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匯 | 要“硬核”,也要人文精神
編者按:日前,由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發佈成果。
第二屆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圍繞“因網而生,向美而評”的主題,緊扣2017年以來的網路文藝開展評論,創新精選重要網路文藝作品145部,評論範圍包括網路演展、網路影視、網路遊戲、網路文學等網路文藝各門類各領域。自2020年10月啟動以來,收到國內百餘家高校院所和報刊網站來稿700余篇,通過初評復評、文章查重,57篇文章入圍網路票選,終評參考網路投票推選出30篇優秀評論文章和2家優秀組織。
網路文藝評論優選匯活動旨在切實貫徹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網路文藝評論工作、加快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等明確要求,倡導批評精神,有效團結凝聚壯大網路文藝評論隊伍,推動構建良好網路文藝生態,每兩年舉辦一屆。
即日起,中國網文化頻道將轉載發佈30篇優秀評論文章,以饗讀者。文章均為作者來稿版本,未經編校,不代表本網觀點。
要“硬核”,也要人文精神
陳進
網際網路經濟、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高鐵等新經濟形態、科學技術構成了今天的現實世界。傳統的專業作家,由於知識結構的單一、實踐領域的貧乏,在處理日益豐富且專業化的現實世界時,個體的經驗難免捉襟見肘。過去那種政府下指令、專業作家出才華,無所不能寫的創作模式,已經應對不了新的現實。在網路文學那裏,我們看到了書寫現實的另一種可能。近年來,現實題材網路小説大有蔚然興起之勢。除了體量的龐大、基數的磅薄,可圈可點的優秀作品也不在少數,如《大國重工》《朝陽警事》《網路英雄傳》等。和傳統的現實題材小説相比,這些小説在題材領域開拓更加廣泛,對時代脈搏把握更加緊密,對當下生活更具貼近感和鮮活感。
現實題材網路小説為什麼能如此貼近時代?這和作者的身份有關。他們都不是科班出身、體制供養的專業作家,寫作本身是業餘行為,所寫題材卻來自他們的主業。比如,《網路英雄傳》寫到了網際網路創業、駭客攻防,作者郭羽、劉波的主業就是企業家、投資人、網際網路行業精英;《大國重工》圍繞冶金、礦山、電力、海工等寫國家如何發展重型裝備工業,作者齊橙是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博士。這種“斜杠青年”的身份,反而有利於他們邁過日益專業化的門檻。
由專業性帶來的真實性,是現實題材網路小説作者的核心優勢所在,這也是我們常説的“硬核技術流”。在今天的現實主義文學理論建構中,“硬核”應該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概念。“硬核”是近年來網路上的高頻詞彙,經過不斷衍生,應用於各種語境。“硬核”最早進入文學領域,成為文學概念術語,源於科幻小説。科幻小説一般被分為軟科幻與硬(核)科幻,“軟科幻是借科幻之名敘當下之人事,硬科幻則更純粹地試圖以現有或可預見的科技作為支撐,去談論未知時空下的某種可能”,詳細的科學説明與技術勾勒,成為小説“敘事本身無可替代的推動條件”。一旦抽離了這些科學説明與技術勾勒,整個小説敘事將面臨無法為繼的崩塌。比如,劉慈欣的長篇小説《三體》,裏面就充滿了諸多現代物理學知識,一旦抽離了這些知識,不但科學幻想失去根基,人物的矛盾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科幻與現實的邊界本來就比較模糊,昨天的科幻可能就成為今天的現實。故而,“硬核”理論又遷移到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現實題材網路小説中。在鐵路、航空、官場、商界等題材的小説中,要麼行業壁壘導致資訊神秘,要麼知識專業導致進入困難,作者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積累,則無法在細節上逼真。這種技術細節的詳細勾勒,就是小説的“硬核”。比如,同為工業工廠題材,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寫的是改革者在“四化”阻力面前的無畏氣魄,對官僚主義進行批判,路內的《少年巴比倫》寫的是國企改革時代少年的迷惘和成長,工廠只是一個背景,人物形象、情節矛盾放到其他環境中依然成立,而齊橙的《大國重工》則是實打實地寫到了工業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人物情感失真與否,可能不太影響總體情節的推進。而常識性知識與邏輯的失當,則無法自圓其説。“硬核”是一個門檻,既是讀者欣賞、接受,甚至説服自己相信的門檻,也是作者創作提高細節真實度和邏輯自洽的門檻。如果“硬核”不硬,作者在專業領域不能進行技術細節的詳細勾勒,讀者有理由評價為“不真實”。
“硬核”的實證性,在摹寫現實的層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但是偉大的作品應當在現實世界之外,還有它的意義和形式世界。因此,對現實題材網路小説的評價,同樣應當遵循藝術規律。和《大國重工》《朝陽警事》《網路英雄傳》這樣的優秀作品不同,今天的“硬核”現實題材網路小説大多是去價值化的“爽文”,接近於電子遊戲的“升級打怪”模式。小説裏,人物的成長,全靠“金手指”的頻繁出現,“爽點”的適時激勵,一旦“開挂”人生馬上走向巔峰,不但完全沒有對人生、社會的深刻反思,甚而進一步宣揚權力財富決定論的功利乃至低俗價值觀。傳統的現實主義文學要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很多現實題材網路小説中的主人公更像是亞當·斯密所説的“經濟人”,即以完全追求物質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經濟活動的主體,也可以稱為“經濟動物”。《侯衛東官場筆記》是前些年十分火熱的官場小説,在網路上獲得極大流量後出版成紙質圖書。邵燕君先生曾將這部小説與傳統官場小説《滄浪之水》、個人奮鬥小説《平凡的世界》進行比較,指出侯衛東“始終是一個符號性的人物,而不是一個文學形象”,“存活在一個非人格化的‘科層制’體系中,構成其價值屬性的不是人物個性而是其職業特性”。侯衛東、杜拉拉等網路小説主人公的成長,都量化為層級的上升、財富的積累,更像是電子遊戲裏的不斷進階,而心靈蛻變、精神昇華這種更具人文精神的成長,根本不在此類小説所考慮的範圍之內。
而讀者對“硬核”現實題材網路小説的閱讀偏好,有時候可能和文學本身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我們所説的“硬核”,即“有用”的知識和技術。邵燕君先生指出《侯衛東官場筆記》“在去價值化後,寫實類小説的閱讀重心轉向中性化的知識,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的現實主義小説蛻變為知識性小説乃至指南攻略。作品的自傳性則是以親歷性佐證所傳授知識的可靠性。”從讀者角度來看,“硬核”又保證了專業知識與行業經驗的真實性,細節的可靠性。哈貝馬斯在《認識與旨趣》中提出人的認識實際上受三種認識旨趣的支配,包括技術的認識旨趣、實踐的認識旨趣和解放的認識旨趣。真正的文學閱讀,其旨趣應當是審美的、超功利的,應當屬於實踐的和解放的認識旨趣。當讀者的文學閱讀興趣集中在“硬核”即技術上時,實際上是一種認識旨趣的降維。
如果單從現實題材網路小説的流行看,我們或許會對文學本身産生復燃的樂觀,而當我們透過表像看到“硬核”時,才能洞察這折射出今天的大眾文化、時代精神似乎已經失去了對文學本身的審美感受興趣,和時代人文精神的進一步退潮。十幾年前,現當代文學內部的主要分裂與矛盾還是雅俗對立。但無論是純文學還是通俗文學,其審美的文學本質是一致的。今天的文學,雅俗之間彼此消融,明顯的對立已不復存在,轉而呈現的是小説內部審美與“硬核”的對立。這種對立的趨勢是,在知識與經驗的強勢侵襲下,審美在不斷萎縮,正如學者汪衛東所説,“‘文學’的外延不斷擴散,內涵不斷被分化和掏空,喪失自己的本質規定,成為空洞的能指,換言之,我們以前稱之為‘文學’的所在,正在不斷‘揮發’,面臨被消解的可能”。
“硬核”本身是中性的、技術的,它並非必然與人文精神不容。經典作品的意義世界,不可能是“去價值化”的攻略指南。實際上,現實世界的每一次新變都會帶來人際關係、人與自然關係的新變,以及美學風格的變化。在博德里亞所説的“超級現實”的時代,網路世界的暗黑叢林、空間距離感的消失、新經濟形態造成的人際關係異化,都不僅僅停留在現實表像層面,而是深刻影響了人們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以及時代的審美。現實題材小説的創作,也不應僅僅滿足於用“硬核”進行逼真的“畫皮”,而應當用與時俱進的世界觀與方法論,進行深度的倫理思考,對現實進行深度的介入與“畫骨”,追求人性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