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兩會見“文”|馮遠:將傳統中國書畫納入中小學美術教育課程

發佈時間: 2021-03-06 15:20:4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葛蕾

中國網3月6日訊 兩會期間,中國網文化發展中心特別策劃專題節目《兩會見“文”》,邀請多位文藝界委員,圍繞提案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主題展開探討。

本期節目獨家專訪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馮遠,馮遠委員建議將傳統中國書畫納入中小學美術教育課程。以下是採訪實錄:


問: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提案?

答:我們通常知道的素描、色彩、速寫這一類的,這只是西洋繪畫的一個基礎,當然也是繪畫的重要部分,但是對中國書法、繪畫的一些基礎性知識的傳授或者作為一門基礎知識的了解,這方面做得還是不夠的。(我們)是不是能夠把相關的美術(課程)既介紹西洋的美術,也介紹中國美術或者説傳統的美術,這樣讓孩子在美術基礎知識積累這方面有一個比較寬的視野。


問:東西方美術的源頭和發展路徑分別是什麼樣的呢? 

答:從文化上來説,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有共性也有差異。世界發展到今天,西方也是經歷了同樣的洞窟壁畫、壁畫、寺廟壁畫、教堂壁畫一路發展到後來的經典油畫,風格也是一路發展過來。從最早的壁畫是先民文化,到後來是古典繪畫,是古典主義、寫實主義的,一直髮展到後來印象主義的,再後來現代主義各種各樣的流派紛呈,是經歷了這樣的源流過程。東方的繪畫源頭上跟西方的繪畫應該大致是一樣的,也是從洞窟、寺廟壁畫開始一直髮展過來,到真正成為絹帛繪畫,中國繪畫傳統發展是比較平穩,它注重傳承而創新,傳承的意思就是一定要有前代先人積累下來的繪畫創作的一些經驗和成功的要素,在掌握這個基礎之上,加上自己的個性面貌形成一種繼承和創新的關係。

也是因為這一點,中國繪畫的面貌一路發展過來保存的是相對完整的。從早期印象繪畫一路發展過來,實際上一直處於一種表現的狀態,既不完全寫實又不完全抽象,始終是一個具象的狀態,把生活中的人和對象通過中國畫的筆法概括抽象成線條來表現人物、對象、山水花鳥這樣的造型結構,發展過來形成了中國繪畫的特色。西方繪畫,尤其是現當代的繪畫已經完全是發展到一種觀念、行為、材料等等各種各樣的創新藝術。這兩種不同的樣式決定了東西方繪畫的差異,也是文明體系各自的特點。


問:“梵谷”、“塞尚”、“畢加索”成了當下中小學美術課堂最常見的名詞,這是為什麼呢?他們能否代表整個東西方繪畫基礎?

答:我們美術師資本身欠缺的問題,關注了美術中間的一部分。比如説美術中西洋的一部分,而且就像印象派後期的一部分,還不是西洋美術早前的古典主義、學院主義、經典主義,只是關注了西方美術中間印象派前後這段藝術。美術老師在知識傳授中,因知識結構的欠缺而只注重了宣傳介紹他熟悉的那一塊,這是我們教學上的失誤,這是人的因素。實際上美術內容非常之寬泛。

五四運動以後,西方的文化西學東漸逐步被介紹到中國來。當時處於洼地中的中國戰亂不停、軍閥割據,老百姓水深火熱、衣不裹體、食不裹腹的這樣一種狀態,怎麼能去關心文化藝術?國民文化程度的低下跟愚昧狀態是可想而知的。當西方的文明傳播以後,自然不自然地,中國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認為,西方的東西比中國的東西現代、有價值,同時感覺到中國的虛弱。那時候對中國的文化自信心是降到近乎是接近於零,或者説是很低的狀態。當改革開放以後,當西方的文化被大量介紹進來的時候,那時候的年輕人包括我,也對西方文化有一種如饑似渴的過程。於是在80、90年代,中國的藝術家們用了20年的時間,臨摹了西方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幾乎全都臨摹了一遍。


問:西方繪畫有自己的基礎和形成規律,中國繪畫的基礎和規律又是什麼?

答:西方的技術主義可以拿來,但是不能解決民族文化的根本。於是中國在此消彼張的大博弈過程中,中國人逐漸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有重新的看法,反過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抽象的東西,需要讀者具有較好的受教育背景和藝術鑒賞水準,要在這件抽象的作品中能有個人獨自的判斷和理解。抽象藝術,需要帶著想象和判斷去理解;寫實的藝術便於理解,因為是什麼畫什麼。

對中華民族大部分讀者來説,既不接受完全寫實的像照片一樣的作品,又不完全是一種抽離了生活中具體對象的東西,始終處於一種表現的狀態。也就是毛澤東主席所説的,藝術高於生活,但是又是廣大人民群眾基本能夠辨認的、能夠體悟、能感受,從而産生聯想的作品。也像齊白石説的“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這個是老先生的看法。抽象有抽象藝術的審美規律,寫實有寫實藝術審美途徑,表現也有表現藝術的觀賞、喜愛群落。嚴格來説三種類型都是藝術發展到今天的不同風格面貌,都有各自的特點。


問:是否可以説,找到東西方繪畫的基礎,將之放于平等的位置有所比較、鑒別,方能抵達美育的訴求?

答:一定是這樣的。要了解中國繪畫的全部面目,需要綜合地了解整個歷史的源流。最早的繪畫還有壁畫,像敦煌壁畫和各種各樣宗教寺院的經典壁畫,美術教科書裏都是有的。還有絹帛畫、從歷代的墓葬中出土的絹帛畫等等,一直源流傳下來。到今天能夠看得到原作的展子虔的山水圖,那是存世最早的,在這之前有一些都已經毀了,因為材料保存不了那麼長的時間。今天能看到唐畫、宋畫,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元明清的作品是相當多的,這個中間各佔的比例確實是不一樣的。還有宮廷繪畫、畫工畫、民間繪畫、封建士大夫的文人畫,作為常識了解一下就可以。

讓孩子較早地接觸到東方藝術、西方藝術,能夠理解他們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對孩子們後天知識的傳承和將來形成綜合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當然也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


委員自述

作為一個中國畫家,我沒趕上站起來。但是50年代後期,我看到了富起來和今天的強起來這樣的過程。我也看到了富裕起來的中國人解決了溫飽之後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對於文化知識提升的迫切願望。我也看到了解決了貧困問題的廣大農民弟兄們,在未來有了更多的收入,他們會如何關注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是教師出身,本身我作為藝術家實踐過程需要積累作品,要有好的作品,才能作為一种經驗財富拿來教化後人,去傳授給專業的學生,傳授給熱愛藝術的普通大眾,對年輕人進行美育。

我想在未來文化強國的建設過程中,對於中國文化和外來文化,我是能持一個公立的態度。

這些文化,對今天的國人,對今天的青少年,對今天的學齡前兒童,應該完整地傳授給他們。既講西方,也講東方。既講中方的好,也談西方的優點。只有這樣,完整地傳授給孩子和年輕人,讓他們在接受教育的起點上,能夠以一種平等的身份、眼光和立場,來看待不同民族的藝術,那時候文化強國的基礎就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