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鞏固中俄戰略協作
- 發佈時間:2014-10-08 16:14:18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姚慧婷
借助中俄之間完善的鐵路和公路口岸,建設草原“絲綢之路”和鋼鐵“絲綢之路”,南到珠三角,中到長三角,北到俄羅斯,都可以與滿洲裏共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紅利
一年前,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馬上引起上合組織中亞成員國的廣泛興趣。
俄羅斯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起先有疑慮,擔心它會影響歐亞經濟聯盟,干擾俄羅斯主導的後蘇聯空間經濟一體化,搶了橫貫西伯利亞的歐亞大陸橋的生意。
普京總統高瞻遠矚,今年2月在索契會見習近平主席時,表示支援“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歡迎中國公司參與俄羅斯遠東開發,希望貝阿鐵路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現代化同新的“絲綢之路”協調發展。
各大經濟體都向兩邊輻射
當前,世界各大力量中心都提出新的對外經濟戰略,以本國為核心,左右開弓,兩翼拓展,改善本國處境,擴大全球影響,爭奪經濟話語權。
美國實施“兩洋戰略”,通過環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協定(TTIP),向亞太和歐洲拓展經濟和政治影響。這兩個經濟貿易安排都有強烈的排他性和政治色彩,TPP把中國和俄羅斯排除在外,TTIP壓根兒就沒有考慮俄羅斯。
歐洲向西呼應美國的TTIP,向東在北約東擴獨聯體受阻後,由歐盟出面搞“東方夥伴計劃”,已經成功地拉前蘇聯地區西部6國中的4國疏離俄羅斯,倒向西方,最近的例子就是烏克蘭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議。
俄羅斯東西兼顧。在西面,力求維持和擴大同歐盟的貿易和技術合作,同時阻止獨聯體國家“西傾”,在東面,加緊開發遠東。近來,俄羅斯有個別政治家想借中日關係惡化的機會,以解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為誘餌,吸引日本資金、技術和人才,發展高科技産業,推動經濟轉型,振興遠東。然而,日本追隨美國參與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打破了這一夢想。
俄羅斯把加快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發展定位為21世紀優先發展方向。開發遠東喊了幾百年,這次動真格的了。遠東地區啟動“超前發展規劃”,選出23個“優先發展區”;提出《遠東和後貝加爾地區盧布專項綱要》,一年投資和引資9000億盧布,合270億美元。根據規劃,到2025年,遠東和貝加爾地區GDP將增長1.5倍,在本國經濟中所佔比重將從現在的8.5%,上升到10.2%,人口將從1040萬增加到1240萬。2020年吸收中國投資將增長6倍。
俄羅斯不僅東西兼顧,而且南北並重。向南,經濟上要面向亞太,發展同中、韓和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向北,抓住氣候轉暖的難得機遇,開發北極資源,強化北冰洋航道的使用。俄羅斯不論向東還是向南發展,都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要節點。
中國“一帶一路”的戰略與這些經濟體向兩邊擴展、左右開工有區別。一是輻射面也許更廣一些,其他幾個都是向東向西,“一帶一路”是四面八方廣交朋友,擴大經濟合作。二是包容性、創新性、長遠性相當明顯,“一帶一路”不是具體的組織,所以不存在吸收成員的問題、不讓誰加入的問題,而是誰都可以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範圍更廣,甚至可以與上述幾個經濟體的向兩邊輻射結合起來,雖然美國把中國暫時排除在TPP之外,中國提倡包容,如果願意,TPP也可以與“一帶一路”的構想合作。
“鋼鐵絲綢之路”縮短中俄距離
2013年夏,中國外交部主管部門領導在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設想時,曾邀請專家學者參與研討。當時我們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優先領域定位為歐亞大聯通和投資貿易便利化,把新疆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最直接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把中亞定位為優先地區。從去年起,我國各地,特別是中西部內陸地區,都爭先恐後地擁向西北,唯恐在爭取出口市場、物流通道、産業轉移對象方面落後於人。由此看來,重點是向西發展,向北發展似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絲綢之路”本來就有4條:沙漠“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外國東北和內蒙的滿洲裏地區是“沙漠絲綢之路”和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由此可迤邐到達地中海,直通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現在,中俄、中歐之間的貨運成倍增長,借助中俄之間完善的鐵路和公路口岸,重開“草原絲綢之路”,順理成章。
滿洲裏是我國對俄羅斯最大的陸路口岸,承擔著中俄65%的陸路貨物運輸量。2013年,中俄鐵路貨運增長7%,共運送40.78萬個集裝箱。今年第一季度,貨運量又增長8%。滿洲裏口岸過貨量去年突破3000萬噸。
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貨運額巨大,2013年達到3930億歐元。海運便宜,但太慢;空運快,但太貴。鐵路貨運兼有兩者的長處,優勢明顯。“渝新歐”貨列開通後,18天跑完1萬多公里,跨越7 個時區和多國國界,每個集裝箱運輸成本才9000美元!
更合算的是2013年9月30日成功首發的 “蘇滿歐”貨運專列,從蘇州經過滿洲裏到俄羅斯和歐洲。今年3月起每月開3列,7月起增加到每週一列,全年計劃開40列。這條通道啟用至今,累計發送集裝箱貨值達4.6億元。
“蘇滿歐”班列有5大優勢:
一是運價優勢。由於中俄鐵路部門都下調運費或提供優惠,幅度達到運價的兩三成,目前“蘇滿歐”班列每個集裝箱每公里運費僅為6美分,略高於海運,遠低於“渝新歐”等班列。
二是時間優勢。“蘇滿歐”班列全程13~15天,比“渝新歐”少4天,比海運少25~35天。
三是安全優勢。班列主要途經政局穩定的俄羅斯,得到了普京的好朋友、俄羅斯鐵路公司總裁亞庫寧的親自關懷,比中亞各國查驗次數少,貨物損毀風險低,安全系數高。
四是貨源優勢。班列以蘇州為起點,可以把上海和長三角等發達地區的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産品運往歐洲,實現了國內生産市場和國外消費市場的快速對接。
五是通關優勢。班列沿線鐵路網發達、運輸能力強,滿洲裏口岸綜合過貨能力和換裝優勢明顯。
中俄之間除了“蘇滿歐”班列,還開通了“中俄班列”。
通過這條“草原絲綢之路”和“鋼鐵絲綢之路”,南到珠三角、中到長三角,北到俄羅斯,都可以與滿洲裏共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紅利。
壞事變成好事
隨著烏克蘭危機的演變,國際形勢對中俄發展合作,包括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就是中國人經常説的壞事變成好事。
8月初,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升級。俄國人近90%不在乎制裁,72%的人支援對西方實施反制裁。8月7日,俄羅斯公佈反制措施:禁止進口美歐産的部分農産品、原材料及食品。8月初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升級,俄羅斯也實行對西方的制裁。
在俄羅斯看來,制裁“好得很”,既暴露了西方朋友的真面目,又能趁機解決進口替代問題,振興本國的農業和食品工業,降低食品價格,還可以順勢加強跟發展中經濟體互利合作。美國西方對俄制裁促使中俄雙方加大相互的戰略倚重。俄羅斯6月的民調表明,近年來,俄羅斯對中國的態度明顯好轉,40%的俄羅斯人認為中國是友好國家。在俄羅斯友好國家排行榜上,白俄羅斯排第一,中國的排名今年首次超過俄羅斯的盟國亞美尼亞和哈薩克。對美國好感的人只佔18%,而一年前是50%。對歐盟有惡感的人則從一年前的3%上升到22%。
人心相通,互信增強,經濟合作的阻力就“土崩瓦解”。
俄歡迎中國參與鐵路建設
俄羅斯物流落後,物流費用在GDP中佔20%~24%,而發達國家僅佔10%。隨著中俄班列車次增加,俄羅斯鐵路的薄弱環節日益顯現。28%的鐵路橋“年過百歲”,機車平均已使用27年,磨損率近70%,貨車磨損率40%。西伯利亞大鐵路集中了全國通過能力最低路段的絕大部分,同貝阿鐵路一起,現代化改造需要165億美元。俄羅斯把東部地區的鐵路建設和投資看作戰略項目,過去由於互信不足,謝絕中國投資,現在歡迎中國參與。
中國有專家建議,把綏滿線“嵌入”俄羅斯歐亞大陸橋,拓展國際運輸新通道。貨物從俄羅斯西部沿西伯利亞大鐵路過赤塔向東南,經中國滿洲裏、哈爾濱和綏芬河,再返回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海運到日本的日本新瀉和南韓的釜山。同樣,俄羅斯濱海邊疆區以及日本和南韓的貨物也可以抄這條近路迅速送到後貝加爾地區,縮短運輸距離840公里。
俄羅斯有專家提出,如果運輸量夠大,可以考慮在綏滿線標軌外側85毫米處加舖一條鐵軌,讓俄羅斯的寬軌列車無須換輪對,直接穿行中國東北。
其次,就是共同打破美元的霸權地位,中俄以及其他發展中經濟體加強財政金融合作,擴大本幣結算,削弱了美國的獨佔地位,俄羅斯從美國的借款貸款餘額去年1季度是1.4億美元,今年1季度4400萬美元,差不多就減少了1億美元,相反從中國吸收的資金,今年因為俄羅斯石油公司,天然氣工業公司這些大企業吸收資金131.6億美元,去年同期只有3200萬美元,在俄羅斯企業的借款數額當中,中國已經躍居第一了。
還有旅遊業,俄羅斯也開始把目光轉向中國。受政治局勢影響,美國赴俄遊客幾乎絕跡,歐盟遊客減半。莫斯科市政府與旅行社、酒店一起制訂擴大中國客源的計劃,俄羅斯旅行社招聘更多漢語導遊。
還有借助中國伺服器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俄準備更加積極地採購中國伺服器、複雜電信設備和數據存儲系統。這將有助降低對如今在國家採購中佔主導地位的美國設備的依賴。俄還希望向中國出售軟體。
中國開始向俄提供通信設備。比如,俄電信運營商梅加豐電信公司6月初與中國華為公司簽了數百億盧布的合同,向後者購買用於建設2G、3G和LTE網路的設備。俄國家電信運營商俄羅斯電信公司與華為簽了在薩哈林-馬加丹-堪察加舖設水下通信光纜的合同,價值8300萬美元。索契冬奧會的通信網使用的是華為的設備。很多俄軟體公司在中國落地,與中國伺服器、智慧手機、電腦和其他設備生産商的合作,將給俄軟體公司帶來巨大收益。
中國和俄羅斯互為唯一真正的全面戰略夥伴,兩國在地緣安全上互為戰略依託,在應對周邊諸多挑戰時,省卻了後顧之憂。"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和俄羅斯的國際處境,深化了兩國的戰略協作。(《中國投資》供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