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跨越“飯圈”利益束縛,建構藝術公賞境界
構建文化共識,走出“圈地自萌”的審美場域
——從“築圈”與“出圈”説開去
編者按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數字技術快速發展,青年群體的文化認同日趨多元多樣的同時,也逐漸出現圈層化趨勢,呈現出“壁壘”和“部落化”現象。一方面,圈層化反映了網路文化的蓬勃發展,在建立社群關係、達成群體認同、豐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産生了積極作用,有利於滿足人們對個性化、差異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圈層存在唯我獨尊、排斥異見、審美固化、黨同伐異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淪為文化資本爭奪的場域,對個體來説,不利於獨立人格的養成,不利於正確審美的形成;就宏觀而言,不利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不利於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建設,不利於人民精神力量的廣泛凝聚。
為更好地發揮文藝評論的引導作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圍繞文藝領域存在的圈層化現象,以及當下“應援”文化、粉絲經濟背後的複雜成因、多重影響,結合文藝鑒賞、傳播存在的“壁壘”“部落化”等問題,約請文藝評論家撰寫文藝“出圈”系列評論,探尋文藝領域圈層化癥結所在,找到有效破圈方法和途徑,以期“圈內”“圈外”超越文化成見,達成文化認同,廣泛凝聚共識,提升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本報特刊發三篇文章,以饗讀者。
跨越“飯圈”利益束縛,建構藝術公賞境界
王一川
在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網路文藝等大眾藝術流行的時代,出現偶像以及崇拜他們的歌迷、影迷、戲迷圈層即“飯圈”是必然的,這種情形對認識藝術在當代社會場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而對認識我們身處於其中的社會場域本身,都是有無可否認的認識價值的。然而,問題在於,當粉絲們把關注的焦點或崇拜的對象,不是放到偶像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以及他們參與其中的藝術品美學價值與社會價值上,而只是集中到偶像本身、特別是他們的私生活上,繼而因為彼此興趣差異而展開“飯圈”互噴或互撕之時,就必然跑題了,甚至越跑越偏了。當此之際,為了藝術圈(界)真的把藝術品公共性價值置於中心地位,以及將藝術公賞力的追求視為目標,就需要走出單一“飯圈”本身的視界,促進下面這些轉向的發生和自覺生長。
首先是從盲目的偶像崇拜轉向其藝術創作建樹欣賞和評析。一名歌手或演員的真正風采不在於顏值或粉絲量,而在於其演唱藝術或表演藝術。觀眾喜歡人民藝術家秦怡,首先是她飾演的《青春之歌》中的林紅、《鐵道遊擊隊》中的芳林嫂、《女籃五號》中的林潔等人物形象的品質。秦怡的美,既來自她端莊秀美的外表,更在於她塑造出來的溫柔賢淑而又堅毅柔韌的中國女性氣質,這是符合中國古往今來“內美”重於“外美”的“美質”傳統的。當前不少知名演員,除了演好戲、唱好歌以外,還注重參加公益活動,塑造良好的公眾形象,為社會公共事務盡力,從而形成一種優良的藝術形象延伸到當代社會現實中的美好氛圍。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的“飯圈”就主動及時組織粉絲團募捐物資,設法緊急馳援危難中的武漢人民,可見“飯圈”的力量除了相互撕扯外,原來是可以高效率、透明化地承擔起危機時刻的社會公共義務的,粉絲們身上原來是可以轉化出扶危濟困、感動人心、激勵鬥志等積極能量的。如果粉絲們都注重欣賞和評點演員展示的這種銀幕藝術形象美質及其社會公益風采,並且自己身體力行地參與公益事務,那無論是對於演員藝術表演水準的提升還是自身精神品質的涵養,也都是有益的。
《女籃五號》劇照
要做到這一點,重要的是選擇從固守“飯圈”私利而轉向超越“飯圈”褊狹界限的公共興趣的共用和滿足。“飯圈”總是以歌星或影星為中心的由歌迷、影迷或戲迷組成的迷男迷女的小圈子,他們有自己中意的歌星或影星,這當然有其合理性,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卻不宜以此為唯一正確標準而不承認其他“飯圈”的喜愛和選擇,更不宜花錢“買粉”而讓自己心儀的偶像增加粉絲量。在這方面,無論是偶像還是“飯圈”都可以採取一些主動行動去尋求轉移或改變:有的粉絲在其偶像帶動下持續地支援一些公益項目,並且多年堅持做下來;或是跟著偶像閱讀同一本有益的書,並且展開更加廣泛的互動交流,推動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文化風尚。如果各個“飯圈”都能夠自覺地實施這類公益行為,那麼超越“飯圈”的褊狹而實現公共興趣的認同就是可能的。重要的是,既“各美其美”而又同時“美人之美”,也就是既堅持和維護自己所愛,又承認和尊重他人之愛。進一步説,超越“飯圈”私利而嚮往更加寬闊的公共利益的集合,可能才是真正具有價值的追求。在這方面,清代思想家顧炎武的“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的思想至今仍有意義:假如各個“飯圈”的人們都把各自之“私”主動地集合為共同確認的“私”,那其實就相當於是天下之公了。將若干單一“飯圈”所守定之“私”聚合為各個“飯圈”都共同承認的公共之“私”,即探尋天下人都共同承認和尊重的公共興趣或公共利益之所在,這對於當前中國人來説才是真正重要的,有利於匯聚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刻開闢新的未來的磅薄力量。
進一步看,這樣做或許是向著更高層次前行的必要預備:從聽憑浮于表面的時尚流的無意識牽引,轉向有著自覺的思索或批判性思維的反思型人格的涵養。由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網路文藝等大眾藝術所拉扯的時尚流,絕不會長久、更不會永久停留在同一熱鬧層次上,而總是會快速地掀起又很快消逝,這要求身處“飯圈”的人們,在釋放自己的個人喜好時,能夠時不時地回頭冷靜反思自己曾經喜愛或追隨的那些消費時尚流,産生出一種有距離的和冷靜的旁觀態度,敢於清理自己曾經迷醉過的時尚泡沫,這應當有利於涵養一種對於各種時尚流都能隨時予以反向思考的反思型或自反型人格。要導向這個看來高遠的目標,不妨從現在做起:“飯圈”內部可以加強自律、自覺性,經過集體商議而制訂出一些共同遵守的言行規則,例如有的後援會就曾經倡導在偶像的影視作品上映或播映時,自覺地不在網路上“控評”,不雇傭“水軍”,也不影響“路人”觀影或收視。有的在團建買票時,主動把黃金時段以及好位置留給其他普通觀眾,展現出社會公德上主動修為的精神風貌。這樣一些言行規則,初看起來不起眼甚至微不足道,但如果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堅持不懈,就會逐漸成為一種良好的“飯圈”習慣,對其他“飯圈”形成一種感召力,受到人們讚許,反過來也有利於促進粉絲自身的反思型人格涵養。而如果更多的“飯圈”都這樣行動起來,自覺地朝向反思型人格涵養,那麼整個大眾藝術圈的風氣就可能得到改善。
當然,要達成整個“飯圈”風氣的整體轉化,其實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相關媒體平臺在媒體技術、應用軟體等方面的媒體行為的根本改善,以及媒體管理部門行之有效的治理舉措,特別是對不良軟體或平臺行為的嚴格約束。同時,用戶量巨大的視頻網站,可以通過購買經典藝術、佳作或自製高品質之作,引導用戶更加專注于欣賞或反覆欣賞優秀藝術,例如文化類電視節目《國家寶藏》《中國地名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美食中國》等,電視劇《外交風雲》《大江大河》《情滿四合院》《長安十二時辰》等,電影《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家鄉》《奪冠》等,網路劇《白夜追兇》等,形成共同欣賞高品質藝術品的公共藝術氛圍。
《我和我的家鄉》海報
確實,假如各個“飯圈”都能將自身的關注焦點轉向藝人的藝術創作建樹以及社會公益義務履行、公共興趣凝聚和反思型人格涵養上,以及媒體平臺在嚴格約束自身的同時著力推動優秀藝術傳播,那麼,藝術公賞力的實現就可能不再只是遙遠的夢想,而會逐步成為今天和未來的現實。真正健康的藝術界或藝術圈,誠然可以存在不同“飯圈”的各自所愛、所尚,這一點是需要承認和尊重的,但與此同時,更需要跨越各自“飯圈”利益的束縛,建構起更高程度和更具公共性的藝術公賞境界,使得不同“飯圈”的公共興趣、共同利益或共通體驗都可以找到同一個共用點,在此匯聚為共同的中國藝術心靈的建構。我所説的中國藝術心靈,是指古往今來中國文化傳統所孕育成的那種天地人三才分合、我者與他者相互涵濡、淡泊寧靜、虛實相涵、“內美”重於“外美”等審美表現品格,它們都可以貫通于各個藝術門類活動中,形成共通的民族藝術特徵。面向未來的、全球化多元文化語境下的當前中國文化藝術建設,恰恰需要探尋這種中國藝術心靈傳統的當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途徑,及其在當代的文化藝術土壤中的強勢生長、逐步壯大和健康發展。
(本文原刊于《中國藝術報》2021年2月1日第5版)
(作者:王一川,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