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宋宇晟)“老祖宗留下很多好東西,不保護好,哪天失去的時候會後悔。”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智慧財産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不少內容涉及傳統文化相關領域。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接受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專訪時直言,“《規劃》要看到新事物,也要關注遺留問題。現在到了這個時候。”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 中新網記者 翟璐 攝
記者注意到,《規劃》提出,制定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完善中醫藥領域發明專利審查和保護機制。制定傳統文化、民間文藝、傳統知識等領域保護辦法。建立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相關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
以中醫藥為例,董煜認為,中醫藥曾經很輝煌,現在依然很重要,應推動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與現代智慧財産權制度有效銜接,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智慧財産權綜合保護體系,建立中醫藥專利特別審查和保護機制,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他認為,要“讓那些曾經救過無數人的藥方,在今天依然擁有相應的地位”。
在董煜看來,傳統文化領域有自己的特點,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産先要加強蒐集整理,然後是轉化利用。
他強調,保護文化遺産不應只局限于文物本體,還應致力於挖掘其文化價值。
“比如,通過數字化、衍生産業發展,使傳統文化實現增值,實現文化價值的提升。這其中智慧財産權就要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收益如何分享,就要逐步探索和建立相應的制度。”(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