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兩會見“文”|蘇伯民:文物保護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

發佈時間: 2021-03-09 12:26:2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葛蕾

中國網3月9日訊 兩會期間,中國網文化發展中心特別策劃專題節目《兩會見“文”》,邀請多位文藝界代表、委員,圍繞提案議案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主題展開探討。

本期節目獨家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蘇伯民代表建議建立文物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讓敦煌經驗惠及更多文物古跡。以下是採訪實錄:


問: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想法?

答:敦煌研究院做保護,要説歷程已經77年了。其實一開始從常先生他們第一次來到莫高窟,就面臨著莫高窟的保護問題。有風沙的問題,有出現倒塌的問題,有壁畫脫落的問題,還有水侵入以後,水對壁畫的影響,還有周圍一些動物、生物性的破壞等等。

幾十年我們修了大量的壁畫,大多數修好的壁畫到現在還是完好無損的,保存得還是非常好的。但是其中有一部分的壁畫,修完了以後又重新産生了病害,又去修又産生病害。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當時束手無策,也不知道從哪個地方開始下手。

1988、1989年,莫高窟的保護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牽線搭橋和宣傳,得到了國際上一些著名的文物保護機構的關注和關心,他們主動提出要跟中國合作。在國家文物局的牽線搭橋和支援下,莫高窟也是最早開展國際合作。

當時他們來了以後,實際上對莫高窟各種各樣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比如説我們跟美國蓋蒂(博物館),一開始治理的就是風沙,風沙是一個環境問題,先要從風沙的規律、變遷、從環境對風沙的遷移等等這些方面做起。然後説到壁畫,壁畫是不可移動的,每個洞窟的環境多多少少有差異,要對環境進行一些研究。莫高窟有好幾層洞窟,在最頂上一些洞窟由於長期受到風化的影響,很多洞窟的頂都非常薄了,他們又對窟頂進行一種科學的加固,第一期做了這些工作。我們跟日本單位也開始有合作,在這種合作的過程當中,國外做文物保護的科學系統的一種方法就慢慢和敦煌研究院的工作結合起來了。


問:長期國際合作,敦煌研究院獲得了哪些先進的保護理念和技術?

答:從1997年開始,我們跟美國合作,他們引入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一套研究文物,進行科技研究,一直到保護、修復、治理的科學系統的方法。從文物的價值開始,調查文物的材質,調查所處的環境,調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些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找到具體治理的方法。

通過這麼一套研究,我們發現不但建立了一套方法,而且也擴大了我們對壁畫進行調查的一些檢測技術、分析技術。同時,我們對壁畫的一些原因也有了比較深入的一個了解,特別是莫高窟的鹽害、空鼓,是由於像西北山體當中的乾旱,鹽鹼地區岩體當中含有大量的可溶鹽。可溶鹽隨著濕度的變化,水進入以後就會向表面遷移,遷移的壁畫再膨脹、收縮、溶解,就造成壁畫表面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治理這個問題,就要把可溶鹽從壁畫的地仗層當中取出來。想一想,從泥層中把鹽取出來,這是一個很難的事情。跟美國一起合作,研究了一套空鼓灌漿加壁畫脫鹽的辦法。從這件事,這套方法成功的引入,包括研發到最後脫鹽技術的逐步完善和成熟,我們用這套技術也搶救了很多壁畫。這些壁畫到現在為止還是保存得非常好的,因為我們降低了壁畫顏料層當中的鹽分。

比如説我們跟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也就是日本最高水準的國家級的文物研究所的專家一起來工作。我們選擇了一個洞窟,用我們的設備和他們帶進來的設備,我們又在壁畫的調查當中,在顏料層發現了不少的奧秘。發現古代的壁畫、顏料,我們用一些方法發現了肉眼看不到的一些顏料,比如説多光譜等等這些技術,我們還用很微觀的、無損的或者微損的檢測技術,發現了很薄的壁畫當中是由幾層疊加而成。這就反映出不同時期古代工匠在使用材料、創造一種顏色或色彩的時候,他是有一套固定的方法。有一些顏料在歷史歲月的影響下,發生了一些化學和物理的變化,有些顏料褪色了,有些顏料的化學結構發生了改變。

除了從壁畫當中發現一些證據以外,我們還要拿到實驗室來進行模擬,這種環境是什麼環境對它的影響,這是壁畫顏料層。説到環境,我們發現在潮濕下會産生一些微生物,各種各樣的微生物細菌對壁畫也有一定的影響。最直觀的來説,就是表面污染,還有一些細菌會侵蝕到壁畫的顏料層,它在機體裏對壁畫造成一些化學上的傷害。還有一些過去造成的問題,比如説洞窟裏人住過、生了火煙熏了,油燈燃燒的煙霧,把壁畫表面罩上了一層厚厚的煙熏層,這些煙熏層如何去掉等等。這些東西過去是不了解的,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這都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認識。


問:所以它其實是一套“科研+保護”的模式,而不是單純保護和修復的問題。此前行業內對文保工作較為普遍的認識是什麼?這樣的模式引進又給我們的從業者帶來了哪些新知?

答:到目前為止,很多人還是覺得文物保護就是一個修修補補的工作,那東西壞了換一個,或者重新修一個新的。

通過這樣一個合作,不光是我,很多從事文物保護的技術工作還不能完全説研究工作的一些人,他們説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道理,有一個規律,要把它的規律研究,要對它産生的問題也要研究,所以我們要引出一種科學的思維,建立一套科學的方法,科學方法要有一整套的技術去支援方法的實現。同時,要針對一些問題進行診斷,要進行一些發現,也要開展一些實驗工作、檢測分析工作,本身就是一個科學性非常強的一項工作。

這是我們跟國際合作有了這麼一套理念上的轉化或者思想上的轉化,我們覺得文物保護不簡簡單單是一個修修補補的工作。我們要保持它的原真性和真實性,保存最開始建造的一些資訊。在這個基礎上,科學的思維、科學的方法或者通過科學的一些引入,多學科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多學科一些原理,來解釋文物上所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就變成一種固定的思考模式。

這中間有很多思考的過程,有方法提升的進步,還有一些技術方法的引進。在技術方法引進上,我們又發現有些方法可能在別的行業能夠用,到我們這個行業用起來就不是那麼便利,甚至不能用。我們要根據文物的特點,我們要分析儀器、對儀器進行一些改進、改善,或者説做一些適用性的研究等等。文物保護的材料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就要替換一些新的材料。單從壁畫來講,都要做這麼多的工作。

大多數文保專家對這種現象解釋是基於經驗的,而不是基於嚴謹的研究出來的科學結果和科學理論的。“那可能是人為破壞、那可能是水的影響、那可能是鹽的影響、那可能是環境潮濕的影響……”僅僅是這麼説。再進一步説水是怎麼樣作用,怎麼來影響的;鹽是通過什麼樣的微觀機制來影響;氣侯環境的變化是怎麼樣使壁畫從最初新的變成現在這種脫落、滄桑、破敗的樣子等等,這些過程中間是什麼樣的科學規律。我們通過修復的方法,把材料注入到文物上,材料本身會不會發生變化,它的安全性、穩定性怎麼樣?我們也需要研究。回到很多基礎問題,這些基礎問題沒有一個很好的理論和科學結果做支撐,會影響到後續保護方法的科學性和好的保護結果的正確性認識。


問:您覺得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能從哪些方面幫助這類問題的解決?

答:文物保護它本身是多學科的。它需要化學、物理學、材料學,甚至我們要搞一個文物保護裝備,還要用到儀器設備,搞裝備的,多學科的專業。僅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不夠,我們做不了這麼多事情。我們希望我們和社會上的一些優質的科研資源能夠合作,能夠長期合作,形成一種固定的合作模式或者方式,來就文物保護某一方面的問題長期開展研究。

支援這個研究經費的機制和平臺從哪來呢?人從哪來?錢從哪來?你有什麼樣的平臺能夠支撐我們對文物的研究。我覺得國家重點實驗室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需要國家投入和長期支援的平臺。

再一個方面,這些年,實際上我們作為敦煌研究院的保護團隊,我們這個保護團隊這20年不僅僅是服務了莫高窟的保護,而且也為國內很多重要遺址的保護提供了解決技術、解決方案,甚至承接了所有從頭到位保護的項目和保護的工程。

我們慢慢就承擔起了為國家做事的義務,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覺得如果我們成為一個國家任命的重點實驗室的話,那我們就可以擴大,在研究力量、儀器裝備上,可以和多家單位組成一個長期、固定的合作,來支援我們這些年所面臨的這些問題和文物保護修復的一些任務的研究工作需要,這都是我們要做的。

最後一個原因,實際上文物保護作為一門科學技術,當然每個國家的科研體制都不太一樣,幾乎發達國家、各個國家都有針對文物行業國家長期支援的研究機構,我們國家也有,把它作為一個科研機構去支援,我覺得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個很好的平臺。

很有幸,敦煌研究院這幾年也派出不同的團隊,我們到過了印度、阿富汗、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我們見到這些國家的文物,因為絲綢之路沿線文物的製作、文化的傳承在古時候就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它留存下來這些文物你去看,你都覺得似曾相識,覺得它從製作方法上、材料選擇上各個方面都有類似的地方。

我們通過這樣的平臺所研發出來的技術,同樣也能夠適用於絲綢之路沿線這些國家的文物科技研究和文物保護修復的工作,我們也有這樣的信心。

  

代表自述

這些年我在文物界、文博行業,因為工作時間長,有時候和專家也探討類似的一些問題。我們國家是遺産大國,我們很自豪地説我們有5000年的文明史,不曾中斷。我們有地上地下,可以説全球最豐富的、時代最長的、種類最多的文物資源,我們都要對它們進行研究。你要對古代工藝進行深入的發掘和研究,把古代傳統的經驗化工藝進行科學化的研究,要把裏面的科學道理給揭示出來。

既要研究工具,也要研究對象本體的問題,還要研究它的檢測和預防性保護的方法。有了這樣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我們可以説研究方向更加明確了,就可以和更多的高校,甚至是國外的單位我們就可以開展合作,培養一些文物保護需要的專門高級研究人才,來借助國家這個平臺。

到了2035年,喜愛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深度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年輕一代的人,越來越多。從事這個行業研究的,特別是文物科技研究方面的研究人員的水準和素質,在2035年的時候一定是國際化水準。我相信到那個時候,有了這麼一批人,有了這麼一批喜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人,再加上整個國家持續長期的支援,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一定會進入世界一流的或者強國的水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