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兩會見“文”|安來順:博物館文化服務群體 一個也不能少

發佈時間: 2021-03-08 13:03:0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中國網3月8日訊 兩會期間,中國網文化發展中心特別策劃專題節目《兩會見“文”》,邀請多位文藝界委員,圍繞提案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主題展開探討。

本期節目獨家專訪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安來順,安來順委員建議針對特殊群體的需求建立博物館服務機制。以下是採訪實錄:


問: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想法?

答:這個提案,實際上是我去年提案的一個繼續。去年我們由於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使得我們會議本來就比原來的時間推遲了兩個月。那個時候,剛剛完成了一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所做的新冠疫情影響之下的博物館的調查,我們第一期的調查剛剛做完,我也參與了這樣的調查。那個時候有一個共同的發現,特別在隔離期間,博物館和其他文化藝術機構,通過線上的資源,對於廣大社會公眾這種精神療愈的功能引起了關注。所以在這種困難當中、挑戰當中,大家都在思索有沒有一個新的途徑,或者讓博物館找到新的價值,在後新冠時代。

當時因為只是一個初步的思考,要激發博物館新的文化潛能。今年在去年基礎之上,選一個稍微切口小一點的,博物館界和其他社會有關的方面,大家共同努力一下,踮踮腳能夠夠得著的,所以選了這樣一個角度。


問:選擇這樣一個角度,是否源於當下中國社會年齡結構的問題?目前是一個什麼樣的現狀?

答:實際上,中國從2010年進入老齡社會已經初露端倪。前不久官方公佈的數字,在“十四五”期間,到去年的時候,2020年的時候,我們的老齡人口比重已經達到了18.1%。“十四五”期間老齡人口將近三個億。過去講“未富先老”,在某種程度上來説,我們中國現在的問題不是未富先老的文化,是“未備先老”的問題。突如其來的,從輕度的老齡階段進入中度的老齡階段,我們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所以在“十四五”的規劃當中,去年11月份徵求意見的時候,我就注意到,發展老齡事業是作為我們國家一項重要的戰略,要讓老年人有安全感,有幸福感,有獲得感。

還有一個特別需要社會關愛的是殘疾人群體,我們全國各類的殘疾人加在一起統計顯示是8500萬。可能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本來他們參與社會文化藝術活動就會受到種種的限制,自身條件的限制。他們是不是應當得到更多社會的關注,殘疾人得到更多社會的關愛。

在這樣以人民為中心,或者人民共同富裕,今天講我們已經實現小康這樣目標的情況下,可能不僅僅是硬體上的小康,軟體上的、人民精神層面的小康,我覺得也同樣重要,有的時候可能更重要。


問:具體您希望改善哪些方面,以保障這部分群體更好地參與到博物館文化的體驗中去?

答:我這個提案,核心就是強調一種什麼理念?博物館、美術館給老年人觀眾、殘疾人觀眾提供服務,有它自己特色的資源和特色優勢的,我主要圍繞這些來展開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核心。核心還是要圍繞著博物館公共文化機構它的特色來展開,從宏觀到微觀的。

從宏觀的角度來説,需要有一種機制。比如説國家文物局、民政部,這是國家政府層面的;全國老齡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等。是不是能夠建立起工作溝通、協商的機制,給這些博物館、美術館提供一些指導的意見,鼓勵他們這樣去做。

在博物館機構的層面,比如説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之下,鼓勵這些博物館開發針對老年人觀眾、針對殘疾人觀眾一些專門的文化項目。我們叫作“榮譽市民空間”,類似于這樣的,感覺到作為一個老年人他是一種榮譽。“榮譽市民空間”可能不大,百十平米這樣一個地方,時不時的到博物館來懷懷舊,看一看那個時候,五六十年代老的影視,讀一讀那個時候的報紙,同老年人一塊交流交流,這樣讓他們的心理感受到那個年代,會有助於心理這方面的健康。

我們各個博物館都有一些小朋友、學生的志願者,小朋友的志願者除了講解之外,小朋友和老年人每週安排一兩次活動,活動一兩個小時,老年人講一講大灰狼的故事,做做手工,做做遊戲,也培養孩子和老人之間的感情。


問:如何對這些服務人員進行管理?如何激勵他們更好地參與這樣的行動中去?

答:需要一些培訓,比如説老年人、殘疾人觀眾他們特殊的生理、心理的這方面需求。你怎麼能夠服務的更好?比如説給盲人服務,這在博物館當中其實是一個挑戰性非常大。因為博物館要看,但是盲人能不能看?要讓我説,我覺得很好的方案就是説,我們的博物館誰要準備去幫助盲人,第一件事就是讓他戴上眼罩,讓他在展廳裏試著走一圈,看看有什麼感覺。回頭再去幫助盲人的時候,他的感覺就會和想像當中應當怎麼給盲人提供幫助,我只是提供一個例子。比如説手語,當博物館我們有這麼多優秀的講解,有這麼多的文物或者是歷史事件,跟大家溝通講解的時候,類似于手語的服務,我覺得這種東西很重要。

其實現在,社區的藝術機構、慈善機構、社會組織,我覺得現在越來越活躍。在社區的文化藝術生活當中,我見過很多這樣的藝術團隊,一些社區機構來介入到社區的文化藝術生活當中去,我相信他們這方面是有積極性的。博物館和他們在一起,大家一起來合作,一些藝術的活動,一些傳統文化的活動,或者説是這樣大家一起來合作,同時也都列入到他們自己做公益事業那方面的內容裏面去。甚至如果説能夠納入到自己的社會服務這個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當中,我想會更好。


問:2035時,咱們的文博行業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答:毫無疑問,除了我們博物館的這些個主流的、或者説是支撐的傳統功能,比如説我們博物館的收藏、保存國家民族的文化記憶功能,比如説研究的功能,要對文化遺産,我們館藏的資源資訊進行解讀,進行研究,傳播教育功能通過我們陳列展覽,通過教育活動讓大家了解知識,獲得文化,這是我們之所以社會有博物館這方面的基本功。

我覺得2035年,在我們這些功能的基礎之上,我想這些功能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會更加豐富,更加活躍,更加多元。這些功能是在的,但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內容是更加豐富,更加多元。其核心的標誌,就是和我們社會和今天的社會關聯的程度,我用的詞叫“社會黏和度”,和今天的社會經濟發展的關聯的程度會大幅大幅地提高。那麼不僅僅是博物館這樣很小的專業隊伍,在那曲高和寡的象牙知識塔,它會成為我們普通市民、普通老百姓的公共文化空間,博物館會變得更加包容,更加平等。我想2035年的時候和社會的一種黏和度,將會達到全新的高度。


委員自述

我長時間做博物館工作,做了一輩子了,當我們站到博物館有這麼多的收藏的時候,有這麼多的研究的時候,我們所看到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幫助我們的社會公眾來發現月亮背後的光。當我們看到博物館的傳播,傳承我們博物館教育的時候,可能那個時候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把籃子裝滿,那個時候我們會幫助觀眾把他們心靈的燈點亮。

城市化建設過程當中,人們物理的空間、物理的聯繫已經越來越少了,到處都是新的樓、新的建築,物理的聯繫越來越少。但是博物館在城市設計當中,它幫助人們建立文化和社會的聯繫。物理聯繫沒有了,社會聯繫和文化聯繫靠博物館,靠文化遺産。

你必須是真正地全身心地融入到這裡面去,不僅僅是作為專業的人士,更重要的你要站在觀眾的、社會公眾的立場上。有的時候博物館可能我們更關注,天然地,永遠説我們博物館放在第一位的青少年教育,還有旅遊者。再關注他們的同時,別忘了還有這樣一群需要我們特別關懷的人,就是説精神食量,精神文化服務一個也別缺,一個也別少,盡我們自己的最大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