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漫談漫畫:載體與形式 類型與造型(趙昆)

發佈時間: 2021-05-28 15:03:05 | 來源: 中國文藝評論網 | 作者: 趙昆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漫畫的盛衰是隨著載體的變化而變化的。由於智慧手機的普及,人們在資訊、社交、娛樂等活動中越來越依賴新媒體,網路漫畫、網路動漫數量也日漸龐大。以往在紙媒發表的傳統漫畫作品,造型與創作模式主要還是傳統水墨畫、農民畫、年畫、宣傳畫、宣傳挂圖等,也逐漸轉到新媒體發佈。

“老樹”畫作

媒體材質對漫畫作品的創作與傳播産生影響。在十五世紀的機器印刷術後,紙質出版物的流行為漫畫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技術支援,有力推廣了漫畫這一藝術形式。報紙漫畫大眾化的特點明確,故事簡單,創意突出,注重體現思想意義。當時,不同形式的紙質媒介是促進漫畫創作與傳播的主要載體。新聞漫畫、漫畫繪本、漫畫書是傳統漫畫的重要類型。二十世紀中國漫畫家大多數以新聞漫畫創作為主,比如我們熟知的豐子愷、葉淺予、方成、華君武、丁聰、徐鵬飛等漫畫家。近些年頗受關注的“小林漫畫”“老樹漫畫”以及一些治愈係漫畫等都是傳統類漫畫。治愈係漫畫大都受到傳統中國畫、傳統漫畫等的影響。此類作品重點不僅在漫畫上,還借助文字與圖像共同生成語境,創作手法仍然是以傳統造型為主,漫畫物像的造型誇張概括、樣式化,完型化程度不是很高,帶有更多的繪畫趣味造型特點。

“動漫”概念則是漫畫與動畫兩個概念的疊合。動畫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動畫片,而是一種綜合藝術,是集合了漫畫、電影、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和數字媒體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日本的動畫和漫畫産業聯繫緊密,為了消除概念上的分歧,産生“動漫”這一合稱,而在具體作品的使用中應使用“畫”和“動畫”或是“漫改”“原漫畫動畫化”等加以區別。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吉祥物“進寶”水墨動畫表情包(設計:"小林")

動漫屬於新興的商業漫畫和動畫影像,包括動畫電影等,敘事方式與風格都是向電影拍攝模式學習的結果,完型程度較高,推崇鏡頭感,更多講究分鏡頭與鏡頭敘事,所以在渲染氣氛,環境與造型的如臨其境等方面的要求頗高。譬如美國的漫威漫畫,借助電腦3D技術和 VR技術的全面提升,推動了世界動漫藝術的全面成熟,也奠定了它在ACG的領先地位。ACG漫畫可能會代表未來漫畫的一個趨勢,即漫畫産品不斷延伸和衍生,漫畫書出版後可以變成獨立的動畫片或者改編為影視作品、遊戲等,並推出周邊産品。

20世紀下半葉,隨著網路興起後,各個類型漫畫都進入一個新的載體環境,傳統漫畫和現代動漫作品都注重通過網路進行發佈與傳播。漫畫仍應向其姊妹藝術動畫、動漫積極借鑒學習。中國傳統漫畫對各種類型的動漫藝術一直是加以區分的態度,譬如中國美術家協會的漫畫藝委會就主要由新聞漫畫創作者組成,是傳統漫畫的較高水準代表,而動漫藝委會則匯聚了動漫與動畫的專家,兩個藝委會的專業交集並不多。事實上,無論是什麼類型的漫畫或動漫作品,同樣都是以造型為基礎的,互相吸取對方造型的有益成分是必須的。比如,韓羽的三個和尚從漫畫走向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牧笛》《鹿鈴》《山水情》等一批由水墨轉化成動畫片的作品,證明漫畫與動畫沒有隔閡。相互學習與借鑒,藝術生態才會更加健康繁榮。

《小蝌蚪找媽媽》劇照

今天流行的網路漫畫相對紙媒漫畫更注重細節處理,具有造型的風格化、成熟的程式化等特點,人物與環境造型、人物的情緒都有特定的標準。網路漫畫造型因多受當代影視以及西方、日本現代漫畫造型的影響,造型模式化不可避免。但隨著受眾的越來越多,以及創作者的努力,造型風格也逐漸多元化。

新媒體承載下的傳統漫畫和動漫藝術,儘管創作目的、受眾不同,但是同其他任何造型藝術門類一樣,都受到造型規律的制約,作為社會文化發展的産物,它們的物質性與精神性特徵是歷史環境與條件決定的。兩者的造型基礎是一致的。手繪漫畫是水墨漫畫、繪本漫畫、動漫藝術、卡通藝術包括ACG漫畫的母體。嚴格地講,漫畫和動畫是無法截然分開,以繪畫為基礎的動畫或者動漫作品,所有以原畫組成的動畫,每一幀都可以是一張漫畫,不管是畫家畫出來的還是電腦建模列印出來,它的造型原則、造型規律與漫畫區別並不大。我不主張漫畫創作的相對主義,漫畫家的追求不同,造型趣味不同,對造型會有不同理解,但漫畫造型的基礎仍然有好有壞,水墨漫畫、鋼筆漫畫等漫畫形式必須符合造型規律。同樣,動漫也風格多樣,動畫也可能是一堆軟泥、木偶或者其他材質。但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摺紙片、木偶動畫、數字動畫等,其形式核心仍然是以造型規律為旨歸,必須符合形式美的法則,必須遵循對稱均衡、單純齊一、調和對比、比例、節奏韻律和變化統一等原則。

“老樹”畫作

對於中國漫畫藝術而言,無論哪一種漫畫或者動漫形式,進入網路後,它的形式與風格一定要進化,吸收純美術的色彩與構圖、透視與物體結構造型經驗,對造型藝術的基礎研究是必須走的道路。美國的漫威漫畫的造型是寫實的,他們對漫畫人物的透視與解剖、動態的研究、建築建模都是一流的。歐洲的動畫與漫畫造型清晰、充滿活力、風格鮮明,特別是形象的處理與風格。在這些優秀動畫片的造型背後,體現了歐洲與美國對基礎美術的重視。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加上國家對動漫藝術的政策扶持,中國漫畫呈現出創作繁榮的面貌。在漫觸APP、騰訊動漫、新浪動漫等網路漫畫平臺和“諷刺幽默”等微信公眾號當中,不斷涌現出優秀的漫畫作者及作品,雖然模倣西方和日本漫畫的痕跡仍非常明顯,受商業資本以及大眾趣味的制約,但如果仔細觀察,不少漫畫家都在造型上進行不斷探索創新,這讓我們對中國漫畫的前途充滿信心。

“小林”畫作

當然,對於西方和日本漫畫的風格研究仍然應該繼續,特別是對造型的研究。模倣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學到手再變,永遠是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我們所説的原創,不僅僅是故事原創,更包括造型的原創、風格的原創。漫畫與動漫藝術創作要重視基礎美術。沒有這個基礎,風格與造型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許我們應該接受這個觀點,漫畫和動漫的造型風格沒有高下,只有繪畫基礎的優劣。

作者:趙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藝委會工作處幹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