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何以成中外交流“特使”?曾侯乙編鐘出土改寫世界音樂史

發佈時間:2021-11-03 08:57:2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 梁婷 張芹 馬芙蓉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原標題: (東西問)方勤:曾侯乙編鐘何以成為中外交流“特使”?

中新社武漢11月2日電題:曾侯乙編鐘何以成為中外交流“特使”?

——專訪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

作者 梁婷 張芹 馬芙蓉


曾侯乙編鐘,1978年出土于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是至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雄偉、最龐大的樂器,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

作為“孔子時期的聲音”,曾侯乙編鐘的出土何以改寫世界音樂史,並成為增進中外友誼、促進世界文化交流的“特使”?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稱,曾侯乙編鐘銘文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有聲音樂理論文獻,從而以聲音和文字互相印證方式,保存了2400年前的音樂記憶;在對外交往中,被視為“華夏正音”的曾侯乙編鐘搭建起中外溝通的橋梁。

隨州出土的曾侯乙編鐘。隨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編鐘是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首,曾侯乙編鐘的出土為什麼被認為體現了先秦“禮樂文明”最高成就,並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方勤:“編鐘”獨具歷史魅力的“中國聲音”,興起于周朝、繁榮于春秋戰國直至秦漢時期,主要用青銅鑄成。作為大型禮樂重器,編鐘往往會在天子誕辰、祭祀祖先、將士凱旋等場合奏響,充分説明編鐘在古代社會的重要禮儀象徵作用。

編鐘出土前,很多學者,尤其是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的十二律由西方傳入。曾侯乙編鐘出土後,音樂史學家對其進行測音,發現這套編鐘總音域橫跨五個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個半音齊全。與現代鋼琴相比,僅在最低、最高音處各少一個八度,可以完整演奏五聲、六聲、七聲音階的樂曲,今人所聽的音樂幾乎都能演奏。

更珍貴的是,編鐘的鐘體、鐘架和挂鐘構件上3755字的銘文包含了豐富而完整的樂律學知識,不僅標注了各鐘的發音律調階名,還清楚地註明了這些階名與楚、周等各國律調的對應關係。這堪稱中國最早的音律學著作,也是目前發現人類最早從科學角度認知音樂的文獻,同時也證明中國十二律的實踐開始於西周或更早。

曾侯乙編鐘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鐘雙音”。按照編鐘上的錯金標音銘文所示,敲擊編鐘的正鼓部和側鼓部會發出不同的樂音,而且兩音之間相差三度。研究表明,曾侯乙編鐘不僅反映出西元前5世紀中國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科技和音樂成就,還展現了在文化突破的“軸心時代”,人類理性能達到的高度。

中新社記者:曾侯乙編鐘以長篇銘文系統記載了中國當時的音樂學理論,其出土為何具有劃時代意義?外國學者對此有著怎樣的評價?

方勤:曾侯乙墓的發掘,在中國考古史上的地位和意義無與倫比。對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制度、社會結構,尤其是工藝、技術、音樂乃至思想信仰,有重要意義。直到現在,曾侯乙墓仍是有待深入發掘研究的寶庫。

其中,曾侯乙編鐘證實了中國音樂的體系化成熟框架在當時已形成,這是世界音樂史的奇跡,也説明曾國音樂有繼承、有傳承,是華夏正聲的代表。這裡“正聲”包括兩方面:一是包括十二律的樂律學科構建,上承西周王朝正統,下傳漢代十二律學,其沿用影響整個中國;二是鐘上的標音,讓人們今天仍能聽到2400年前中國古人的純正音樂。

海外學者對曾侯乙編鐘銘文所闡釋的樂理、編鐘“一鐘雙音”的特性及其良好的音樂性能最為關注。我們舉辦過多次學術研討會,如曾侯乙編鐘出土4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和參加過曾侯乙墓發掘、整理和研究的考古工作者參會交流。

很多國外知名學者對曾侯乙編鐘給予高度評價。如南韓釜山大學教授、南韓國樂協會會長崔昍稱,曾侯乙墓的挖掘,有助於探討和研究東亞音樂的根。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藝術史係教授羅泰認為,曾侯乙墓的發掘是中國近幾十年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不僅彌補了曾國歷史文獻的缺失,曾侯乙編鐘實物及銘文,更是打開了深度了解古人精神文化的新窗口,這在世界考古史上絕無僅有。他評價曾侯乙編鐘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資料圖:湖北省博物館用中國傳統禮樂文化的代表——曾侯乙編鐘(複製件)舉辦《浴火重生——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編鐘音樂會》。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 

中新社記者:曾侯乙編鐘發出的“古老聲音”,在重要場合讓外賓、外國元首印象深刻,其中有何故事?

方勤:曾侯乙編鐘原件目前只奏響過兩次。第一次是1978年出土時,為了解其音樂功能,在出土地附近舉辦了一場音樂會,演奏了一組古今中外著名樂曲,並通過電臺廣泛傳播,震驚世界;另一次是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著名音樂家譚盾創作並指揮的大型交響曲《1997:天地人》,從曾侯乙編鐘原件提取錄製的古老金石之聲融入現代管弦樂之中,完成跨越千年的演奏。

音樂最能引起世人共鳴,在對外交流中發揮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作為中國古老而寶貴的樂器,曾侯乙編鐘可演繹古今中外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樂曲,不僅表明其音樂性能強大,更體現出中華文明的博大包容、兼收並蓄。

近年來,曾侯乙編鐘複製件以展覽、展演和藝術交流等形式,頻頻現身國際舞臺,成為世界文化交流“特使”。

1992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週年,湖北省博物館受邀赴日舉辦“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特別展”,曾侯乙編鐘複製件等古樂器隨展演奏。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頒獎儀式的樂曲是以曾侯乙編鐘原聲、現代玉磬和交響樂融合演奏的江蘇民歌《茉莉花》,這是編鐘音樂首次亮相世界性體育盛會。

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多次出現在重大外交場合。2016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埃及總統塞西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週年慶祝活動暨2016中埃文化年開幕式,2400多年曆史的編鐘與3400多年曆史的盧克索神廟石柱“金石和鳴”,驚艷全場;2017年7月,習近平主席赴德國漢堡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二次峰會,大型古典樂舞《編鐘樂舞》亮相柏林。

湖北省博物館每年都會迎來大量外國朋友欣賞編鐘演出,其中不乏各國政要。2016年,我們用編鐘為來鄂訪問的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瓦蓮金娜·馬特維延科演奏俄羅斯經典民歌《喀秋莎》。2018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武漢會見來華進行非正式會晤的印度總理莫迪,並共同參觀湖北省博物館精品文物展,莫迪總理親自敲響了倣原件製作的編鐘。

我們曾在義大利、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過編鐘複製件的展覽和演奏。全世界已有6億多人次領略了《編鐘樂舞》跨越千年的視覺盛宴。

資料圖:湖北《編鐘樂舞》 

中新社記者:目前,著手申報曾侯乙編鐘為世界記憶遺産項目的工作進展如何?

方勤:2018年湖北省博物館啟動曾侯乙編鐘世界記憶遺産申報工作,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啟動的一個文獻保護項目。曾侯乙編鐘上記載著2400年前的樂理知識,這是人類科學認知音樂的佐證,以此申報不僅有利於文物保護,還能讓更多人了解這件瑰寶,吸引更多海內外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研究,增強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

這項工作也得到眾多海內外專家學者的支援與認同。東亞音樂協會會長權五聖先生兩次拜訪湖北省博物館,他表示,一定要把編鐘申報為世界遺産,讓海外都知道它。目前,我們正按照世界記憶遺産申報要求做準備工作。如召開國際學者專題研討會,聽取來自德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意見。我相信這一目標終會實現,這是我們的責任。(完)

(武一力對此文亦有貢獻)

專家簡介:

方勤,湖北武漢人,先後就讀于北京大學考古學系考古專業,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歷史學博士,研究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曾國歷史研究專家。著有《曾國歷史與文化——從“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等專著。其主持的棗陽郭家廟墓地、京山蘇家壟墓地分別獲得201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7年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