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收藏者的7個心理誤區:輕易相信講故事(2)
- 發佈時間:2014-09-26 08:28:54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孫朋浩
誤區之一, 忽視鑒別真假,注意力完全在價錢上
購買古代藝術品,最要緊的是鑒別真假。但有些人,把注意力完全在價錢上。這些人收藏時間比較長,有一定的文物知識,如果冷靜下來完全可以避免上當,但是,他偏偏不冷靜。比如,有的收藏家在市場上看到一件玉璧,首先想到這是戰國時代的玉璧,這玉璧的形制、玉質、刀工,沁色似乎都符合出土的戰國器物。但是,仍然還有些沒有搞清楚的地方。在看玉璧的同時問了價錢,賣方要六萬元,他覺得便宜。心想:這個玉璧的市場價是十萬元。按照以往的規律,要六萬還可以還價。他表面上在專注地看玉璧,心裏想的是怎樣還價。這時對方起誓發願地説,這玉璧是出土的東西,經名家鑒定,是戰國玉璧。這位買家嘴裏雖然説東西不對,但他的注意力全在價錢上,先給賣家價兩萬,他的心理價位是三萬。有了七萬元的誘惑,對玉璧的年代已經不考慮了。再看賣東西的人穿戴土氣,自稱是蓋房子挖出來的。更堅定了非買不可的決心。經過討價還價,兩萬五千元成交,他高高興興往回走,到家再看覺得沁色不對,細看文飾似是而非,於是,到琉璃廠來鑒定,鑒定結果那個玉璧是新的,是經過做舊的倣品,知道上當受騙,晚了。
誤區之二,急於求成,志在必得
有的朋友買了假貨,來我處鑒定。我問他為什麼不先鑒定後買,避免經濟損失。朋友回答:當時看好了就想買,時間不允許來鑒定。像這樣事情辦得匆忙,肯定會忙中生錯。要知道,速戰速決,從來就對賣方有利。這種情況一般在街頭攤上,或者在古玩市場,當他看到一件東西時,當即圍上幾個人(有的是賣方安排的,有時是幾個無關緊要的閒人),就是這幾個閒人,這對買主的心理有一定影響。買方怕自己不買被別人買了去,越是這樣,他身旁的旁觀者就越像競買者。有時出差在外地,在一個很小的古玩店買東西。老闆為了賣給你,一定説出一個合理的理由:比如:今天一天沒開張了,我賠錢賣給你。這時,你就該冷靜下來,不要急於購買,求之太急肯定會忽視鑒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