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文引導農村産權流轉發展:不急於求成
- 發佈時間:2015-01-22 10:50:45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中國網財經1月22日訊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首部針對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的全國性指導文件日前正式印發。這份名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文件,對現階段能進場的農村産權交易品種作出明確規定:以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集體林地經營權為主,且不涉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體土地承包權。
《意見》對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的定位和形式、運作和監管以及保障措施都予以了明確。意見指出,充分利用和完善現有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在有需求、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新的市場形式,穩妥慎重、循序漸進,不急於求成,不片面追求速度和規模。
以下為《意見》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
國辦發〔2014〕7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持續轉移和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林權等各類農村産權流轉交易需求明顯增長,許多地方建立了多種形式的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和服務平臺,為農村産權流轉交易提供了有效服務。但是,各地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發展不平衡,其設立、運作、監管有待規範。引導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事關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有利於保障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産權益,有利於提高農村要素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利於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為此,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為前提,以保障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産權益為根本,以規範流轉交易行為和完善服務功能為重點,紮實做好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工作。
(二)基本原則。
——堅持公益性為主。必須堅持為農服務宗旨,突出公益性,不以盈利為目的,引導、規範和扶持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發展,充分發揮其服務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作用。
——堅持公開公正規範。必須堅持公開透明、自主交易、公平競爭、規範有序,逐步探索形成符合農村實際和農村産權流轉交易特點的市場形式、交易規則、服務方式和監管辦法。
——堅持因地制宜。是否設立市場、設立什麼樣的市場、覆蓋多大範圍等,都要從各地實際出發,統籌規劃、合理佈局,不能搞強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揮。
——堅持穩步推進。充分利用和完善現有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在有需求、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新的市場形式,穩妥慎重、循序漸進,不急於求成,不片面追求速度和規模。
二、定位和形式
(三)性質。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是為各類農村産權依法流轉交易提供服務的平臺,包括現有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農村集體資産管理交易中心、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和林業産權交易所,以及各地探索建立的其他形式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現階段通過市場流轉交易的農村産權包括承包到戶的和農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資源性資産、經營性資産等,以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集體林地經營權為主,不涉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體土地承包權,具有明顯的資産使用權租賃市場的特徵。流轉交易以服務農戶、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流轉交易目的以從事農業生産經營為主,具有顯著的農業農村特色。流轉交易行為主要發生在縣、鄉範圍內,區域差異較大,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
(四)功能。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既要發揮資訊傳遞、價格發現、交易仲介的基本功能,又要注意發揮貼近“三農”,為農戶、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主體流轉交易産權提供便利和制度保障的特殊功能。適應交易主體、目的和方式多樣化的需求,不斷拓展服務功能,逐步發展成集資訊發佈、産權交易、法律諮詢、資産評估、抵押融資等為一體的為農服務綜合平臺。
(五)設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是政府主導、服務“三農”的非盈利性機構,可以是事業法人,也可以是企業法人。設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要經過科學論證,由當地政府審批。當地政府要成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農村産權流轉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承擔組織協調、政策制定等方面職責,負責對市場運作進行指導和監管。
(六)構成。縣、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權等流轉服務平臺,是現階段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好現有的各類農村産權流轉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其植根農村、貼近農戶、熟悉農情的優勢,做好縣、鄉範圍內的農村産權流轉交易服務工作。現階段市場建設應以縣域為主。確有需要的地方,可以設立覆蓋地(市)乃至省(區、市)地域範圍的市場,承擔更大範圍的資訊整合發佈和大額流轉交易。各地要加強統籌協調,理順縣、鄉農村産權流轉服務平臺與更高層級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的關係,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合作共建,也可以實行一體化運營,推動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七)形式。鼓勵各地探索符合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實際需要的多種市場形式,既要搞好交易所式的市場建設,也要有效利用電子交易網路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整合各類流轉服務平臺,建立提供綜合服務的市場。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可以是獨立的交易場所,也可以利用政務服務大廳等場所,形成“一個屋頂之下、多個服務窗口、多品種産權交易”的綜合平臺。
三、運作和監管
(八)交易品種。農村産權類別較多,權屬關係複雜,承載功能多樣,適用規則不同,應實行分類指導。法律沒有限制的品種均可以入市流轉交易,流轉交易的方式、期限和流轉交易後的開發利用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現階段的交易品種主要包括:
1.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耕地、草地、養殖水面等經營權,可以採取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轉交易,流轉期限由流轉雙方在法律規定範圍內協商確定。
2.林權。是指集體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使用權,可以採取出租、轉讓、入股、作價出資或合作等方式流轉交易,流轉期限不能超過法定期限。
3.“四荒”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所有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使用權。採取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按照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有關規定進行流轉交易。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其承包經營權可以採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進行流轉交易。
4.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産。是指由農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經營性資産(不含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可以採取承包、租賃、出讓、入股、合資、合作等方式流轉交易。
5.農業生産設施設備。是指農戶、農民合作組織、農村集體和涉農企業等擁有的農業生産設施設備,可以採取轉讓、租賃、拍賣等方式流轉交易。
6.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是指農戶、農民合作組織、農村集體和涉農企業等擁有的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可以採取承包、租賃、轉讓、抵押、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轉交易。
7.農業類智慧財産權。是指涉農專利、商標、版權、新品種、新技術等,可以採取轉讓、出租、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轉交易。
8.其他。農村建設項目招標、産業項目招商和轉讓等。
(九)交易主體。凡是法律、法規和政策沒有限制的法人和自然每人平均可以進入市場參與流轉交易,具體準入條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現階段市場流轉交易主體主要有農戶、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涉農企業和其他投資者。農戶擁有的産權是否入市流轉交易由農戶自主決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妨礙自主交易。一定標的額以上的農村集體資産流轉必須進入市場公開交易,防止暗箱操作。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要依法對各類市場主體的資格進行審查核實、登記備案。産權流轉交易的出讓方必須是産權權利人,或者受産權權利人委託的受託人。除農戶宅基地使用權、農民住房財産權、農戶持有的集體資産股權之外,流轉交易的受讓方原則上沒有資格限制(外資企業和境外投資者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對工商企業進入市場流轉交易,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強準入監管和風險防範。
(十)服務內容。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都應提供發佈交易資訊、受理交易諮詢和申請、協助産權查詢、組織交易、出具産權流轉交易鑒證書,協助辦理産權變更登記和資金結算手續等基本服務;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開展資産評估、法律服務、産權經紀、項目推介、抵押融資等配套服務,還可以引入財會、法律、資産評估等仲介服務組織以及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和擔保公司,為農村産權流轉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
(十一)管理制度。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要建立健全規範的市場管理制度和交易規則,對市場運作、服務規範、仲介行為、糾紛調處、收費標準等作出具體規定。實行統一規範的業務受理、資訊發佈、交易簽約、交易中(終)止、交易(合同)鑒證、檔案管理等制度,流轉交易的産權應無爭議,發佈資訊應真實、準確、完整,交易品種和方式應符合相應法律、法規和政策,交易過程應公開公正,交易服務應方便農民群眾。
(十二)監督管理。農村産權流轉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市場主管部門要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定期檢查和動態監測,促進交易公平,防範交易風險,確保市場規範運作。及時查處各類違法違規交易行為,嚴禁隱瞞資訊、暗箱操作、操縱交易。耕地、林地、草地、水利設施等産權流轉交易後的開發利用,不能改變用途,不能破壞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不能破壞生態功能,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
(十三)行業自律。探索建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推動行業發展和行業自律的積極作用。協會要推進行業規範、交易制度和服務標準建設,加強經驗交流、政策諮詢、人員培訓等服務;增強行業自律意識,自覺維護行業形象,提升市場公信力。
四、保障措施
(十四)扶持政策。各地要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紮實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戶宅基地使用權、林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行市場建設和運營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通過採取購買社會化服務或公益性崗位等措施,支援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建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和管理資訊網路平臺,完善服務功能和手段。組織從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積極培育市場仲介服務組織,逐步提高專業化水準。
(十五)組織領導。各地要加強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從本地實際出發,根據農村産權流轉交易需要,制定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農村工作綜合部門和科技、財政、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水利、林業、金融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