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糧食局:積極引導支援有條件糧食企業“走出去”

  • 發佈時間:2015-03-04 15:03:5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中國網財經3月4日訊 發改委官網3月4日發表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在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對於2015年糧食流通工作,要全面加強“糧安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變糧食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報告提出,以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為核心,進一步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以抓收購、保供應、管庫存為中心,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維護糧食市場穩定,繼續執行好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抓好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區的收儲工作,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糧食收儲。

  報告還提出,以優化機制、激發活力、提高效率為重點,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改革,鼓勵糧食企業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引導和支援有條件的糧食企業“走出去”。以加強糧食法制建設為引領,全面推進依法治糧。以科技興糧、人才興糧工程為支撐,進一步增強行業軟實力。

  報告還強調,以全面實施“糧安工程”為載體,加快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抓緊編制糧食行業“十三五”規劃。其中提到今年要重點推進以下工作:一是紮實推進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加快1000億斤新倉建設進度,嚴格建設標準和品質要求,積極採用先進可靠的儲糧新技術、新設備,提高糧食收儲保障能力。二是加大“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力度。三是繼續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四是積極推進行業資訊化建設。

  以下為發言全文:

  在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的報告

  國家糧食局局長 任正曉

  (2015年1月8日)

  同志們:

  這次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是經國務院批准召開的。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交流2014年糧食流通工作,分析研判面臨的新形勢,研究部署2015年工作任務,表彰全國糧食系統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剛才,國家發展改革委徐紹史主任傳達了李克強總理和張高麗、汪洋副總理最近對糧食流通工作的重要批示,並就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做好今年糧食流通工作作了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2014年糧食流通工作取得新成績

  2014年糧食市場形勢錯綜複雜、收儲壓力前所未有、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級糧食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第52次常務會議的決策部署,切實抓好糧食收儲保供,紮實推進“五項改革”,大力實施“兩項工程”,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一)抓收購、保供給、穩市場取得新成績。各地把糧食收儲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主産區糧食收儲壓力大的情況下,産銷區團結協作,積極採取促銷減庫、建倉擴容、跨省移庫、産銷銜接等多項措施,有效緩解糧食收儲矛盾,避免發生農民“賣糧難”。全年各類糧食企業的糧食收購量首次突破7000億斤,總量達 7298億斤,同比增加409億斤,其中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糧食2478億斤,同比增加814億斤。各地認真落實國家糧食收購政策,通過提價托市、增加收購、優質優價、整曬提等、産後減損等措施,促進種糧農民增收550億元以上。開展糧油庫存清查和整治“轉圈糧”專項行動,嚴格政策性糧食收購和銷售出庫監管,嚴肅查處涉糧案件,有效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維護糧食庫存安全。積極穩妥推進重金屬超標稻穀處置工作,出臺實施糧食品質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全年政策性糧食競價成交1053億斤、跨省移庫200億斤,積極推進産銷銜接,省際間糧食流通量達3300億斤。各地市場糧源充裕、供應充足,有效保證了軍需民食,維護了糧食市場穩定。

  (二)深化糧食流通領域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在糧食流通管理體制改革方面,國務院去年底出臺了《關於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省級人民政府在糧食安全方面的事權和責任,實現了理順糧食流通管理體制的新突破。這個重要文件既管當前,也利長遠,對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做好新常態下的糧食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全面深化糧食流通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糧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礎。各地把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作為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務,山西、雲南、廣東等省將糧食安全責任全面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浙江、寧夏、廣西、湖南、遼寧、江蘇等地分別採取逐級簽訂糧食安全責任書、建立糧食安全監督考核機制等辦法,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在糧食收儲和儲備管理機制改革方面,經國務院同意,國家有關部門重新核定下達了地方糧食儲備規模,進一步完善了管好用好地方儲備糧的制度規定。積極探索政策性糧食收購“四共同”機制,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得到有效發揮。中央儲備糧的日常管理和監管工作得到加強。組建國家糧食交易協調中心,推進全國統一的競價交易平臺建設,進一步增強服務宏觀調控的能力。在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方面,基層國有糧食企業産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一縣一企、一企多點”改革模式取得實效,安徽、湖北、黑龍江、四川等地糧食行業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全年國有糧食企業統算盈利56.15億元,連續8年保持盈利。農民社區糧行、大眾主食廚房、放心糧油超市、糧油電商網購等新型産業模式和經營業態快速發展,吉林、河北、江蘇、浙江、河南、重慶、陜西、青海、新疆等17個省份發展“糧食銀行”350家,在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糧食行政管理機制改革方面,國家局大幅減少並及時公佈行政審批事項,深入推進機關工作制度和運作機制改革。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東糧食局制定公佈行政權力清單,規範簡化行政審批程式,湖北省全面解除糧食企業與各級糧食局的依附關係,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大力推進政企分開,職能轉變取得實效。在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改革方面,出臺了統計改革實施意見和新的統計制度,大幅精簡統計指標,整合優化統計報表,推行“一企一表”和網上直報,提高統計品質和報送效率。在深化改革的同時,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國家局成功主辦APEC糧食安全夥伴關係機制(PPFS)各項活動,與農業部共同主辦APEC糧食安全部長級會議,取得了豐碩成果。各地積極引導糧食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得到增強。

  (三)“糧安工程”建設取得新成效。認真編制“糧安工程”建設規劃。國家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新建千億斤倉容建設方案,已下達650億斤建設任務。中央財政“危倉老庫”維修改造補助資金增加到20億元,重點支援省份擴大到12個,已完成維改倉容1108億斤。中央補助投資8億元支援糧食現代物流項目和糧食品質安全檢驗監測能力建設。據統計,去年中央財政對糧食行業各類設施建設投資達54.5億元,直接帶動各地財政及社會投資234億元,極大地促進了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糧食應急體系初步建成,在保證雲南魯甸、景谷、四川康定地震和海南“威馬遜”颱風等災區糧食供應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糧食資訊化建設積極推進,庫存糧食識別代碼試點進展順利,糧食儲運監管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年內為農戶配置科學儲糧裝具140萬套,累計達到817萬套,儲糧新技術、散糧運輸、適度加工積極推廣,節糧減損取得新成效。成功舉辦“世界糧食日暨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和“糧食科技周”活動,愛糧節糧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軍營取得實效,全社會愛惜糧食、反對浪費意識明顯增強。

  (四)科技興糧、人才興糧工程邁出新步伐。召開全國糧食科技創新大會,認真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央財政安排糧食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1.5億元,安全綠色儲糧、糧食品質安全、糧食流通及資訊技術、加工及節糧減損技術等7個重大項目研究進展順利。加快推進糧食産後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成功開發以橫向通風為代表的糧食儲藏成套新技術和小麥真菌毒素生物降解技術。發佈實施糧油儲藏技術規範、牡丹籽油等一批國家和行業標準,首次由我國組織修訂的國際穀物標準“小麥規格”獲得國家標準創新貢獻一等獎。大力實施人才興糧工程,制定實施人才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積極推進行業職業技術教育,加強校企聯手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全行業培訓幹部職工27萬人次,9171人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五)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紮實推進。各級糧食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嚴格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紮實推進黨的建設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三、第四次全會精神,按照全國糧食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的部署,堅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與糧食流通工作“四同步”一起抓。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嚴肅查處少數黨員領導幹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國家局組織開展了以知紀、守紀、執紀為主題的“黨的紀律學習教育月”活動。各地糧食部門加強黨的紀律教育,積極參加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國家和省級糧食部門加強調研指導,上下聯動,鞏固和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以紀念“四無糧倉”創建60週年活動為契機,大力傳承和弘揚糧食行業“創業、創新、節儉、奉獻”精神和“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光榮傳統。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召開全國糧食系統文化建設座談會,積極推進糧食文化建設。各級糧食部門在機關政務事務建設、行業社團組織管理和老幹部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的結果,是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直接指導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援的結果,是全國糧食系統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次會議上,國家糧食局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表彰了全國糧食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在此,我們向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向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的廣大糧食幹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

  二、深刻認識新常態,準確把握糧食流通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深刻闡述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科學內涵、變化趨勢和重要特徵,強調面對新常態,我們觀念上要適應,認識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得力,否則很難與時俱進抓好經濟工作。李克強總理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國農業全面進入轉變發展方式的新階段,要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首要任務,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關於經濟社會發展和“三農”工作形勢總體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研判糧食市場運作新特徵,準確把握糧食流通發展新趨勢,始終贏得糧食流通工作的主動權。

  第一,糧食市場運作呈現內外融合、矛盾交織的新特徵。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期,國內經濟處於“三期疊加”,宏觀經濟形勢對糧食市場特別是對糧食消費需求的影響顯著加深。近年來,國際國內同時呈現糧食供給寬鬆態勢,糧食庫存消費比大幅提升。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2014年度世界穀物産量將達25.32億噸,再創歷史新高;國家統計局發佈,2014年國內糧食産量6.07億噸,為歷史最高年産。在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速推進,糧食貿易全球化、糧食購銷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國內糧食市場運作的各種矛盾交織累積,集中表現為三個方面的矛盾。

  一是糧食供求總量緊平衡與部分品種階段性過剩的矛盾。一方面,受耕地、淡水等資源環境約束,糧食連續增産的難度越來越大,而隨著人口增加、消費結構升級、城鎮化進程加快,糧食需求將繼續剛性增長,“緊平衡”將成為我國糧食供求的長期態勢。另一方面,國內糧食生産連年豐收,而糧食需求增速放緩,糧食高産量、高收購量、高庫存量“三高”疊加。特別是玉米連續增産和消費需求持續下降同步出現,産需走勢逆向而行,階段性過剩特徵十分明顯。稻米市場也呈現供大於求,銷售不暢。

  二是托市價格面臨雙重擠壓與保護糧農利益的矛盾。國內糧價受託市收購價格支撐長期維持高位,但持續10多年的國際農産品價格上漲週期已經結束,價格大幅跌落,使得國內糧價居於“高地”。目前廣東港每噸國産玉米、大米、小麥分別比同品種進口完稅價高出750元、900元和500元左右,玉米價差甚至一度超過1000元,三大穀物品種配額外進口(繳納65%關稅)的價格逼近“天花板”。與此同時,國內糧食生産成本“地板”不斷抬高。在這種雙重擠壓的狀況下,單純依靠敞開收購、提高托市收購價格來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空間越來越小、效應越來越弱,現行糧食收儲政策體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

  三是適度利用國際糧食資源與進口糧食衝擊國內市場的矛盾。在堅持立足國內的前提下適度進口,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戰略措施和有效手段。但據海關數據預計,2014年糧食進口量將突破9500萬噸,其中大豆進口約7000萬噸。近些年,雖然三大穀物品種配額內進口得到有序管理,但高粱、大麥、酒糟粕、木薯乾等非配額品種進口快速增加,2014年這些替代效應明顯的品種進口總量接近2500萬噸,擠佔了國內玉米市場份額,加劇了産大於需的矛盾;大米除海關進口外,其他渠道低價進口數量依然不小,打破了國內稻穀産需基本平衡的格局,“稻強米弱”為期已久,稻米加工業經營困難。與此同時,我國糧食生産和庫存分佈呈現向核心産區集中態勢,主産區收儲壓力巨大,托市收購政策還將延續,政策性糧食庫存連年“滾雪球”,財政負擔越來越重。

  如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糧食市場新形勢,統籌運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妥善解決進口壓力大、國內困難多的矛盾,更好地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穩定發展糧食生産、保持糧食市場穩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當前和今後一個階段糧食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

  第二,糧食行業發展邁進改革轉型、創新發展的新階段。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行業在履行使命中前行,在歷經改革中發展,為促進糧食穩産增産、幫助農民賣糧增收、保障糧食正常供應、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行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站在行業發展的歷史新起點,我們應當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方式加速轉變,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糧食生産和消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這對糧食行業經營理念、發展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産生了深刻影響,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農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快速發展,如何創新糧食收購模式和經營方式,更好地為三農服務,拓展經營空間,實現提質增效,是糧食行業必須破解的重大課題。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加快,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居民的膳食結構由數量溫飽型向品質營養型轉變,對糧食産品多樣化、優質化要求越來越高,如何適應糧食消費群體、消費觀念、消費方式變化,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實現行業轉型發展,是糧食行業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第三,全球貿易一體化不斷擴大,國際國內糧食市場融合不斷加深、競爭日趨激烈,如何應對內外交融、紛繁複雜的市場變化,有效運用國際糧食資源和科技成果,使糧食企業、糧食産業在“走出去”“引進來”中融入國際糧食大市場,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實現新常態下的行業振興,是糧食行業必須經受的重大考驗。

  黨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決策,國務院出臺了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重大舉措,糧食行業發展全面進入了改革轉型、創新發展的新階段。各級糧食部門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認清糧食行業發展的新階段新特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新要求,積極作為,創新發展。要徹底摒棄“靠國家政策吃飯、靠政府投入發展”的依賴思想,徹底轉變“坐等收糧、坐店賣糧”的傳統經營方式,開闢行業發展新路徑。要主動融入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與種糧農戶特別是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結成經營聯合體和利益共同體,在服務三農過程中,贏得行業發展新契機。要積極創新經營業態,延伸産業鏈條,推進“食”“糧”並進,增強市場競爭力。要破除糧食流通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破解影響産業發展的結構矛盾,推動糧食經濟提質增效升級。要拓寬國際視野,在適應國際國內市場融合上展示新作為,充分運用國際先進管理理念和産業創新技術,更加持續可靠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第三,糧食流通管理進入厲行法治、依法治糧的新時代。新中國成立後,為解決糧食緊缺問題,國家對糧食流通實行了特殊的管理體制,從1953年開始統購統銷、1985年實行合同定購、1993年取消憑票購糧,到2004年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同時對重點産區的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60多年來,糧食部門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和執行國家政策指令的環境中走過來的,既卓有成效地履行了行業使命,維護了國家糧食安全,也導致了糧食部門在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監管方式上市場意識和法治思維的先天不足。近些年雖然在依法行政、依法管糧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但從上至下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思維方式不適、依法意識不強、法律制度不全、執法能力不足和法治水準不高的問題。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定。全面推進依法治糧、建設法治糧食,是當前和今後時期糧食部門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部署的重大任務,糧食流通管理開始進入厲行法治、依法治糧的新時代。全面推進依法治糧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在思維方式上要實現由傳統思維向法治思維轉變,在行為方式上要實現由以行政手段為主向以法律手段為主轉變,在監督方式上要實現由單向監管向雙向監督或多向監督轉變。要更加自覺地用法治意識審視糧食流通改革發展問題,用法治思維凝聚糧食流通改革發展共識,用法治方式營造糧食流通改革發展環境,用法治辦法破解糧食流通改革發展難題,用法治規範保障糧食流通改革發展成果,全面推進依法治糧,加快法治糧食建設,更好地擔負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部門職責和行業使命。

  三、主動適應新常態,紮實做好2015年糧食流通工作

  2015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糧、加快法治糧食建設的開局之年,是繼續貫徹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深入推進糧食流通改革轉型和創新發展的關鍵之年。全國糧食系統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全面深化糧食流通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糧,全面加強“糧安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變糧食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一)以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為核心,進一步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是貫徹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項基本制度,全面落實這一重要制度是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各地糧食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精神,按照省級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積極主動地推進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全面落實,既要認真落實好由糧食部門牽頭負責的各項職責任務,也要主動為當地政府當參謀出主意,儘早研究提出本地區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實施意見的建議,主動溝通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相關配套措施,切實把糧食安全各項責任落到實處,全面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將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監督考核辦法,並定期組織對各地落實情況的考核。各地要從本地實際出發,不等不望,抓緊制定本地區的監督考核辦法,切實做到各項責任可量化、可考核、可追究。會後,國家局將儘快印發工作指導意見,對糧食部門積極推動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貫徹落實的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二)以抓收購、保供應、管庫存為中心,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維護糧食市場穩定。要把糧食收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繼續執行好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抓好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區的收儲工作。要督促收儲企業嚴格執行質價標準和“五要五不準”收購守則,堅決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絕不允許向售糧農民“打白條”。進一步採取建倉擴容、促銷減庫、跨省移庫、騰倉並庫等多種措施,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糧食收儲,千方百計提高糧食收儲能力。改進和創新糧食收儲服務方式,積極為新型糧食經營主體提供烘乾、收購、存儲、加工、代銷等産後服務。

  認真落實國家糧食調控政策,切實保障糧食有效供應,維護市場基本穩定。全面落實新增地方糧食儲備規模計劃。完善糧食儲備吞吐調節機制,加強儲備糧監管。組織好政策性糧食競價銷售和跨省移庫,加強對政策性糧食出庫的檢查,積極支援糧食産銷區發展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在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動主産區糧食就地轉化,變單純調出糧食為調出糧食與加工轉化産品並舉,促進糧食倉儲能力與加工轉化能力有機結合,強化糧食收儲、加工、銷售産業鏈,激活糧食加工産業的巨大潛力。提升應急網點服務功能,滿足各類突發事件和市場異常波動情況下的糧食應急需要,切實保障受災地區糧食供應。

  針對當前糧食庫存總量大、露天儲糧多、庫點多元化等新情況,要突出抓好庫存糧食監管特別是政策性糧食庫存監管,切實守住“數量真實、品質良好、儲存安全”的監管底線。認真汲取中儲糧林甸、海林火災等事故的教訓,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和管理制度,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各地要切實加強糧食庫存監管隊伍和能力建設,完善中央事權糧食委託在地檢查制度,創新庫存檢查組織形式和方式方法,提高監管工作品質和效率。

  (三)以優化機制、激發活力、提高效率為重點,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改革。各地要增強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鞏固去年改革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糧食流通各項改革。

  深化儲備糧管理機制改革。要根據中央和地方兩級儲備的功能定位,建立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各司其職、協同互補機制,形成儲備調控合力。各地要認真落實經國務院同意、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增加地方糧食儲備規模的通知》要求,著力加強地方儲備管理。要強化政府糧食儲備監管體系建設,做到運作規範、責任明確、約束到位,確保儲備糧數量實、品質好、調得動、用得上。健全政府糧食儲備吞吐調節機制,推進儲備糧收購、銷售、輪換等業務環節公開透明,使儲備糧更好地服務糧食宏觀調控。

  深化糧食科技體制改革。要按照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和《國家糧食局關於加快推進糧食科技改革和創新的意見》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緊扣行業需求,立足創新發展,統籌推進糧食科技體制改革。要著力轉變科研管理方式,淡化行政管控意識,加強戰略規劃、政策法規、標準規範和監督指導,增強為科技發展服務的能力和水準。要改革科研項目形成機制,以科研創新能力、成果轉化應用服務為導向,圍繞糧食行業需求開展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産業化開發應用水準。

  深化糧食企業經營發展模式改革。深入推進縣域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加大企業兼併重組力度,優化資産結構,防止國有資産流失,增強發展活力,提高經濟效益。除各級儲備糧管理企業和軍糧供應企業保持國有獨資或控股外,其他國有糧食企業要積極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糧食企業向集團化、規模化、産業化方向發展。促進“糧食銀行”健康發展,加強風險防控,服務種糧農民。鼓勵糧食企業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引導和支援有條件的糧食企業“走出去”,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糧商,努力構建多元主體共同發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新格局。

  加快推進糧食行政管理機制改革。按照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總體要求,加快轉變糧食行政管理職能,切實把工作重心轉到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上來,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平等競爭、公平發展,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潛力和活力,有效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糧食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糧食行業可持續發展。

  這裡要特別強調抓緊推進統計制度改革的問題。統計制度改革是糧食流通管理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實施新的統計制度對於加強新形勢下全社會糧食流通管理、提高服務國家宏觀調控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認真落實《關於深化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整合統計職能,實行歸口管理。要配備和充實統計人員,保障工作經費,加強督促指導,切實做到上下聯動、整體協調推進,確保新制度的順利實施和這項改革取得實效。

  (四)以加強糧食法制建設為引領,全面推進依法治糧。建設法治糧食的根本任務,是要實現“全社會依法治糧、糧食行業依法管糧、糧食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糧食幹部職工依法履職、糧食市場主體依法經營”,為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著力加強糧食法制建設。依法治糧,立法先行。要積極推進《糧食法》立法進程,加快糧食流通相關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加快構建與全面推進依法治糧要求相適應的法律制度體系。

  著力推進依法管糧。嚴格執行糧食法律法規,加強對糧食收購市場、政策性糧食購銷活動、儲備糧管理和糧食企業安全生産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違規套利、坑害農民利益、損害國家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創新糧食品質安全監管方式,加強糧食收購和庫存環節品質安全的檢測監管,嚴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推動全行業全面樹立法治意識,營造依法管糧氛圍。

  著力推進法治機關建設。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既要從越位點退出,又要把缺位點補上,及時公佈權力清單,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進一步健全依法決策、依法實施的機制。加快實現由管理國有糧食企業為主向管理全社會糧食流通轉變,由以行政手段管理為主向以法律、經濟手段為主轉變,紮實推進依法管糧,切實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

  著力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領導幹部和執法人員要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嚴格實施糧食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嚴格落實糧食執法人員執法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嚴格規範執法程式和自由裁量權,嚴格按照法定事權和職能配置執法力量,堅持公正文明執法,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堅決克服懶政、怠政現象,堅決懲處失職、瀆職行為。

  著力規範市場主體經營行為。加快推進糧食經營者信用能力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糧食經營者信用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嚴厲查處欺行霸市、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市場欺詐行為,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加強對糧食經營企業落實最低最高庫存制度的督促檢查,引導市場主體自覺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糧食宏觀調控大局。充分發揮各級糧食行業協會和糧食專業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努力形成糧食行業守法誠信經營的良好環境。

  (五)以全面實施“糧安工程”為載體,加快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是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背景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建設“糧安工程”是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製定的《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即將印發實施,各地要建立由政府統一領導、糧食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協同推進的“糧安工程”實施機制,結合實際制定規劃落實方案,確保規劃目標任務實現。

  今年要重點推進以下工作:一是紮實推進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加快1000億斤新倉建設進度,嚴格建設標準和品質要求,積極採用先進可靠的儲糧新技術、新設備,提高糧食收儲保障能力。要創新投融資方式,通過國家投資引導,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糧食倉儲設施建設。繼續加強重要糧食流出、流入通道建設,完善優化物流節點佈局,繼續推進開通點對點班列,提高散糧運輸比重。做好全國糧食倉儲設施專項調查工作,建立糧食倉儲設施保護制度。二是加大“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力度。各地要落實配套資金,加快工程進度,儘快提升倉儲功能,改善儲糧條件。統籌考慮將軍糧供應網點納入“危倉老庫”維修改造項目。落實鼓勵政策,引導企業在東北地區建設一批新型儲糧罩棚。三是繼續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工程。擴大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實施範圍和規模,加大對主産區支援力度,推進大農戶科學儲糧倉建設,有針對性地解決好東北地區玉米“地趴糧”問題。四是積極推進行業資訊化建設。應用現代資訊技術,穩步推進“智慧糧食”建設,提高糧食流通現代化水準。制定統一標準,實現資訊共用、業務協同和互聯互通。積極運用識別代碼和物聯網等技術,強化糧食庫存監管的科技支撐,加快建立糧食品質追溯體系,加強糧食品質檢驗檢測能力建設。五是完善糧食應急體系。要鞏固完善糧食應急保障網路體系,加快推進應急供應、軍糧供應、成品糧儲備、放心糧油、主食産業化“五位一體”融合發展。六是深入推進節糧減損行動。切實抓好糧食流通重點環節和重點單位的節糧減損工作,廣泛開展“節約一粒糧行動”宣傳教育活動,凝聚愛糧節糧正能量,確保節糧減損取得新成效。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要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任務的同時,抓緊編制糧食行業“十三五”規劃。規劃編制要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總體部署,注重宏觀性、戰略性和指導性,科學謀劃糧食行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要加強上下協調對接,確保規劃編制的時效和品質。

  (六)以科技興糧、人才興糧工程為支撐,進一步增強行業軟實力。全面落實全國糧食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聚焦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科技需求,重點攻克糧食節約減損、糧食品質安全、生態安全儲糧、糧油加工增值、糧情監測預警、資訊技術運用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難題。切實把好糧食科技成果的專家評審關,實行嚴格的成果評審責任制,確保在全行業推廣運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先進適用、安全可靠和節約高效。做好糧食公益性科研專項管理協調服務工作,力爭再上一批重大科研項目。創新糧食科技組織模式和産學研用協同機制,加快構建糧食科技成果推廣服務體系,促進集裝單元化現代物流、主食産業化、成品糧油適度加工、真菌毒素污染糧食無害化處理等技術的推廣應用,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産業活動,促進糧食流通産業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全面落實糧食行業人才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大力實施“百千萬創新人才”工程,重點抓好行業發展急需人才的培養,著力培養領軍型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繼續實施黨政人才能力提升工程,開展市縣糧食局長和各類業務骨幹培訓。啟動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依託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培訓機構,構建技能人才培訓網路,為企業創新發展加快培養各類高技能人才。繼續推進糧食職業教育,廣泛開展企業崗位練兵活動,啟動第四屆全國糧食行業職業技能大賽。

  四、大力推進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為糧食流通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級糧食部門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聚精會神地抓好黨的建設。要加強黨的紀律教育,從嚴監督執紀。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明組織紀律和組織觀念,嚴格執行工作紀律、財經紀律和生活紀律,嚴肅查處黨員幹部違反黨的紀律的行為。堅定不移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正“四風”,繼續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抓好各項整改措施的落實,加強建章立制,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重點查處十八大後、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後不收手、不收斂的頂風違紀行為,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遷就。堅持上下聯動,舉全行業之力,下決心、出重拳,馳而不息地整治損害種糧農民和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即將召開,將對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各級糧食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好這次全會精神,紮實做好糧食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切實落實“兩個責任”,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業務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實、同步檢查、同步考核。堅持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落實“一案雙查”制度。強化對“糧安工程”、公益性科研專項等各類重點項目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項目建設工作程式及監督制度,堵塞腐敗漏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沒有“安全地帶”和“世外桃源”,糧食行業也不是“一方凈土”。要深刻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複雜性、艱巨性,堅決克服糧食部門“權力小、風險小,手段少、問題少”的輕敵思想,堅持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和潛在性的問題,及早採取防治措施。

  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傳承和弘揚糧食行業優良傳統,積極培育糧食行業核心價值理念,加快推進糧食文化建設,促進黨風政風行風建設。各地要以這次全國糧食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活動為契機,深入組織開展向“雙先”學習活動,激發廣大幹部職工學先進、趕先進,進一步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糧食流通工作再上新臺階。

  同志們,2015年糧食流通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紮實工作,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