期目標的計劃。

  隨著零部件價格下行,或將刺激國內消費和需求;不過自主品牌也更讓人擔心,隨著合資車或零部件價格進一步下探,自主品牌壓力將可能加大。

  注:橫向壟斷協議,是指具有競爭關係經營者之間達成的壟斷協議,包括實施固定價格、限制産量、劃分市場、限制購買或開發、聯合抵制其他競爭對手等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