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推進結構性改革是一條艱難但可持續的路

  • 發佈時間:2016-03-17 10:06:3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徐一帆  責任編輯:劉小菲

  國務院參事 徐一帆

  李克強總理在會見中外記者會上指出:“去年是世界經濟6年來增速最低,我們還是實現了7%左右的增長目標,並沒有用“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但可持續的路,就是推進結構性改革。”

  近些年來我們更多地關注需求側,盯住投資、消費與出口“三架馬車”,穩增長,重投資,增加了大量的有效供給,但也不同程度出現了結構性産能過剩,如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

  實際上,供給與需求是分不開的,説一些行業“産能過剩”,産品價格下降,表明這些行業的産能與産品已經供過於求。這裡可能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價格資訊傳導路徑不夠通暢,二是供求的總量與結構難以及時調整。提出更為注重供給側,就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供求失衡問題,最終讓市場機制更好地起作用。

  正如總理所言:“中國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通過推進改革,就可以激發市場更大的活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什麼?

  去産能,放在第一位,尤其是特別提出處置“僵屍企業”,是具有深意的。既可避免佔用和消耗更多資源、維持更多低效甚至無效生産,也可避免加劇去庫存的難度、增加去杠桿的風險、降低整個社會的生産能力利用率。現在確實到了壯士斷腕的關鍵時刻。

  去庫存,目前看首要的是去房地産庫存。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一方面要積極推動保障房貨幣化的政策推進力度,既較快滿足低收入群體的居住需求,又有助於化解商品房庫存,還可避免過多低收入群體居住同一小區可能帶來的管理壓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人的城鎮化進程,有條件的地方需要儘快解決願意在打工所在地落戶的進城農民工的戶籍問題。這是化解不斷累積的商品房庫存的根本之策。

  去杠桿,關鍵要加強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的動態監測,加大PPP項目的推廣力度,促進地方融資平臺的轉型。當然,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提高企業的直接融資比重。

  降成本,將會使企業受益。包括進一步減稅,全面推動營改增並適度降低增值稅率,還應包括全面清理非稅收入,從2015年看,非稅收入增長大大快於各項稅收收入的增長,通過降費來降低成本的空間較大。

  補短板,做好“三去一降”,就能夠騰出手來補短板。補在生態環保上,補在扶貧上,補在重大科技攻關上,補在引導消費結構升級上。補好了這些短板,經濟與社會發展將更加協調、穩健,更有持續的動力。

  改善供給環境,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供給品質,將對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産生重大影響。

  “中國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改革和發展是不矛盾的,我們恰恰可以通過結構性改革來釋放市場活力,支撐經濟的發展。”總理的決心提振了全國人民的信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