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國醫大師話養生:術藥並用 當心盲目進補過度

  • 發佈時間:2014-11-17 16:54:2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日前在澳門舉辦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2014年中醫藥文化發展高級別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金世元、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學敏、施今墨中醫研究院院長施小墨以及北京路志正中醫藥研究院院長路潔等國醫大師共同探討了中醫藥養生的話題。施小墨認為,目前在社會上,對於中醫藥養生抗衰老普遍存在著一些誤區。

  誤區一:盲目進補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服用各種中藥或補品來養生抗衰老,但事實上卻並非是每個人都需要進補的。施小墨比喻説進補像給花澆水施肥,花不同法不同。且任何事物都有個“度”,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當然也有個適度與否的問題。缺時自然需要補,但是補過了頭,超過了“度”,就過猶不及了。同時補並不是簡單地往身體里加,中醫有時是以通為補的。

  誤區二:貪貴求奇

    有些有經濟能力的人士,認為什麼貴,什麼珍稀,就一定是好的,於是千方百計搞來服用。專家並不認可此舉。中醫講究平衡,養生進補最大的一個原則也是平衡,使身體時刻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所以,進補實際上就是要達到身體陰陽的平衡,氣血的平衡,臟腑的平衡。舉個例子,蟲草基本用於平補,但身體如果不是虛證,就沒有必要用蟲草。有的人可能還需要清火瀉火,這時候用蟲草就起了相反的作用。這就像是吃飯時已經吃飽了還要再吃兩個饅頭,身體就會受不了的。因此,進補主要還是看虛不虛,虛在哪兒,虛的程度。總的來説,進補要遵循“填精髓,養氣血,調臟腑,固本元”的原則。

  誤區三:單純靠補

    當代人由於生活環境的影響、社會發展、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缺乏鍛鍊等原因,“衰老”現象在很多青壯年人群中也出現了。但有些人過度依賴進補,認為吃了補藥,就可以高枕無憂、萬事大吉了。施小墨認為,中醫藥養生抗衰老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保持心理健康、全面均衡飲食以及積極的鍛鍊等都非常重要,進補必須與它們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效果。

  國醫建議:術藥並用

  中醫藥養生主要分為用術與用藥兩大類。術與藥分別運用,運用得當,持之有恒,均可收到抗老強身的效果;術與藥並用,收效更為迅速。

  術的門類繁多,石學敏此次介紹了一種保養頸椎的簡易保健操,路潔也現場演示了其父路志正大師日常保健的一些操法。

  而説到藥,金世元介紹了常用於養生保健食藥同源的山藥、枸杞等藥品其優劣的辨別方式以及使用方法。施小墨則介紹了其父近代京城四大名醫之一施今墨老先生的養生抗衰老名方—“補固神氣精血方”(健延齡)。方中所涉及藥材有黃芪、芡實、熟地、黃精、山藥、龍骨、黑芝麻、琥珀、紫河車、何首烏等。組方根據施今墨對藥原則:芡實對山藥,健脾益氣,調補臟腑;黃精對熟地黃,填補腎精;珍珠對琥珀,清熱涼血,安神定志;何首烏對黑芝麻,補肝腎,益氣血;茯苓對黃芪,健脾益氣;天冬對麥冬,滋陰潤肺;紫河車對西洋參,補氣血,養陰益精,提高免疫力。

  七大對藥或一寒一熱,或一升一降,或一氣一血,或一散一收;有的相互配合增強療效,有的互相制約防其偏勝,非常符合中醫理論“陰平陽秘”、“以平為期”的原則,正反雙向調節,達到精氣神血的協調補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