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優選匯 | 三農vlog:把美麗鄉村寫在影像中,寫在大地上

發佈時間: 2021-01-27 09:58:28 | 來源: 中國文藝評論網 | 作者: 秦蘭珺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編者按:日前,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發佈成果。

第二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圍繞“因網而生,向美而評”的主題,緊扣2017年以來的網路文藝開展評論,創新精選重要網路文藝作品145部,評論範圍包括網路演展、網路影視、網路遊戲、網路文學等網路文藝各門類各領域。自2020年10月啟動以來,收到國內百餘家高校院所和報刊網站來稿700余篇,通過初評復評、文章查重,57篇文章入圍網路票選,終評參考網路投票推選出30篇優秀評論文章和2家優秀組織。

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網路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倡導批評精神,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路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路文藝生態,每兩年舉辦一屆。

即日起,中國網文化頻道將轉載發佈30篇優秀評論文章,以饗讀者。文章均為作者來稿版本,未經編校,不代表本網觀點。


三農vlog:把美麗鄉村書寫在影像中,書寫在大地上

秦蘭珺

對農村的再現一直是不同時期我國文學藝術的一個重要主題。每個時代的鄉村書寫都是對那個時代的反應,也是對那個時代的回應。那麼,當鄉村書寫走入新媒介時代,它將以怎樣的新形態與時代展開對話?當下,這個正在蓬勃發展的新形態就是三農vlog。

vlog,顧名思義,是一種視頻形式的部落格。三農vlog指的是以農村、農業、農民為題材的視頻日誌,內容大多是對農村生態、生活和生産的個體日常記錄;也因此,其作者隊伍也不同於此前的專業文藝工作者,大多是同時熟悉新媒介和三農的返鄉創業青年。比如,近年來備受矚目的@李子柒,就是該龐大創作者群體的冰山一角。他們廣泛分佈于各大網路平臺,以今日頭條為例,2019年該平臺三農類內容累計閱讀和播放量約700億次,在所有三農頭條號裏,約100人擁有100萬以上粉絲,約1000人擁有10萬以上粉絲,其中約七成都是vlog作者。不誇張的説,正是這支由三農或相關從業者自己組成的創作者隊伍,生産了當下最具新媒介特色的農村書寫形態。那麼,三農vlog何以産生,展現何樣鄉村,如何展現鄉村?最終,它又將與其時代發生怎樣的對話?

@李子柒(來源:網路)

土壤:因下沉而生長

三農vlog的生長土壤由近年來一系列發展趨勢共同構成。第一,隨著資訊基礎設施和網際網路經營模式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用戶開始享受資訊時代的福利,推動了原生態農村影像生産和網際網路內容生態的結合。第二,隨著網路視聽行業的發展,各大內容平臺愈發意識到,在大IP和爆款佔據的頭部內容之外,小眾、細分、多樣內容在文化和經濟上的雙重價值,此時在自然地理、生産生活、風俗文化上本就具有多樣化特徵的三農“原生態”題材,就更易搭上網路視聽行業培育腰部內容生態的便車。第三,生態文明、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發展戰略助推了青年返鄉創業;相應地,各大網路內容平臺也紛紛以內容扶貧和電商扶貧的方式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尤其在“內容電商化”的玩法下,影像生産活動和農副産品銷售等實體經營活動密不可分,後者無疑為前者提供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和持久的生産動力,同時也讓優秀的鄉村書寫具備更直接的文化介入功能。不難看出,上述發展走向共同展現出一個趨勢:下沉——無論是發展資源從城市到農村“下沉”,還是平臺戰略從“頭部”到“腰部”下沉,三農vlog,就在這個更加親近“大地”的方向生長出來。

內容:因回歸而走紅

三農vlog的繁榮除了上述外部原因,更重要是因為找到了農村資源適應網路內容生態的轉化方式。必須看到,三農vlog不同於以往的農村書寫,它生存在以娛樂和商業為特徵的網路內容生態中。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一部分農村作者也曾受到不良風氣影響,生産過一批以博取眼球為目的的“底層殘酷物語”。但隨著行業步入有序發展軌道,今天的三農vlog已找到了正能量且不乏市場競爭力的內容定位:例如主打農家美食製作的@農村會姐、定位土味演藝的@本山大叔、展現非遺泥塑表演@泥巴哥(騰哥)、表現鄉情親情的@農村四哥、紀錄農婦日常的@巧婦9妹、展現勞動之美的@愛笑的雪莉吖、主打趣味養雞的@山村雞司令、展現藏羌風情的@迷藏卓瑪、紀錄漁民生活的@老四趕海等等。總的來説,農村創作者將當地的生態、生産、生活、文化資源加工成影像中的生態美景、多元民俗、民間絕活、綠色食材、土味美食、美好鄉情、鄉野樂事、農家美人等元素,讓農村成為打著“美食”“生活方式”“旅行”“非遺”“DIY”等潮流標簽的“土味時尚”。就這樣,vlog中的鄉村影像在展現美麗鄉村的同時,也以一種回歸本真的生活影像擊中了廣大用戶的痛點:它借一種以淳樸、自然、慢節奏、多樣化為特色的生活方式,撫慰著現代文明的“鄉愁”,滿足了用戶尤其是城市用戶群體對差異生活方式的嚮往,為城裏人提供了遠方的詩意棲居、多元的鄉村地理、綠色的衣食之源;為城裏的打工者提供了思念和懷舊的依託。

風格:因樸素而動人

三農vlog的樸素,不僅體現在內容上區別於現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也體現在風格上的“原生態”美學。説明這一點,不妨舉個例子,@農村四哥一期拍的是兄妹在池塘裏抓魚,小妹撈起一條大魚。有網友質疑:“為了拍視頻也是豁出去了,去街上買幾條回來放進去,然後捉魚拍視頻”,遂有四哥粉回應:“這魚是王四和他爸那天打樁喂的魚好不?不知道就不要隨便説人家。”諸如此類“XX是不是表演”“XX是不是道具”之類的話題,是三農vlog評論區的日常爭論。

其實,道具擺放、劇情設計等都是必要的影像生産環節,為何這裡竟成網友敏感話題?原來,在vlog這種影像消費形態中,內容之美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還有必需的“真實感”。在網友的期待中,儘管vlog在根子上也是一種人工影像再現,但這裡的表演更多地該是本色出演,道具更多地應該就地取材,拍攝更多地該是生活實拍;換言之,在三農vlog約定俗成的規範下,影像自身的生産方式也應更多地趨向原生態和“零添加”,在真實感的基礎上,才有建立美感的必要。不難理解,在如此期待下,一些極端樸素的內容也能獲得網友喜愛。例如,@我的農村365曾在2018年6月搞過一場等雨“慢”直播。近8個小時直播等雨引來17萬網友“雲”陪同;一起等雨的同時,大家也發起了關於農業與天氣的“雲”論壇。如此單調的內容之所以引起熱烈反響,一方面是因為“等雨”本就是一種不乏群眾基礎的樸素經驗,把這种經驗以1:1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啻為十分“動人”的創意;另一方面,也因博主和其粉絲在長期日常影像分享和互動中,已建立起一種由影像背書的熟悉感和信任感,在情感的反哺下,這就有了直播等雨的“雲”陪同。

由此可知,三農vlog的原生態,不僅是內容上的原生態,也是影像生産方式和美學風格上的原生態。而網友對樸素的需要,也是內容和形式上的雙重“樸素”。這也意味著,儘管絕大部分農村創作者並非像專業文藝工作者那樣,受過良好培訓,但這種缺憾並非一定意味著劣勢。相反,只要假以恰當利用,它反而能成就一種三農vlog的美學,並通向創作者和粉絲間信任和情感關係的建立,並進一步轉化為一種基於內容的組織能力和變現能力。

@老四趕海(來源:網路)

把“美麗鄉村”書寫在影像中,書寫在大地上

三農vlog是農村書寫在網路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果以前農村書寫主要由職業文化和文藝工作者承擔,農民只能是被書寫的對象,那麼三農Vlog則讓非專業的農人加入創作隊伍,在為何書寫、如何書寫與書寫怎樣的農村上,有了一定主動權。在各種合力的共同作用下,農村創作者生産出了今天以原生態內容和風格為特徵的農村影像。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清楚,這樣的農村書寫天然生存在網路內容這一由市場環境和網路環境構成的內容生態。這一方面意味著無限機遇,意味著三農vlog或許將比此前的農村書寫更能適應和發揮市場機制,調動更多的生産主體、抵達更多的消費受眾;意味著三農vlog或許將借助“內容社交化”“內容電商化”這一網際網路特有的“聯結”能力,讓農村書寫不僅只能是現實的反映和解釋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備直接改變現實的能力。例如,截至11月,今日頭條上有超過1000位三農創作者開通頭條小店,小店年總成交額超2億元,其中30位創作者年成交額超百萬;又如以@愛笑的雪莉吖為代表的創作者群體,正在致力於籌辦農業合作社,試圖用線上的組織能力推動線下資源的再組織化。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三農vlog註定要生存在藝術創作、網路規律和商業運營三者的交匯點,需要兼顧和滿足更多的規律和訴求。我們期待,在三者的良性互動、互惠共贏中,網路時代的“農村書寫”能書寫出更美麗的農村,也將更加美麗的農村“書寫”在真實的大地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